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沁月
(廣西民族大學傳媒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論當前我國早間新聞節目的轉型和發展
——以《朝聞天下》、《新聞直通車》為例
吳沁月
(廣西民族大學傳媒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6)
早間新聞是一檔在早上播出的介紹一般新聞的節目。它是市場經濟和受眾需求的雙重產物,是媒體組織間競爭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國早間新聞在發展較快的同時也面臨著節目的多樣性和專業性不夠等相關問題。本文通過對現存部分早間新聞節目的對比分析研究以及通過對一些現象數據的分析,嘗試探究節目現存問題,并對其未來發展趨勢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以期促進我國新聞事業的良性發展。
現狀分析;《朝聞天下》;《新聞直通車》;節目轉型
新聞節目不是墨守陳規的,而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經濟的變遷,為適應市場經濟和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重視新聞節目的發展,究其原因,是因為其在社會和諧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增強社會溝通和交往、有效監督社會環境、維護人民利益需求。早間新聞節目是伴隨著新聞事業的發展和媒體競爭日趨白熱化而不斷發展和壯大起來的事業。國內的早間新聞事業一直以一種不斷上升的前進的方式變化發展。雖然在這多年發展過程中,其變化發展也經歷了一定的問題與挫折。比如在目前整個電視節目泛娛樂化的狀態下,媒體影響力漸弱,話語權缺失,地方早間新聞節目出現了同質化、發展緩慢的現象,中央早間新聞節目也出現創新不夠、吸引力下降等問題。但是,整體是在曲折中前進,以一種較好的態勢不斷發展的。
(一)央視《朝聞天下》
《朝聞天下》是由CCTV-1、CCTV-新聞2個頻道并機直播的新聞節目。2006年由央視原《早間新聞》改版而成,原時長150分鐘。2009年7月27日,《朝聞天下》進行改版,這次在主持人和包裝上都有改動,整合了之前零散的早間新聞節目板塊,將綜合新聞、民生社會新聞、最新國際、體育新聞等欄目板塊綜合于一個統一的新聞平臺,持續滾動地在第一時間,向觀眾播報當天的重要新聞。內容更注重民生和服務,降低了新聞的硬度。時長增至180分鐘。自改版以來《朝聞天下》的日均累計收視率達到1.60%,遠遠高于中央電視臺其他新聞欄目。
(二)浙江衛視《新聞直通車》。
浙江衛視《新聞直通車》是一檔于2012新上檔的早間新聞節目,是由浙江衛視打造的全中國最大的電視互動節目。主持人固定為男主持人王帥和女主持人秦原。每周一至周五7點播出,時長在30分鐘之內。節目由社會民生,全球資訊,陳警官在線這三個板塊組成。節奏緊湊,風格明快。節目宗旨是“關注大時代,關心小日子”,所以內容上偏重對地方新聞熱點的播報和評論。《新聞直通車》注重民生和服務,受到很多觀眾,特別是浙江當地觀眾的喜愛,欄目的收視率比較高。
(三)異同點
1.相同點
表現手法多樣。《朝聞天下》整個欄目中包括有:綜合新聞、媒體廣場、民生社會新聞、最新國際、體育新聞、媒體廣場等多個信息版塊,涵蓋了新聞報道、通訊、專題、特寫等多種新聞表達方式。《新聞直通車》在早間7點播出,也涵蓋了新聞簡訊、專題等新聞表達方式。[1]
內容豐富。《朝聞天下》整個節目時長達到180分鐘,由6個主要板塊組成,報道內容包括了國際、國內的重大新聞事件,信息涵蓋量大,內容豐富。《新聞直通車》整體時長雖然不長,但是因為采取的多是簡訊為主,在長達3分鐘的節目中,一般有10條左右的新聞稿件,包括國內外和省內的重大新聞事件。
時段較接近。《朝聞天下》播出時間是早上6點,《新聞直通車》是早上7點,但是因為《朝聞天下》整體時長有180分鐘,3個小時,因此,兩檔節目,主要是在早間8點之前,進行最早的新聞播報,為人民提供最早最新的國內外資訊。
2.不同點
突出采用的新聞表現手法差異。《朝聞天下》較多的采用的是新聞專題的方式,來進行新聞和服務資訊的播報;《新聞直通車》較多的采用的是新聞通訊稿或者通稿,簡明扼要傳播最新時事。
內容突出的重點差異。《朝聞天下》因為是合并了原來早間時段的《6:00早新聞》、《媒體廣場》、《7:00早新聞》和《新聞早8:00》,所以在打造早間新聞品牌的時候,重視和突出的內容都是以新聞和服務資訊為主。《新聞直通車》2012年之前并不是一檔早間新聞,而是一檔常規新聞欄目,受到時長30分鐘的限制,一般主要是提供國內外和省內重大新聞事件,強調的是新聞的傳遞。
早間新聞的受眾差異。《朝聞天下》本身就是一檔由央視強勢改版推出的品牌早間新聞節目,受眾面向全國甚至是世界華人范圍,因為良好的品牌效益和媒體平臺,日均累計收視率達2.2%。《新聞直通車》是一檔省級衛視主辦的新聞欄目,首先在報道內容上側重于省內和國內新聞報道,受地域性因素的影響,主要的收視人群也是面向浙江省內以及東南沿海地區,受眾相對于《朝聞天下》范圍較小。[2]
風格差異。《朝聞天下》2009年7月27日進行了一次重要的改版活動在主持人和包裝風格上都做了調整,原北京臺的新聞主持人胡蝶,身為《朝聞天下》主持人。清新俏麗的她也為原本較為嚴肅的早間新聞播報帶來一種清新的新氣象。節目的整體包裝上,最直觀的體現在節目的滾動字幕的改變上。三行字幕滾動的模式,清晰簡潔地傳遞了信息。節目整體是在莊重而不嚴肅的風格下、有條不紊地進行。《新聞直通車》王帥、秦原都是典型的80后新聞主播,形象氣質健康、清新,主持風格簡潔利落,整體呈現一種快節奏的都市風格。
(四)現存問題
1.缺少評論。國內很多早間新聞欄目是一樣的,只是常規的新聞內容播報,意在向觀眾說明已經發生了怎樣的事實,而缺乏媒體的立場,沒有深層次的評論。其次對于觀眾的反饋也不夠重視,節目沒有帶給觀眾一種參與感,對于受眾來說依舊是被動的接受信息,而不存在對于信息的反饋。
2.同質化嚴重。在國內新聞節目的發展的過程中,地方和中央在節目的風格定位、版面(頻道)設置、目標受眾、報道內容、節目形式乃至廣告模式的設計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的現象,導致早間新聞節目都大同小異,節目創新性不足,亮點不足。嚴重的同質化必然意味著新聞采編人員人力財力的浪費,以及電視版面、“亞黃金時間段”的浪費。同質化也導致各個電視欄目無法帶給觀眾特色鮮明的使用感,不利于自身品牌的塑造。
(一)以《朝聞天下》為代表的央視早間新聞節目轉型與發展建議
1.在節目內容上,應該重視新聞題目的選材。只有依靠好的新聞內容的支撐,新聞節目的發展才會有不竭的動力,這也是新聞節目在轉型和發展中必須堅持的原則問題。央視作為全國最有力的媒體平臺,要更加關注老百姓的生活生存和社會建設等問題。以人為本,關注民生就是選材的關鍵。做到堅持“領導重視,群眾關心,普遍存在”的選題原則來策劃節目,必然就能為早間新聞的轉型和發展找到最正確的選擇方向。(2)應該重視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貼近民意。風格和節目呈現的轉型和改革是央視各個新聞節目一直重視的問題,新的時代具有新的特點,因此,新聞節目的表現也需要與時俱進,呈現出與時代想符合的風格和氣息。由于受到傳統思想和播音習慣的影響,央視的新聞節目一直采用較為傳統的固定播音方式。但是,在意識到親民性的重要性之后,央視也在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在轉型過程中,平民化的電視節目主持風格成為突出標志。同時,內容各異的新聞欄目也層出不窮,新聞播報方式也出現了多媒體化的趨勢。主持人不再是機械化、讀稿式的播報。(3)重視包裝風格的變化。電視包裝,如同其它產品的包裝,是為了讓受眾在美感中享受電視節目,它永遠是在輔助的位置上,但不可或缺。形式要素包括聲音(語言、音響、音樂、音效等)、圖像(固定畫面、活動畫面、動畫)、顏色等。這在改版后的央視早間新聞頻道的新聞節目《朝聞天下》已有體現:最直觀的是在節目的滾動字幕的改變上。改版后節目的滾動字幕分三行,從上到下分別是新聞發生的地點、新聞標題和固定的滾動新聞,且字幕顏色和字體都有別于原來新聞頻道的黃底黑字的新聞字幕樣式,而是采用了藍底黃字,同時在三條滾動字幕中采用了紅、黑、藍、黃四種顏色,字體上也比原來的字幕大了幾號,標題更加醒目、清晰,主題也提煉得更精當。[3]
(二)以《新聞直通車》為代表的地方臺早間新聞節目轉型與發展建議
1.省級或者地方級的媒體新聞平臺區別于央視,他們都具有自己的地域性,因此,地方新聞節目轉型和發展過程中,充分利用好地域性原則,關注本地區民眾的生存和生活,是做好新聞節目的一個關鍵節點。每個地區和城市都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積淀和現代文明積累,有著顯著的地方性和濃厚的地域色彩,即便是在時政新聞的選擇和播放上,地方新聞節目也可以用自己獨特平民化視角來解讀,這樣就能夠避免新聞的枯燥無味和疏遠感,而且能夠增強親和力。2.策劃賣點,造成興奮點螺旋式編排結構的最大好處是改變了傳統的“越看越沒意思”的觀眾收視定勢。讓觀眾在節目內容本身的起伏中,張馳有序,一組報道有一個興奮點,越看越有意思。以浙江衛視的《新聞直通車》為例,它的“陳警官在線”這一板塊一直是節目重點。節目由一位女警官播報,內容多是最近發生在全國的各種案件,旨在通過播報、分析案件,向廣大民眾提供法律服務。正如廣西日報曾經刊登過的一篇文章所說,每天的新聞節目中有賣點,就會給觀眾造成一種等待心理,每天必看。在這種等待中,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黨和政府的宣傳意圖,放松了緊張忙碌的身心,在有趣中,在關注中受到啟迪。所以要辦好辦活辦精地方臺的新聞欄目,就必須摒棄傳統的模式和經驗,針對觀眾的多元認知層次和多元信息消費心理需求,以變應變,貼近觀眾,吸引觀眾。只有如此,地方電視新聞才能在當今強手如林的媒體大戰中贏得一席之地。[4]
(三)國內新聞節目轉型與發展建議
1.由于當今科技的迅速發展,全媒體時代、信息網絡無孔不入,每個人都能成為新聞傳播者,這就意味著在今天,獲得獨家新聞和第一時間的新聞都是很難的事情。想要成功推進新聞欄目的轉型和發展,如果不能依靠新聞內容取勝,也勝之不武。因此,沒有獨家新聞和第一時間的新聞,要擴大新聞節目的影響力,就需要依靠品牌的建立。而怎么打造品牌,歸根結底還是要重視節目的內容和質量。同一條新聞,比任何一家媒體做的更深層、更快速、更全面才是新聞欄目的實力。2.關注受眾。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受眾的反饋是傳播的最后環節,這也就意味著新聞節目做的是否被受眾接受,是否能在受眾那里獲得良好的反饋才是最重要的最不能忽視的環節。正是因為受眾接受信息的效果是如何衡量傳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作為傳播者,最關鍵的就是要了解受眾的需要和興趣,注重其心理需求。在傳媒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對于一家媒體來說,注重受眾態度,提升傳播質量,是制勝發展的關鍵,是媒體生命力所在。
本文以央視早間新聞節目《朝聞天下》與浙江衛視早間新聞節目《新聞直通車》為研究樣本,分析了當前我國國內早間新聞發展中的現狀和問題。新聞是立臺之本,是一個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之一。關注新聞節目的轉型與發展,做好新聞節目,在任何時候都是不為過的。通過研究,我認為早間新聞節目應在節目內容上、風格定位上、節目呈現效果上進一步改進,應更加個性化、生動化、多元化,要樹立品牌意識,關注受眾反饋。只有這樣我國的早間新聞節目才能擺脫同質化嚴重,影響力下降的困境,才能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1]陸曄 劉瓊瑤 社會轉型背景下電視深度報道和評論類節目的實踐策略[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09 第7期
[2]唐俊.論省級衛視新聞節目的三種競爭戰略[J];新聞大學;2009年01期
[3]史松明.電視轉型期品牌主持人的塑造[J];現代視聽;2010年03期
[4]黃飚.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N].廣西日報,2011- 08- 16.
G222.3
A
1671-864X(2015)05-0183-02
吳沁月(1991~),安徽六安人,廣西民族大學傳媒學院編輯出版專業在讀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傳播及應用語言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