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莉娟 鄧欣
對于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而言,其在發病后通常會采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的方式來進行治療,以便于直接打開患者的梗死血管,且具有一系列的優勢[1-3]。為了對ACS患者行PCI時開展優質護理后獲得的臨床效果進一步了解,本研究選取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100例,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四川省瀘州市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收治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100例(男 70例,女 30 例),年齡 23~77 歲,平均(53.25±4.58)歲。按照患者入院掛號的單雙碼將其平均分成對照組與觀察組(n=50)。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術前均口服300 mg阿司匹林,然后在局麻的狀態下對其經股動脈給予3000 U肝腎注射,利用Seiding技術來對患者進行冠脈造影。根據患者的心電圖檢查結果來對其介入治療的方案進行制定,所有患者在術后其股動脈穿刺出留有動脈鞘管。對照組患者在入院后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其具體內容如下。
1.2.1 術前護理 對于AGS患者而言,其在入院時就已經處于高危階段,其自覺癥狀相對較為明顯[4],再加上患者對此類疾病缺乏足夠的了解,因此,很容易出現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基于此,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時,一定要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告知其介入治療的相關情況,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以及治療方法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以此來緩解其負面情緒。在對患者進行術前護理時,還必須做好相應的術前準備工作,即在術前先對患者的各項身體機能進行常規檢查,將手術所需的物品提前放入手術室,同時還必須準備好手術過程中可能用到的應急物品。
1.2.2 術中護理 由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機械刺激,同時還需要用到一定量的造影劑,這些情況的出現會對患者的心肌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導致患者出現心率失常等情況。基于此,在對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時,一定要對患者的呼吸、血壓、心律及心率變化進行密切關注,以便于采取有效措施來進行治療。此外,在對患者進行術中護理時,一定要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引起高度重視,并告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面色蒼白、嘔吐、惡心等副反應,對其嘔吐物進行及時處理,以此來避免患者出現窒息的情況。
1.2.3 術后護理 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仔細觀察,并對其血壓進行嚴格的監測,對其穿刺部位也必須進行有效的護理,避免出現穿刺口感染的情況。針對患者在術后的各類不適感,一定要根據其具體情況來給予針對性護理,以便于為患者的康復提供有力條件。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一定要告知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并對其日后的飲食進行適當的干預,以此來幫助其早期康復。
1.3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各類癥狀發作次數下降>60%;心功能糾正到至Ⅰ級(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分級)。有效:30%≤各類癥狀發作次數下降≤60%;心功能明顯改善(未達Ⅰ級)。無效:各類癥狀發作次數下降<30%,或無改善;心功能未改善[5]。總有效率=(每組總例數-無效例數)/每組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4%,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4%,2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存在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2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目前,在對ACS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PCI治療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有學者認為,在對ACS患者進行臨床治療時,經皮冠狀動脈介入的治療總有效率較高,不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各類危險因素,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強化護理,以此來避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各類不良反應以及并發癥[5]。由于PCI治療具有一定的創傷性,因此稍有不當很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并發癥,甚至直接導致患者死亡[6-7]。
綜上所述,在對ACS患者行急診PCI治療時,優質護理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而且還可以改善患者的預后狀況,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于樂,王建輝,常文紅,等.259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人急診行PCI術后并發癥的護理[J].護理研究,2011,25(32):2984-2986.
[2] 胡運源,劉賢珍,張靈芝,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行PCI 69例綜合護理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5):10-12.
[3] 陸夏凱,黃海英,林松,等.急救護理路徑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診PCI綠色通道中的效果觀察[J].廣西醫學,2013,35(3):365-367.
[4] 胡翠萍,李怡蘭,謝齊群,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行急診PCI 63例綜合強化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4):44-45.
[5] 職業性急性化學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診斷標準[S].GBZ 77-2002,2010-07-16.
[6] 劉君.護理路徑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急診PCI救治中的應用[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4,35(1):86-88.
[7] 汪秀蘭,張文新.鹽酸替羅非班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應用中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22):2065-2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