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唐俊
柯盛新材:敢“吃螃蟹”點“石”成金
文/圖唐俊
柳雄策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只碩大霸氣的紅木螃蟹。柳雄策說,喜歡螃蟹的霸氣。由他掌舵的湖南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柯盛新材”)專業從事環氧新材料及智能施膠設備的自主研發、生產、銷售。商海中屢屢“吃螃蟹”是他的使命。
2008年創業至今,柳雄策引領柯盛新材走出了一條“技術創新+國際化經營”的蝶變之道。
2001年,任職于瀏陽市科技局的柳雄策響應市委市政府“百名人才興企業”號召,幫扶當地一家企業,從默默無聞發展到產值近億元。2007年前后,由于該企業陷入多起國際知識產權官司,無法正常經營,柳雄策被迫選擇創業,于2008年創建柯盛新材,繼續追尋他的環氧新材料夢想。
柳雄策與公司高管制定了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環氧新材料的產業目標,并提出“三不”產品原則:沒有技術含量的產品不做,沒有利潤的產品不做,污染環境的產品不做。
成立之初,柯盛新材只有200萬元資金,柳雄策拿出100萬元投入產品研發和生產,省吃儉用,租用民房辦公。
當時,全球市場上多數石材復合膠潮濕固化性能差,石材烘干之后才能粘膠。能否發明耐潮濕的膠水,成為市場的迫切需求。柯盛新材抓住這一商機,經過兩個月的技術攻關,潮濕固化石材復合膠成功問世。
“不用買烘干設備,不用耗電烘烤,比同類型石材復合膠成本低30%~40%。”憑借優質的性能和高附加值,潮濕固化石材復合膠一上市就引爆石材行業,不到3個月,銷售額直逼200萬元。“整個行業有一半左右的客戶都在使用。”首創告捷,柳雄策言語中至今難掩自豪。
短短半年多,柯盛新材聲名鵲起,產品供不應求。
就在這時,由于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柯盛新材前進的腳步被迫放緩。
面對窘境,柳雄策和團隊雖然暫時沉寂下來,但創新熱情并未熄滅。柳雄策堅信,只有依靠技術創新,才能打造核心競爭力。于是他帶領團隊北上南下,走訪全國知名院校的十幾位專家,尋找前沿技術。
柯盛新材20多名國內外資深專家、工程師,在年過七旬的公司首席科學家王理堯的帶領下,抱成一團,夜以繼日地研究創新技術。團隊還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快創新性、應用性技術的研發。
不到一年,柯盛新材建立了創新源于市場、回歸市場的“市場鏈”式研發體系和產學研結合的研發模式。先后推出50多項產品,其中30多項產品國內領先,5項國際領先,國內70%的大中型石材商家紛紛選擇柯盛新材作為戰略合作伙伴。
福建南安新東源石材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加強說,公司以前使用國內生產線的石材復合膠,只適合人工刮涂。2014年引入國際自動生產線和國際膠水后,提高了效率,卻增大了成本。柯盛新材接過這一難題,投入近百萬元,專門研發一種適于自動噴涂的膠水,成本降低50%,每年為行業節省近億元。
“柯盛新材幫了我們大忙,以前幾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現在一兩個人就行,生產效率也大大提高。”楊加強贊不絕口。

▲柳雄策(中)與團隊成員
“互聯網時代,做企業必須要往風口去,到了風口你才知道風往哪兒吹。”柳雄策說。
石材行業的“風口”在哪兒?
通常,石材荒料從礦山開采后,要經過鋸切、拋光等工序加工成材。由于部分荒料結構疏松、孔洞裂縫多,運輸和鋸切中容易碎裂成廢石,造成石材資源的極大浪費。據統計,石材荒料開采成材率只有4%~10%。如何提高石材荒料鋸切成材率,成為行業內亟待解決的難題。
柯盛新材在2012年成立研發項目組。隨后一年,項目組先后在四川、湖北、廈門,以及土耳其等國外各地,進行了上千次實驗。研發人員稱,市場上最難解決的300多種石材,其中100多種他們都做了實驗,最后選擇了真空灌注加固技術。2013年該技術研制成功,經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填補了國際空白,并于2014年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如今,石材荒料灌注加固技術及附屬產品服務于土耳其、埃及、印度、伊朗、巴西等十多個國家的近千家客戶,為柯盛新材贏得4項國際專利。它把石材成材率從10%提升到98%以上,為柯盛新材新增產值5億元~10億元,每年為石材產業新增產值近100億元。
2014年,站在“風口”的柳雄策,又發現了一片藍海。
隨著人們健康觀念的提升,傳統建筑裝飾采用的白水泥、玻璃膠容易發霉、發黑、發黃、開裂脫落,不符合綠色建筑、環保裝修的要求。柯盛新材潛心研究一年,推出不發霉不發黑不發黃、使用壽命達50年以上的環氧類環保美縫劑,解決了這個看似不起眼、卻與千家萬戶密切相關的問題。
美縫劑上市后,被同行形容為一件“革命性產品”,背后蘊藏著巨大商機。
與此同時,柯盛新材還在醞釀一個新夢想。
這個夢想名叫“創客平臺”和“大數據平臺”——利用“互聯網+”、直銷進社區、分銷渠道的營銷組合模式,在全國打造1000個創客空間,讓代理商和分銷商共同致富,“5年內成就1000個百萬或千萬富翁”;建立終端用戶大數據,打造一個環保建筑材料平臺,為顧客提供溫馨環保的家居產品,“3年內普及1000萬套房子,未來形成一個千億級市場。”柳雄策雄心勃勃地說。
今年,柳雄策計劃先在湖南免費裝修1000套房子,“讓環保美縫劑惠及千家萬戶”。
經過7年的高速發展,柯盛新材已成為一家年產各類環氧新材料20000噸,智能噴、涂、灌膠粘劑施工設備4000套以上、年銷售收入近3億元的高科技企業。公司計劃投資2億元,在三年內完成以長沙經開區為總部研發基地、以汨羅為總部生產基地的工程建設。
路漫漫其修遠兮,柯盛新材將繼續以技術創新為主線,開發上下游產業鏈,未來通過資本的撬動,打造成環氧新材料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