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吳 堯
(長春出版社,吉林 長春 130000)
2012年4月,唐聿文先生的《東北方言大詞典》由長春出版社出版,該書詞匯量達到七千余條,詞條解釋翔實準確,內容豐富,編排新穎,布局合理。對于想要了解東北文化特色、歷史民俗、神話傳說的研究學者和喜歡東北影視劇、二人轉、小品的廣大觀眾,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具有廣泛的使用價值、學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東北方言是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區,包括內蒙古自治區東部使用的獨立的方言體系。東北方言作為普通話的基礎方言,是我國眾多方言中最容易理解的方言之一。正因為如此,相對于其他方言而言,目前針對東北方言的研究比較少,針對東北方言的形成過程、歷史淵源、結構特點、文化傳播的研究比重較大。針對東北方言的詞典研究,1988年由許浩光、張大鳴編纂,李庚均審定的由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以遼寧方言為主的《簡明東北方言辭典》是第一部東北方言詞典,1991年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由馬思周、婁光輝主編的以吉林方言為主的《東北方言詞典》;除此之外,1997年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尹世超主編纂的 《哈爾濱方言詞典》(《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本之一)和2005年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聶志平著的《黑龍江方言詞匯研究》以黑龍江作為方言點進行收詞,體現了東北方言中黑龍江方言的特點和黑土地文化。這些詞典和著作從內容和地域上都對東北方言進行了收集整理,對東北方言的傳播和介紹起了積極作用。
唐聿文先生作為后起之秀,以孜孜不倦、求真務實的治學精神,歷經六年,用心血著成這部《東北方言大詞典》。唐聿文先生出生在東北農村,長期在縣、市機關工作,經常深入基層,與東北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熟悉東北方言,了解東北的風土人情,熱心東北地方文化的研究和整理,對東北方言有較深的理解和研究。他為收集和整理東北方言,獲得大量第一手資料,進行了大規模的田野調查研究工作,實地考察,采訪基層群眾,在田間地頭聽取老鄉的發音和解釋。這部著作是唐聿文先生多年的心血結晶,堪稱一部弘揚東北文化,為繁榮中華文化、豐富中國語言學作出貢獻的一部力作。
該詞典材料豐富,體例完整,注音準確,釋義恰當,例句精當,首選了曾經使用過和正在使用的東北方言詞條近七千條,其中多數為東北地區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是一本具有較強實用性的語言工具書,也是目前收錄東北方言最全的一本詞典。下面筆者就對《東北方言大詞典》的特點加以歸納梳理。
方言一般都擁有一些普通話沒有的特殊音節。要給方言注音,就是為這些特殊音節尋找合適的注音方法。關于方言詞典的注音問題,很多學者持不同意見,有的提倡用國際音標標注方言發音,也有的強調用漢語拼音和普通話讀音給方言詞典注音。東北方言語音特點非常突出,常用在口頭上,雖然作品中也有用近似普通話發音的漢字表示方言,但是因為發音與實際相差很大,需要反復咀嚼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國際音標雖然能給方言注音,但曲高和寡,普通大眾難以理解。唐先生在《東北方言大詞典》中采用漢語拼音字母注音,一律按照東北方言的通用讀音標注。
東北方言的產生和傳承歷史悠久,不同地域的讀音有所不同,與普通話的讀音差異較大,詞典中遇到與字面通用讀音不一致的,都做了特殊加注,如“憋挺慌”挺不讀tǐng,讀tìng;“棉花”不讀“mián huā”,讀“niáo huo”等。 個別標音不準確的,以最相近的讀音加注。將變化較大的讀音作為特例(如pe、be等)單列,沒有按普通話規范拼讀的音序統列。
東北方言中多用兒化韻,在稱呼人名、器物、地名時多用兒化韻,兒化韻使東北方言更具特色,語音變得輕柔婉轉,詞典中兒化韻的讀音,在加注的拼音后加“r”,在字的后面加“兒”,并用小字號,用最簡單、方便的方法精確地記錄東北方言發音,原汁原味地體現東北方言的特點,讓外地朋友看了也能準確念出來。
例句是方言詞典的重要組成部分。情境鮮活的詞條例句可以展示語言環境,顯示語法特點,體現搭配關系,補充釋義不足。《東北方言大詞典》中例句按詞義和用法,盡可能多地提供例句。東北方言有獨特的發音,必須讀準發音才能體會句子的含義。詞典中相當多的例句非常精彩,無論在思想性、典型性方面,還是在準確性、可讀性方面,都體現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功力深厚,為詞典增色不少,這一點讀者可在具體閱讀中體會其精妙。另外,尤其是作者采用造句的方式采引例句,因為文學作品不可能涵蓋全部東北方言,有一些東北方言很難找到它的出處和來歷,特別一些詞語基本不再使用了,沒有辦法找到書證。如“當不當正不正”:給出了三個鮮活語境和例句:(1)這東西當不當正不正地擺了一地,還怎么走道啊?(2)他當不當正不正地來一句,把全場的氣氛搞亂了。(3)鄉里給村里當不當正不正地又派了一個鄉長助理,你讓村長怎么干呢?
與此前多種版本的東北方言詞典不同的是,《東北方言大詞典》采用例句在先釋義在后的形式,全部詞條均先給出一至兩個例句或多個例句,便于讀者了解、弄懂詞語含義,讓其在語言環境中加深對詞義的理解。由于東北方言不少是從滿語、蒙語、達斡爾語直譯的,因此不能按漢語“六書”的規則從字面理解詞義。但是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已經約定俗成,使用該方言的人群都知道其所指,在特定語言環境中一聽就明白其意。
東北方言具有生動形象、言簡意賅、風趣幽默、表意準確的特點,特別其中的歇后語、諺語、俗語等更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如“按葫蘆摳子兒”(按事物的過程和次序一個一個地去查)、“電線桿上插雞毛”(膽子大)、“噘嘴騾子賣個驢價錢,吃虧在嘴上”(因嘴不好而吃虧)、“掰開餑餑說成餡兒”(仔細分析講解)等,非常形象生動,其表意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對于同一條東北方言,東北不同地區對詞語的含義解釋不盡一致,詞典采用通行的含義加以解釋,一般采用“意譯”的方式,不做詞義上的詳解。對沒有準確書面語言可解釋的詞語,盡可能找到相近詞語予以注釋;對于一詞多義的詞語,采用并列方式注釋。有的詞語含有隱含詞義,盡可能地加以注釋;對于意義相同的詞語,標注也做印證。
東北方言詞匯量大,適用范圍廣,《東北方言大詞典》最初收集了八千多詞條,經過認真篩選和取舍,出版時僅收錄了近七千條。
有些人認為東北方言不能登上大雅之堂,通俗一點的言辭也難以入文。應該看到東北方言的主流是好的,是健康的,真正表達了東北人的情感、思想和藝術。東北方言中有些詞有特殊的感情色彩,或褒或貶,當然也有一些臟話、粗話,這可能與東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吻合。東北方言有些與眾不同,是由歷史的熔鑄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獨特文化現象。語言作為歷史文化遺產和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有一些在民間流行的低俗成分,這些原生態的東西在各民族文化發展過程中都是客觀存在的,必須歷史地、客觀地對待這部分內容,我們是不能繞過去的。這部分內容還是方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東北方言大詞典》有取舍地選了一些這樣的條目,對一些詞義不雅的粗話或臟話,僅僅解釋大意,不進行精確分析,主要是為了讓大家全面了解東北方言。當然這些內容不是東北方言的主流,一定會在社會和文化發展過程中加以揚棄。
近年來,隨著很多優秀東北題材影視、文學作品不斷涌現和二人轉藝術在全國范圍內的傳播,人們對東北方言漸漸偏愛有加,不斷形成一股“東北風”。相信這部《東北方言大詞典》的出版必定會為東北方言的傳播和介紹起到積極作用。
[1]范慶華,李無未.走向系統研究東北方言的第一步——評《簡明東北方言詞典》[J].漢語學習,1989(6).
[2]劉永發.《簡明東北方言詞典》漫評[J].辭書研究,1991(5).
[3]紀秀生.評《東北方言詞典》[J].辭書研究,1995(7).
[4]蕭驥,蕭燕.黑土地里的一束野花——《東北方言詞典》評介之一[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3).
[5]王春玲.簡談方言詞典編纂的三個問題[J].出版發行研究,2011(4).
[6]聶志平.《哈爾濱方言詞典》商榷[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2).
[7]曹鳳霞.建國后五十多年來東北方言研究述評[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