仝克勤,韓建海,員宏標
(河南科技大學,河南 洛陽 471023)
“卓越計劃”教學管理實踐探析
仝克勤,韓建海,員宏標
(河南科技大學,河南 洛陽 471023)
自教育部啟動卓越計劃以來,河南科技大學先后開設了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卓越法律人才和卓越農林人才等試點專業,本文結合學校“卓越計劃”教學工作實際情況,從學生管理、教學管理、教學改革、校企合作和師資隊伍建設等幾方面介紹了具體的做法和體會。
卓越計劃;教學改革;校企合作;師資隊伍建設
“卓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舉措,是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的一項重大教育改革項目。“卓越計劃”包括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卓越法律人才和卓越農林人才等教育培養計劃。自2010年教育部啟動卓越計劃以來,我校“卓越計劃”教學工作得到較快發展。現有7個國家級和1個省級卓越工程師專業、1個國家級卓越醫生專業、1個省級卓越法律人才專業和4個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專業。“卓越計劃”教學管理工作對我們來說是一項新的課題,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本文介紹了我校在“卓越計劃”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以期達到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目的。
加強組織領導,增加經費投入,以保障“卓越計劃”工作正常開展。
1.1建立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以校領導為組長,以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對“卓越計劃”工作的領導和指導;教務處設立卓越辦公室,負責對“卓越計劃”工作的組織和協調;試點學院成立工作小組,負責對本學院“卓越計劃”工作的具體實施和督導;合作企業成立實踐教育中心,負責“卓越計劃”工作在企業的具體安排和實施。
1.2設立專項資金
一是近年來投入近100萬元,資助相關學院開展“卓越計劃”項目建設工作。二是在正常經費劃撥的情況下,一個卓越班每學年增加10萬元用于教學工作。三是先后投入近20萬元資助教師開展“卓越計劃”的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另外,在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也加大經費投入,促進卓越計劃工作的開展。
為保證人才培養的“卓越”性,首先是嚴格卓越班學生選拔。學校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建立完善了卓越班學生選拔和淘汰機制。
2.1 從在校生中選拔
在學生自愿的基礎上,根據《卓越班學生選拔實施細則》文件精神,采用筆試和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選拔優秀學生進入卓越班學習。
2.2 通過高招直接錄取
在做好招生宣傳的基礎上,通過高招錄取組建卓越班。從招生情況看,卓越班學生高考成績明顯高于其他學生。
2.3卓越班學生實行淘汰制
卓越班學生出現學業警告和記過以上紀律處分的,取消卓越生資格。同時,因其他原因,難以適應“卓越計劃”學習要求的,本人提出書面申請,經學校卓越領導小組批準后,可退出卓越班。另外,大學一、二年級非卓越班學生成績專業排名前5者,可申請加入卓越班學習。
采取積極措施,加強卓越師資隊伍建設,初步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的高水平師資隊伍,為“卓越計劃”教學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采取畢業生自評、畢業生訪談和用人單位訪談等方式完成畢業要求達成度的定性分析。對應屆畢業生發放自評調查問卷,組織應屆畢業生進行訪談,對前來招聘并完成對應屆畢業生考核的用人單位進行訪談。為了保證數據的合理性,畢業生自評調查問卷的回收率要在50%以上,進行畢業生訪談的人數比例要達到50%以上,選擇用人單位訪談對象時,要注意企業特色與專業特色的匹配度、地域的覆蓋度和就業學生的規模。
3.1做好教師遴選工作
選拔教學水平高、科研項目多且有企業背景的優秀教師從事卓越計劃教學工作,以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
3.2強化教師實踐能力培訓
積極創造條件安排相關教師到企業接受培訓和鍛煉,以增加企業經歷、強化行業背景和提升實踐能力。同時,鼓勵教師開展產、學、研合作,以提高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
3.3做好企業任課教師選聘工作
選聘有一定教學能力、實踐工作經驗豐富且具有副高以上職稱人員從事卓越計劃教學工作,并履行相關聘任手續。
另外,在外出進修、掛職鍛煉、職稱評聘及教學資源配置等方面優先考慮卓越計劃教師。同時加大課時補貼,卓越班教學工作量按普通班1.5倍計算,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4.1制訂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
經過廣泛調研,在合作企業的深度參與下,各“卓越計劃”專業分別制訂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如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按照“厚基礎、精專業、強實踐、能創新”的指導思想,制訂了包括通識教育、專業基礎教育、專業教育、實踐教育和課外能力拓展”的五模塊人才培養方案,旨在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又如卓越法律人才專業培養方案突出了“三個注重”,即注重學生的基礎能力培養、注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和注重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
4.2建立“3+1”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3+1”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按照“走出去、走回來、校企交替、學用相長”的改革思路開展教學工作,具體為2.5年(學校)+0.5年(校企)+0.5年(企校)+0.5年(企業)。其中兩年半在校學習通識教育課程和學科基礎課程;接著半年在校學習專業技術核心課程并到企業進行工程認識和生產實習;接著半年在企業開展職業素養實訓、現場操作和企業項目設計,然后回到學校學習選修課并完成全部課程設計教學任務;最后半年主要在企業完成提高綜合能力的畢業設計教學任務。
實施“卓越計劃”最重要的一點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而在這方面實踐教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5.1加大實踐環節力度
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力度,首先,從人才培養方案源頭上增加學時學分,加大實踐教學比例,以保證實踐教學環節時間。同普通班相比,卓越班實踐環節高出10學分以上。其次,加強實驗室建設和學生創新平臺建設,強化實驗教學,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環境。再次,是重視畢業設計,要求學生畢業設計應由校企教師共同指導完成,畢業設計題目應來源于相關企業并能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如技術改造、科技攻關和項目推廣與應用等,使學生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轉化為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5.2遴選合作辦學企業
加強校企合作是實施“卓越計劃”的重要一環。在遴選合作辦學企業時,一方面要考慮企業與學校是否“匹配”,另一方面要考慮企業能否積極參與學校教學工作。我們以企業能夠深度參與學校人才培養為條件,包括培養方案制訂、教師隊伍建設、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研究、畢業設計指導和培養質量評價等;以學校多形式服務合作企業為紐帶,包括項目合作、產品開發、員工培訓、人才輸送等,先后建立了一批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技術先進的合作辦學企業,并形成了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和機制。
5.3建立企業實踐教學模式
在“卓越計劃”實施過程中,合作企業參與教學的主要方式有技術人員的講座和報告、現場教學、各類教學實習、畢業設計和技術創新等,從中可以看出主要為涉及學生能力培養的實踐環節。對于累計一年的企業實踐環節,我校相關卓越工程師專業探索形成了“分段漸進式”教學模式。第一階段為企業認識實習,第二階段為企業生產實習,第三階段為企業崗位實踐,第四階段為畢業設計。通過實施“分段漸進式”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逐漸得到加強,提高其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卓越計劃”更加重視聯合培養和行業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更加重視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人才,更加重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由此可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與加強校企合作是“卓越計劃”的核心內容。修訂培養方案、改革課程內容,教師隊伍建設和企業積極參與等是影響“卓越計劃”實施的關鍵因素。然而,開展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扎扎實實,不能一蹴而就。我們在實施“卓越計劃”過程中,做了一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有關要求相差較遠,因此,還需要通過不斷研究和實踐,以保證“卓越計劃”工作更好地開展。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91
G649.2
A
1673-0194(2015)20-0256-02
2015-09-05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4SJGLX028;2014SJGLX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