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座“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城正在崛起。
為承接中央、省委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部署,深入實施成都“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成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近日,新津縣委縣政府率先在全市啟動“創業天府·新津行——千人實現創業、萬人新增就業、城鄉增收行動計劃”。
為激發各類創業人才活力,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創新創業氛圍,形成千人實現創業、萬人新增就業、城鄉增收的良好局面,新津縣將堅持就業優先、優化創業環境、強化培訓、完善就業服務、強化目標考核等結合起來,扶持一批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實現千人創業(個體工商戶和非公有制企業年新增1000 戶和700 戶以上);壯大一批支撐大局的骨干企業,新增萬人就業(城鎮年新增就業4000人以上,農村勞動力年轉移就業6000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長11%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增長13%以上,實現廣大群眾創業、就業、增收,促進人民生活改善。
優化創業環境,以創業促就業。一是設立創業扶持資金。縣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000萬元,作為縣級創業扶持資金。二是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不少于100萬元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充實小額貸款擔保基金并建立持續補充機制。三是支持勞動者穩定創業。具有新津戶籍畢業未滿5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征地農轉非人員、殘疾人員、刑釋解教人員等在新津縣行政區域內創業成功并穩定經營滿1年的,且有3個月以上納稅記錄的創業者;農村職業經理人領辦、新辦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和家庭農場6個月以上,可申請1萬元的一次性穩定創業補貼。四是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凡新津戶籍的畢業未滿5年普通高校畢業生投資設立注冊資本50萬元以下的有限責任公司便可“零首付”注冊。
堅持就業優先,多渠道、多形式扶持就業。一是把擴大和穩定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務。在安排政府投資、重大項目時充分考慮就業需要,更好發揮投資對就業的帶動作用,在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時,同時制定人才培養、吸納、引進計劃。二是扶持用人單位吸納就業。充分發揮民營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吸納就業的重要作用,對新吸納新津縣戶籍城鄉勞動者給予用人單位用工補貼。三是開展創業就業明星評選。引導城鄉勞動者樹立正確的創業就業觀念,定期在全縣范圍內開展創業就業明星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創業就業明星給予表彰獎勵。
加強技能培訓,以素質促就業。一是提高職能技能培訓針對性。推行“四單式”(即企業下訂單、培訓機構制定菜單、學員選單、政府買單)職業技能培訓,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技能人才調查制度,每年制定緊缺技能人才工種培訓計劃,發布急需緊缺技能人才工種目錄,提前安排重點產業培訓科目和培養計劃,實現人才培養、企業需求、社會需求與就業的良性互動。二是鼓勵城鄉勞動者提高就業能力。對參加緊缺技能人才工種培訓并取得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新津戶籍城鄉勞動者,給予培訓補貼。對新津戶籍城鄉勞動者參加特種作業培訓,取得與職業資格證書相對應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給予特種作業辦證費用補貼。

完善就業服務,以管理促就業。一是提升基層就業服務管理。以深化信息化就業服務為基礎,做實“6+1”本臺賬,做好就業實名制動態管理。強化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和就業服務隊伍建設,建立基層就業平臺服務質量績效考核制度。二是加強公益性崗位統籌管理。縣財政出資的保安、保潔、保綠以及各類協管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吸納新津籍就業困難人員。三是加大創業服務。成立縣創業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將政策咨詢等業務納入縣政務服務“一鍵通”系統,創立縣創業項目庫,為創業人員提供項目推介、風險評估、開業指導、政策咨詢等服務。四是強化就業援助服務。以低保和低保邊緣家庭為重點,兼顧特殊困難家庭,完善就業托底安置長效機制,提供分類分層次的精細化就業援助服務。
目前,新津縣已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的“千人實現創業、萬人新增就業、城鄉增收行動”領導小組,對優化創業就業環境、提供優質政務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明確,將該項工作作為專項考核指標,納入鎮鄉部門綜合考評范圍,建立目標臺賬季度通報制度,實行“周評議、月總結、季考核”制度,對推進“千人實現創業、萬人新增就業、城鄉增收行動”進行督促指導,確保各項任務和要求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