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意見》指出,伴隨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農戶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流轉明顯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已成為必然趨勢。實踐證明,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和提高勞動生產率,有利于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有利于促進農業技術推廣應用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應從我國人多地少、農村情況千差萬別的實際出發,積極穩妥地推進。
《意見》共五部分,分別為:總體要求;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規范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我國完善住房救助制度
日前,我國在解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的住房困難有了更完善的制度安排。各地在制定公共租賃住房籌集、農村危房改造年度計劃時,優先滿足當年實施住房救助的需要。對符合條件的住房救助對象,在具體實施中要做到優先安排、應保盡保,讓特殊困難家庭能有基本的住房條件。
2020年85%能源實現自給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明確了今后一段時期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方略和行動綱領,提出了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綠色低碳和創新驅動四大戰略計劃,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體系,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5%左右。
發改委教育部全國范圍嚴查教育亂收費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與教育部發出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教育收費專項檢查工作,重點查處義務教育階段地方政府、有關單位和學校收取與入學掛鉤費用,以捐資助學、共建、借讀等名義變相擇校亂收費,公辦普通高中超出“三限”比例招收擇校生收取擇校費,以借讀生、自費生等名義亂收費等違規收費行為。
采取有力措施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
會議指出,一是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合意貸款管理,完善小微企業不良貸款核銷稅前列支等政策,增強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三農”等貸款的能力。二是加快發展民營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支持銀行通過社區、小微支行和手機銀行等提供多層次金融服務。三是支持擔保和再擔保機構發展,推廣小額貸款保證保險試點,發揮保單對貸款的增信作用。四是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防止信貸投放“喜大厭小”和不合理的高利率、高費用。五是運用信貸資產證券化等方式盤活資金存量,簡化小微、“三農”金融債等發行程序。六是抓緊出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七是支持跨境融資,讓更多企業與全球低成本資金“牽手”。八是完善信用體系,提高小微企業信用透明度。九是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建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十是健全監督問責機制,遏制不規范收費、非法集資等推升融資成本。
今年中央第三輪巡視組開始進駐
11月24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開設“2014年中央第三輪巡視進駐專欄”,集中公布中央第三輪巡視的進駐情況,并公布了率先進駐中石化的第六巡視組召開動員會的情況。
經中央批準,2014年中央第三輪巡視將對文化部、環保部、中國科協、全國工商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南方航空、中國船舶、中國聯通、中國海運、華電集團、東風汽車、神華集團、中石化等13個單位進行專項巡視。此輪巡視均為專項巡視,巡視時間均為1個月。
2890名
今年年初至今,遼寧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已對2935件涉及農村黨員干部的問題進行了立案,截至目前,各級紀委已對涉案的2890人給予了黨紀政紀處分,挽回經濟損失6000余萬元。
10億元
遼寧省今年新增的17個投資超過10億元的農產品加工項目已全部開工,這些項目分別落戶在沈陽、大連、營口、朝陽、鐵嶺等8市的10個縣(市、區),計劃投資額超過300億元。
1.2萬人
自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遼寧省交通廳集中解決30多處因道路不通導致農村學生上學難、群眾出行難問題,受益群眾達1.2萬余人。
10.3萬人
目前,遼寧省已經構建起覆蓋全省的創業孵化體系,累計孵化企業2030個,帶動就業10.3萬人。
50萬戶
截至目前,遼寧省14個市已全部完成2015年至2017年棚戶區改造規劃,確定3年改造各類棚戶區50萬戶。
17288元
今年前三季度,遼寧省地區生產總值20361.7億元,同比增長6.2%。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88元,同比增長10.5%。
24.32%
今年前三季度,遼寧省現代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達50.5億美元,同比增長24.32%,占全省的24.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