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是一種良性腫瘤,其發病率最高的階段為女性育齡期,子宮肌瘤產生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但醫學界普遍認同的一種說法為遺傳因素與激素含量的改變有關。子宮肌瘤的存在會對女性子宮的功能以及孕產功能造成一定影響,對女性泌尿系統同樣會造成一定的損傷,故子宮肌瘤需及時處理[1]。傳統治療子宮肌瘤的方法主要是手術治療,但手術過程對女性患者的損傷較大,主要表現在容易造成不孕癥等一系列癥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會造成很大的負擔,新型藥物米非司酮對治療子宮肌瘤有一定的療效,但不良反應明顯,對患者的身心極為不利,并且,應用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易復發[2],而中藥制劑化瘤湯在治療子宮肌瘤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兩者共同使用對治療子宮肌瘤效果顯著。本硯究探討化瘤湯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4年3月收治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的240例患有子宮肌瘤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2~52歲,平均(43.2±6.7)歲,患者中除子宮肌瘤外無其他泌尿系統疾病以及生殖系統疾病。對照組患者年齡30~53歲,平均(41.2±6.5)歲,患者中除子宮肌瘤外無其他泌尿系統疾病以及生殖系統疾病。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組患者應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患應用單純的米非司酮進行治療,治療過程中,患者單次口服米非司酮12.5 mg,1次/d,共服用3個月;觀察組患者單次口服米非司酮12.5 mg,1次/d,服用3個月,服用過程中同時服用中藥化瘤湯配方顆粒1劑/d;2次/d口服。
1.3 診斷標準[3]本研究中子宮肌瘤的診斷主要是從B超檢查以及婦科檢查兩項入手,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者再行治療,并在治療之后同樣應用這兩項檢查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
1.4 療效評價標準[4]治療后應用B超檢查和婦科檢查兩項兩盒進行檢查,將檢查結果分為三級指標:(1)效果顯著:患者的臨床效果顯著,體內子宮肌瘤的占位明顯減小,而且減小程度在原來的一半以上;(2)有效:出現臨床效果,有好轉的程度,但程度不大,子宮肌瘤占位有縮小,減小程度在原本的1/5以上,但不超過原本的1/2;(3)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沒有改變,與原來的狀態相差不大。子宮肌瘤占位無明顯的改變,或存在微小縮小不超過1/5。以上三級指標的判定中,主要以子宮肌瘤的占位為主要標準,如臨床效果與子宮肌瘤占位相沖突,取子宮肌瘤占位改變為主要判定指標。
1.5 觀察指標 在患者接受治療之前測定其血清中的促卵泡激素(FSH)、孕酮(P)、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 2)等生理指標,并在治療3個月之后,重復測量以上指標,除此之外,進行超聲檢測,對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治療前后子宮肌瘤的占位情況。并以此為標準診斷疾病的分級情況。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占位差異 2組患者在治療占位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2組子宮肌瘤患者占位差異比較(±s,cm3)

表1 2組子宮肌瘤患者占位差異比較(±s,cm3)
組別 例數 宮體體積 占位體積對照組 120 148.01±47.52 61.15±21.27觀察組 120 108.35±26.82 35.41±14.52 t值 7.9620 10.9487 P值 0.0000 0.0000
2.2 臨床效果比較 經過治療,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患者的臨床效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子宮肌瘤患者臨床效果比較[n(%)]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一種多發于中年婦女的良性腫瘤,其主要影響女性生殖健康以及泌尿系統的健康情況[5],與此同時有子宮肌瘤存在的婦女易流產且易造成月經方面的失常,危害女性健康,傳統治療過程一般采用手術的方式將子宮肌瘤切除,而這種方式有諸多不良醫療后果[6],目前已被藥物治療取代,而在藥物治療中的激素治療是目前常用的方式,但激素治療會導致一定的不良反應[7],危害患者的健康,而中醫藥劑化瘤湯對子宮肌瘤也有一定的作用效果[8],兩者聯合治療子宮肌瘤,效果明顯且可消除部分不良反應,協同作用明顯。
本研結果顯示,在治療過程中,2組患者的占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聯合應用兩種藥物治療子宮肌瘤對占位的肌瘤的體積改變有很大差異,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就治療效果而言,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1.7%,對照組為63.3%,這從整體說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的治療效果(P<0.05),且效果對比差異明顯,從整體角度來講,中藥制劑化瘤湯聯合西藥激素類藥物米非司酮治療女性子宮肌瘤的臨床效果較單純使用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的效果明顯,而從婦科檢驗方面和超聲檢驗方面而言,觀察組患者的效果也優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中西醫結合的方式也即中藥制劑化瘤湯與西藥激素類米非司酮聯合中治療子宮肌瘤,較單純西藥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明顯。
[1] 韓艷芳.觀察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0, 5(27):29-30.
[2] Spitz IM.Mifepristone:where do we come from and where are we going:Clinical development ower a quarter of acentury[J].Ccontracepion,2010,82(5):442-452.
[3] 陶春梅.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72例臨床分析[J].甘肅醫藥,2009,6(28):468-469.
[4] 黃起.小劑量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90例臨床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12):931-932.
[5] 劉洪鴿.桂枝茯苓膠囊聯合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21):186-187.
[6] 王文革.米非司酮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觀察[J].遼寧醫學院學報,2009,30(1):53-54.
[7] 李冬云.桂枝茯苓膠囊治療60例子宮肌瘤臨床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10,52(18):2845.
[8] 祝琳,康佳麗,李莉萍.桂枝茯苓膠囊灌腸配合微波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09,15(1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