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武香
嚴重膿毒血癥與膿毒性低血壓是臨床常見疾病,同時也是導致重癥監護病房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雖然在臨床治療中會給予密切臟器功能監護、給予合理的抗微生物制劑、有效臟器功能支持等,然而嚴重膿毒癥病死率仍處于較高水平,同時患者肝肺功能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可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因此探討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對嚴重膿毒血癥及膿毒性低血壓患者22例行早期康復復蘇治療及晚期復蘇治療,取得了不同的復蘇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嚴重膿毒血癥及膿毒性低血壓患者22例。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均符合嚴重膿毒血癥和膿毒性低血壓的診斷標準[1]。根據患者入院后的復蘇完善所需時間是否<6 h,將本組的22例患者分為觀察組(早期復蘇組,復蘇時間<6 h)和對照組(晚期復蘇組,復蘇時間≥6 h)。觀察組11例(男7例,女4例),年齡 43~74 歲,平均年齡(57.5±7.4)歲;對照組 11 例(男8例,女 3例),年齡 45~76歲,平均年齡(60.6±8.3)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及病情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針對本組的22例嚴重膿毒血癥及膿毒性低血壓患者進行臨床診治和復蘇治療中,均行液體補充基礎治療,當患者接受液體補充治療后中心靜脈壓值在8~12 mmHg,予以患者采用血管活性藥物多巴胺治療,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必要時可以加用多巴酚丁胺進行聯合治療[2-3]。如果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療后平均動脈壓仍<65 mmHg,則可以予以患者采用激素進行替代治療[4]。
1.3 觀察指標 在本組的22例嚴重膿毒血癥及膿毒性低血壓患者接受臨床治療期間,需要對患者的再次復蘇率、激素替代率以及死亡率等相關指標進行觀察和統計。同時對2組患者接受復蘇治療前后肝功能及肺功能的改善情況進行檢測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正態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2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相關觀察指標比較 接受早期復蘇治療的11例觀察組患者相關觀察指標明顯優于接受晚期復蘇治療的11例對照組患者相關觀察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相關指標比較[n(%)]
2.2 2組患者復蘇前后肝肺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接受早期復蘇治療的11例觀察組患者接受復蘇治療前后在AST、ALT、PaO2和PaCO2等肝肺功能觀察指標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接受晚期復蘇治療的11例對照組患者相關觀察指標,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2組患者復蘇前后肝肺功能變化情況比較(±s)

表2 2組患者復蘇前后肝肺功能變化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時間 肝功能 肺功能AST(U/L)ALT(U/L)PaO2(kPa)PaCO2(mmHg)對照組 11復蘇前 92.4±26.4 108.2±38.5 13.5±4.3 232.4±25.6復蘇后1 d 63.5±22.5 85.2±25.6 14.3±3.3 335.7±54.2復蘇后7 d 84.6±23.5 95.3±30.6 11.6±1.5 254.6±36.2觀察組 11復蘇前 87.5±32.5 115.6±46.3 11.5±3.7 256.2±55.2復蘇后1 d 51.4±22.6 65.4±23.5 17.5±4.5 342.5±58.5復蘇后7 d 54.6±20.5 52.4±16.3 16.2±3.2 346.4±45.7
嚴重膿毒血癥及膿毒性低血壓(收縮壓<90 mmHg或平均動脈壓<70 mmHg,或在沒有其他低血壓誘因時收縮壓下降>40 mmHg)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5],屬于嚴重危及人類身體健康的惡性疾病。結合本次研究課題所得的相關數據,與11例復蘇達標時間≥6 h的對照組晚期康復治療患者相比,11例復蘇達標時間<6 h的觀察組早期康復治療患者治療后需要再次復蘇率、激素替代率及死亡率等觀察指標方面明顯偏低,(P<0.05)復蘇前及復蘇后1 d和7 d的在肝功能AST和ALT變化情況,肺功能PaO2和PaCO2變化情況明顯更為理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中不難看出,在針對嚴重膿毒血癥及膿毒性低血壓患者進行臨床治療中,復蘇達標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著患者臟器官功能的變化情況,復蘇達標所需時間越短,疾病對患者臟器官功能的損害就越小。然后在通常情況下,在嚴重膿毒血癥和膿毒性低血壓的臨床診斷和治療過程中,醫務人員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對膿毒癥及膿毒性低血壓患者疾病的嚴重程度進行精確的評估以及采取對癥的臨床護理措施[6]。所以,將完成充分復蘇時間適當延長至12 h[7],從而為臨床診斷、操作及治療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環境[8-9]。
綜上所述,針對嚴重膿毒癥血癥及膿毒性低血壓患者采取早期有效的復蘇治療措施,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降低患者再次復蘇率和死亡率,改善和控制疾病對患者臟器官功能的影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徐盈,陳必勤,鐘玲,等.中西醫結合治療膿毒性低血壓早期復蘇的干預研究[J].衛生軟科學,2012,16(24):227-228.
[2] 熊濱,張志雄,林勇軍,等.生大黃對膿毒血癥的治療作用及其對血漿 IL-6、IL-8 的影響[J].當代醫學,2009,15(16):256-257.
[3] 鄭曉英,熊麗紅,周丹,等.嚴重膿毒血癥和膿毒性低血壓早期目標化治療在中國大陸部分醫院急診科實施現狀調查[A].西安:西安財經電子大學,2011:372-373.
[4] 孫淑榮,劉業清,王榮輝.參附注射液對嚴重膿毒血癥和膿毒性低血壓早期復蘇的干預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07,10(15):142-143.
[5] 彭登高,卿國忠,李霖,等.連續性血液凈化對膿毒血癥患者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的影響[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18(26):325-326.
[6] 馬建華,楊瑛,宋熔,等.早期連續血液濾過治療慢性腎衰竭并膿毒血癥效果[J].齊魯醫學雜志,2014,11(24):183-184.
[7] 孫淑榮,莫霄云,馬春林.參附注射液早期全程干預對嚴重膿毒血癥患者器官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08,10(27):284-285.
[8] 王琳,張愛紅,李雪松.糖皮質激素用于嚴重膿毒血癥及膿毒性休克患者搶救的臨床價值[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2):4737-4739.
[9] 孫冰峰,付強,唐元明,等.高容量血液濾過治療嚴重膿毒血癥及膿毒性休克的療效[J].實用林醫學,2014,1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