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較高,同時病死率也很高,但是發展較為緩慢,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較大的影響。COPD患者一般在急性期發作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會有所改善,不過肺功能會惡化,但是通過患者的自身免疫力下降,從而被外界有害因素影響,導致患者的病情反復發作,從而造成患者出現各種并發癥。COPD患者目前營養不良的發生率較高,因營養不良會增加COPD患者疾病加重及2年內死亡率[1],所以得到廣泛醫生及學者的重視,為了更準確的對COPD患者評估營養情況,選取COPD患者及健康體檢者進行靜息能量消耗、營養指標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佛山市南海區第三人民醫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作為COPD組,其中男68例,女32例,年齡65~75歲,平均年齡(68.1±1.5)歲,平均身高(1.61±0.67)m;選取同期10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齡63~76歲,平均年齡(68.3±1.6)歲,平均身高(1.59±0.63)m;2組患者性別、年齡和身高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觀察組患者均經檢查,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療指南,2007年修訂版中診斷標準[2],經觀察均為穩定期;納入在3個月內,未服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者,接受檢查前12 h內未服用任何藥物者,未飲用咖啡、茶水等飲品者;排除合并甲狀腺機能減退癥、甲狀腺機能亢進癥、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活動性肺結核、神經肌肉疾病者。
1.3 方法 本次2組靜息能量消耗檢測可采用美國生產的代謝車,選擇頭罩法進行靜息能量消耗檢測,室內溫度需控制在23℃左右,檢測前禁止飲水4 h,待臥床休息30 min后,選擇平臥位進行檢測,靜息能量消耗統計參數選擇單位表面積(BSA)。本次2組營養指標檢測是根據體重指數=體質量/身高的平方計算得出[3],血清蛋白選擇清晨空腹時進行采集靜脈血,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
1.4 觀察指標 肺功能評定標準:健康:FEV1/FVC%>70%;輕度:FEV1/Pre%≥80%;中度:50%≤FEV1/Pre%<80%;重度:30%≤FEV1/Pre%<50%;極重度:FEV1/Pre%<30%。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專業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正態計量資料結果用“±s”表示,治療前后及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COPD組靜息能量消耗/BSA、靜息能量消耗/BSA占預計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OPD組體重指數、白蛋白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COPD組總蛋白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靜息能量消耗及營養指標情況比較
營養不良主要是指由飲食不足,或者不適當導致的健康狀況不佳,一般是因為營養攝入不足、吸收不佳、營養耗損大,所以導致的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是指患者靜息能量消耗與能量攝取失去平衡,從而造成的后果[4-6],COPD患者的靜息能量消耗已被重視,因能量過度消耗,或射入能量較少,無法滿足患者正常靜息能量消耗,都易造成營養不良,而營養不良又會導致死亡率的提高,且會導致COPD加重,所以患者的營養情況需要極度重視[7]。靜息能量消耗檢測則對于COPD患者有著重要的作用,靜息檢測已經成為臨床監測的一個重要指標[8]。因為機體能量代謝率是與BSA基本上成正比的指標。所以,選擇靜息能量消耗/BSA以及占預計值作為統計參數。根據本次實驗結果表示,COPD組患者靜息能量消耗高于對照組(P<0.05),證明COPD患者的靜息能量消耗較大,需要更多的能量進行平衡補充,不然很容易出現營養不良,COPD患者具有較大的營養不良風險,及時給予COPD患者營養不良預防措施,可以減少營養不良的發生,同時減少疾病加重及死亡率。
在穩定期時,COPD患者營養不良發生主要是與蛋白質有關,屬于能量型營養不良,具體則體現在人體測量值較低,已經低于正常值,內臟的蛋白指標也低于正常范圍,COPD患者體重指數低于對照組(P<0.05),而COPD患者白蛋白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證明,根據本次實驗結果,穩定期COPD患者并不會直接出現營養不良,但仍存在較大的風險,所以對于COPD患者需要積極的采取營養不良預防措施。
[1] 侯維維,徐玲芬,陸永良,等.蛋白質飲食支持治療對穩定期COPD患者營養及其康復的影響[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3,35(6):66-74.
[2] 閆文翠,張雅芬,馬秀芬,等.營養支持治療對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8):4436-4437.
[3] 駱勇,賈文釵,王征,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機械通氣患者早期腸內腸外聯合營養與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危重病急救醫學,2012,24(7):436-438.
[4] 王傳湄,黎國雄,徐麗丹,等.血清營養指標在治療COPD患者中的效果[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7):1242-1243.
[5] 許亞麗,潘磊,錢進,等.營養支持對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離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9):2008-2010.
[6] 彭懷力,加孜那·托哈依,趙偉,等.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靜息能量和營養指標分析[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9,32(6):696-698.
[7] 張靜,張國良,王殿華,等.腸內營養對重癥COPD患者療效和心功能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3(2):99-103.
[8] 呂立珍,賴麗英,周翠先,等.鼻空腸管在重度COPD患者營養支持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