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慶成 李旭丹
【摘要】 目的:研究晚期胃腸道癌合并癌性腹水病治療中應用奈達鉑(奧先達)腹腔熱灌注化療+LV5-Fu2方案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32例晚期胃腸道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16例。觀察組行奈達鉑(奧先達)腹腔熱灌注化療+LV5-Fu2方案治療,對照組行常規LV5-Fu2方案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腫瘤病情緩解情況,腹腔積水的消退情況以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兩組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的差異。結果:觀察組腹腔積水治療總有效率87.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腫瘤緩解率56.25%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7.5%,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7.5%,對照組為31.2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晚期胃腸道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應用奈達鉑(奧先達)腹腔熱灌注化療+LV5-Fu2方案療效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與LV5-Fu2方案相當,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 奈達鉑腹腔熱灌注化療; LV5-Fu2方案; 胃腸道癌腹膜轉移; 癌性腹水
癌性腹水屬于晚期胃腸道癌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1]。聯合化療是治療胃腸道癌的重要手段之一,80年代出現的第二代聯合化療方案(例如:ELF、FP、FL、LV5-Fu2等)療效顯著[2-4]。但對合并癌性腹水患者療效仍較差,近年來,熱灌注化療方案在治療體腔癌性積液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對32例晚期胃腸道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采取LV5-Fu2方案治療,在此基礎上16例加奈達鉑(奧先達)腹腔熱灌注化療并進行比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晚期胃腸道癌腹膜轉移合并癌性腹水患者32例,按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16例。觀察組:男9例,女7例,年齡36~74歲,平均(62.26±4.14)歲,平均體重(59.34±4.35)kg,胃癌5例,直腸癌5例,結腸癌6例;對照組:男10例,女6例,年齡35~75歲,平均(65.29±3.14)歲,平均體重(62.05±6.19)kg,胃癌4例,直腸癌6例,結腸癌6例。兩組患者給予血常規,心電圖、肝腎功能檢查,結果均正常,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用奈達鉑(奧先達)腹腔熱灌注化療+LV5-Fu2療法:16例患者先行B超定位穿刺點,置入腹腔中心靜脈留置管持續引流,將癌性腹水大部分引流出,接熱灌注機備用,將奈達鉑(奧先達)按患者體表面積100 mg/m2的劑量注入2500 mL生理鹽水于熱灌注機內進行加熱,當入體溫度保持在41~43 ℃時開始灌注,循環60 min后,將腹腔內的灌注液排出2 L左右,腹腔保留大約500 mL含奈達鉑的灌注液后夾管(為防止腸粘連可經引流管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2%的利多卡因10 mL)[5-8]。囑咐患者每10分鐘變化體位,使注入的藥液與腹腔充分接觸,然后采用局部熱療機療進行腹腔局部熱療0.5~1 h,腹腔溫度控制在40 ℃左右(直腸溫度為參考),每周兩次,2周為1周期,另配合使用LV5-Fu2療法:第1、2天靜脈滴注甲酰四氫葉酸鈣200 mg/m2,第1、2天靜脈推注5-氟脲嘧啶400 mg/m2和5-氟脲嘧啶600 mg/m2持續靜注(CIV)22 h,2周為1周期,3周期后觀察療效。
1.2.2 對照組 運用常規LV5-Fu2方案治療:用藥方法與觀察組相同,3周期后觀察療效。
1.3 研究指標 (1)參照李振等人[9]編著的《惡性腫瘤的化學治療與免疫治療》中關于腹水積液的評定標準將治療效果分為4個指標: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痊愈:腹腔積液經X線或超聲檢驗已完全消失超過4周,且治療后未發生不良反應;顯效:腹腔積液減少幅度>80%,伴有少量的不良反應;有效:腹腔積液已減少幅度>50%但<80%,4周內不需再次排液;無效:經4周的治療后腹腔仍存在大量積液,仍需再次排液。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2)參考同上,將對腫瘤的療效判定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可見病癥全部消失,4周內無再復發為完全緩解;腫瘤總量減少幅度大于50%,能維持至少4周為部分緩解;與接受治療前病情無顯著變化者視為穩定;出現新病灶,并在原有病灶基礎上病情加重為進展。緩解率=(完全緩解例數+部分緩解例數)/總患者例數×100%。(3)毒副反應觀察指標:通過心電圖、肝腎功能、血常規、腹部超聲觀察患者治療前后各項指標的變化記錄患者的毒副反應,例如: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腹腔感染,骨髓抑制等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癌癥緩解情況分析 觀察組的腫瘤緩解率為56.25%,緩解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37.50%,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1.129,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癌癥緩解情況分析表
組別 完全緩解(例) 部分緩解(例) 穩定
(例) 進展
(例) 緩解率(%)
觀察組(n=16) 2 7 6 1 56.25
對照組(n=16) 0 6 8 2 37.50
2.2 兩組接受治療后腹腔積水療效分析 觀察組的腹腔積水治療總有效率為8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3.519,P<0.05),見表2。endprint
表2 兩組接受治療后腹腔積水療效分析表
組別 痊愈
(例) 顯效
(例) 有效
(例) 無效
(例) 總有效率(%)
觀察組(n=16) 5 9 3 1 87.50
對照組(n=16) 3 5 5 2 50.00
2.3 兩組治療后不良反應分析 觀察組不良發生率為37.5%,對照組不良發生率為31.25%,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字2=0.139,P>0.05),見表3。
3 討論
胃腸道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包括胃癌、結腸和直腸癌等。晚期胃腸道癌腹膜轉移合并癌性腹水既往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治療效果較差,患者的存活時間短,生活質量差,近年來,體腔癌性積液出現了較好的治療方法,國內外研究發現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胃腸道癌腹膜轉移合并癌性腹水效果顯著[10-12]。
晚期胃腸道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通常身體比較虛弱,常規化療效果不明顯,熱灌注化療是對單一化療的發展,在物理高溫殺傷腫瘤的基礎上,還向體內注入對癌細胞殺傷力強的化學藥物如奈達鉑(奧先達)等,這些化療藥物部分通過腹膜吸收直接進入腫瘤血細胞內,有利于藥效的充分發揮,療效較快。袁彬等[13]報告,采用腹腔內熱灌注化療治療腹腔惡性腫瘤合并癌性腹水效果較佳,患者生存期延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本研究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HGGZ-200型熱化療灌注機可循環灌注,平衡腹壓,緩沖單灌腹壓增高所產生的不良反應,精確控制溫度,穩定持久的灌注液溫度能對癌細胞產生有效殺傷力,緩解患者的疼痛[14]。在不同的溫度下,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對溫度的敏感性存在差異,正常細胞在47 ℃下耐受持續1 h,而癌細胞在43 ℃的高溫下1 h便會出現不可逆轉損傷[15]。將灌注液灌注于腹腔,調整人體溫度一般保持在41~43 ℃,通過溫度殺傷存在于腹腔內的癌細胞,清洗腹膜表面癌細胞,有效將惡性積液排出體外,通過奈達鉑腹腔熱灌注化療的患者的療效明顯高于行常規化療的對照組,說明通過高溫殺死體內的癌細胞并將惡性積液排出的效果明顯。同時,觀察組中用腹腔內熱灌注化療在高溫下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有效防止了腹腔感染等不良反應,同時觀察組運用奈達鉑為第三代鉑類化學藥物,療效較其他第一代鉑類化療藥較高,胃腸道反應較小,而且通過腹腔循環熱灌注該藥被腹膜表層吸收良好,有利于對癌細胞的殺傷,而熱灌注化療結束后,存留于腹腔的化療藥較少,進入全身血循環較少,很大程度上減少全身不良反應。
由本研究和相關文獻參照可得,奈達鉑腹腔熱灌注化療+LV5-Fu2方案治療晚期胃腸道癌腹膜轉移合并癌性腹水患者臨床療效好,毒副反應低,能減輕患者的病痛,具有良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澤鋒,王志遠,楊金旗,等.腹腔化療治療胃腸道癌合并癌性腹水30例療效觀察[J].腫瘤防治雜志,2010,7(3):275-276.
[2]許小娟,錢曉萍,劉寶瑞,等.奧沙利鉑聯合FL方案與FLP方案治療進展期胃癌近期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8(5):52-54.
[3]懷淑君,魏仲航,吳金義,等.腹腔內灌注順鉑聯合腹部熱療治療老年癌性腹水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4):1804-1805.
[4]李振,許德順,王化洲,等.惡性腫瘤的化學治療與免疫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43-44.
[5]林軍.中藥分消湯煎服聯合順鉑腹腔灌注治療癌性腹水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5):2565-2566.
[6]袁彬,吳敏慧,禇亮,等.局部熱療聯合腹腔灌注化療治療癌性腹水的臨床觀察[J].現代腫瘤醫學,2009,17(11):2178-2179.
[7]徐敬根,張靜.順鉑腹腔熱灌注并微波局部熱療對癌性腹水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09,13(2):196-197.
[8]倪曉謙,金建華,王芳,等.腹腔熱化療治療癌性腹水的臨床觀察[J].中國癌癥雜志,2013,14(3):298-299.
[9]虞喜豪,李新娉,周建梁,等.晚期復治消化系腫瘤腹水的腹部透熱化療臨床觀察[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0,17(23):1967-1969.
[10]陸林,徐秀理.腹腔和靜脈雙途徑化療治療胃腸道癌性腹水[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1,6(1):60.
[11]國虹,劉偉,崔國忠,等.白介素Ⅱ加順鉑聯合治療晚期惡性胸腹水68例[J].中國臨床醫生,2002,30(9):25-26.
[12]章菊,程賢敏,楊晶,等.OXA+5-FU2/LV方案治療大腸癌副反應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0):23-24.
[13]陳功,萬德森.基于循證醫學依據的結腸癌輔助化療[J].中國癌癥雜志,2009,19(1):65-73.
[14]周海波,尹宜發,胡燕,等.芬太尼透皮貼劑在癌性腹水患者慢性持續性中重度腹痛中的應用[J].現代腫瘤醫學,2012,20(4):817-819.
[15]陳柏慶,章健,裴俊峰,等.順鉑聯合白細胞介素-2治療消化道腫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效果[J].實用醫學雜志,2006,22(19):2293-2294.
(收稿日期:2014-08-03) (本文編輯:周亞杰)endprint
表2 兩組接受治療后腹腔積水療效分析表
組別 痊愈
(例) 顯效
(例) 有效
(例) 無效
(例) 總有效率(%)
觀察組(n=16) 5 9 3 1 87.50
對照組(n=16) 3 5 5 2 50.00
2.3 兩組治療后不良反應分析 觀察組不良發生率為37.5%,對照組不良發生率為31.25%,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字2=0.139,P>0.05),見表3。
3 討論
胃腸道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包括胃癌、結腸和直腸癌等。晚期胃腸道癌腹膜轉移合并癌性腹水既往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治療效果較差,患者的存活時間短,生活質量差,近年來,體腔癌性積液出現了較好的治療方法,國內外研究發現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胃腸道癌腹膜轉移合并癌性腹水效果顯著[10-12]。
晚期胃腸道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通常身體比較虛弱,常規化療效果不明顯,熱灌注化療是對單一化療的發展,在物理高溫殺傷腫瘤的基礎上,還向體內注入對癌細胞殺傷力強的化學藥物如奈達鉑(奧先達)等,這些化療藥物部分通過腹膜吸收直接進入腫瘤血細胞內,有利于藥效的充分發揮,療效較快。袁彬等[13]報告,采用腹腔內熱灌注化療治療腹腔惡性腫瘤合并癌性腹水效果較佳,患者生存期延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本研究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HGGZ-200型熱化療灌注機可循環灌注,平衡腹壓,緩沖單灌腹壓增高所產生的不良反應,精確控制溫度,穩定持久的灌注液溫度能對癌細胞產生有效殺傷力,緩解患者的疼痛[14]。在不同的溫度下,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對溫度的敏感性存在差異,正常細胞在47 ℃下耐受持續1 h,而癌細胞在43 ℃的高溫下1 h便會出現不可逆轉損傷[15]。將灌注液灌注于腹腔,調整人體溫度一般保持在41~43 ℃,通過溫度殺傷存在于腹腔內的癌細胞,清洗腹膜表面癌細胞,有效將惡性積液排出體外,通過奈達鉑腹腔熱灌注化療的患者的療效明顯高于行常規化療的對照組,說明通過高溫殺死體內的癌細胞并將惡性積液排出的效果明顯。同時,觀察組中用腹腔內熱灌注化療在高溫下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有效防止了腹腔感染等不良反應,同時觀察組運用奈達鉑為第三代鉑類化學藥物,療效較其他第一代鉑類化療藥較高,胃腸道反應較小,而且通過腹腔循環熱灌注該藥被腹膜表層吸收良好,有利于對癌細胞的殺傷,而熱灌注化療結束后,存留于腹腔的化療藥較少,進入全身血循環較少,很大程度上減少全身不良反應。
由本研究和相關文獻參照可得,奈達鉑腹腔熱灌注化療+LV5-Fu2方案治療晚期胃腸道癌腹膜轉移合并癌性腹水患者臨床療效好,毒副反應低,能減輕患者的病痛,具有良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澤鋒,王志遠,楊金旗,等.腹腔化療治療胃腸道癌合并癌性腹水30例療效觀察[J].腫瘤防治雜志,2010,7(3):275-276.
[2]許小娟,錢曉萍,劉寶瑞,等.奧沙利鉑聯合FL方案與FLP方案治療進展期胃癌近期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8(5):52-54.
[3]懷淑君,魏仲航,吳金義,等.腹腔內灌注順鉑聯合腹部熱療治療老年癌性腹水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4):1804-1805.
[4]李振,許德順,王化洲,等.惡性腫瘤的化學治療與免疫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43-44.
[5]林軍.中藥分消湯煎服聯合順鉑腹腔灌注治療癌性腹水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5):2565-2566.
[6]袁彬,吳敏慧,禇亮,等.局部熱療聯合腹腔灌注化療治療癌性腹水的臨床觀察[J].現代腫瘤醫學,2009,17(11):2178-2179.
[7]徐敬根,張靜.順鉑腹腔熱灌注并微波局部熱療對癌性腹水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09,13(2):196-197.
[8]倪曉謙,金建華,王芳,等.腹腔熱化療治療癌性腹水的臨床觀察[J].中國癌癥雜志,2013,14(3):298-299.
[9]虞喜豪,李新娉,周建梁,等.晚期復治消化系腫瘤腹水的腹部透熱化療臨床觀察[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0,17(23):1967-1969.
[10]陸林,徐秀理.腹腔和靜脈雙途徑化療治療胃腸道癌性腹水[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1,6(1):60.
[11]國虹,劉偉,崔國忠,等.白介素Ⅱ加順鉑聯合治療晚期惡性胸腹水68例[J].中國臨床醫生,2002,30(9):25-26.
[12]章菊,程賢敏,楊晶,等.OXA+5-FU2/LV方案治療大腸癌副反應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0):23-24.
[13]陳功,萬德森.基于循證醫學依據的結腸癌輔助化療[J].中國癌癥雜志,2009,19(1):65-73.
[14]周海波,尹宜發,胡燕,等.芬太尼透皮貼劑在癌性腹水患者慢性持續性中重度腹痛中的應用[J].現代腫瘤醫學,2012,20(4):817-819.
[15]陳柏慶,章健,裴俊峰,等.順鉑聯合白細胞介素-2治療消化道腫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效果[J].實用醫學雜志,2006,22(19):2293-2294.
(收稿日期:2014-08-03) (本文編輯:周亞杰)endprint
表2 兩組接受治療后腹腔積水療效分析表
組別 痊愈
(例) 顯效
(例) 有效
(例) 無效
(例) 總有效率(%)
觀察組(n=16) 5 9 3 1 87.50
對照組(n=16) 3 5 5 2 50.00
2.3 兩組治療后不良反應分析 觀察組不良發生率為37.5%,對照組不良發生率為31.25%,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字2=0.139,P>0.05),見表3。
3 討論
胃腸道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包括胃癌、結腸和直腸癌等。晚期胃腸道癌腹膜轉移合并癌性腹水既往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治療效果較差,患者的存活時間短,生活質量差,近年來,體腔癌性積液出現了較好的治療方法,國內外研究發現腹腔熱灌注化療治療胃腸道癌腹膜轉移合并癌性腹水效果顯著[10-12]。
晚期胃腸道癌合并癌性腹水患者通常身體比較虛弱,常規化療效果不明顯,熱灌注化療是對單一化療的發展,在物理高溫殺傷腫瘤的基礎上,還向體內注入對癌細胞殺傷力強的化學藥物如奈達鉑(奧先達)等,這些化療藥物部分通過腹膜吸收直接進入腫瘤血細胞內,有利于藥效的充分發揮,療效較快。袁彬等[13]報告,采用腹腔內熱灌注化療治療腹腔惡性腫瘤合并癌性腹水效果較佳,患者生存期延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本研究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HGGZ-200型熱化療灌注機可循環灌注,平衡腹壓,緩沖單灌腹壓增高所產生的不良反應,精確控制溫度,穩定持久的灌注液溫度能對癌細胞產生有效殺傷力,緩解患者的疼痛[14]。在不同的溫度下,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對溫度的敏感性存在差異,正常細胞在47 ℃下耐受持續1 h,而癌細胞在43 ℃的高溫下1 h便會出現不可逆轉損傷[15]。將灌注液灌注于腹腔,調整人體溫度一般保持在41~43 ℃,通過溫度殺傷存在于腹腔內的癌細胞,清洗腹膜表面癌細胞,有效將惡性積液排出體外,通過奈達鉑腹腔熱灌注化療的患者的療效明顯高于行常規化療的對照組,說明通過高溫殺死體內的癌細胞并將惡性積液排出的效果明顯。同時,觀察組中用腹腔內熱灌注化療在高溫下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有效防止了腹腔感染等不良反應,同時觀察組運用奈達鉑為第三代鉑類化學藥物,療效較其他第一代鉑類化療藥較高,胃腸道反應較小,而且通過腹腔循環熱灌注該藥被腹膜表層吸收良好,有利于對癌細胞的殺傷,而熱灌注化療結束后,存留于腹腔的化療藥較少,進入全身血循環較少,很大程度上減少全身不良反應。
由本研究和相關文獻參照可得,奈達鉑腹腔熱灌注化療+LV5-Fu2方案治療晚期胃腸道癌腹膜轉移合并癌性腹水患者臨床療效好,毒副反應低,能減輕患者的病痛,具有良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澤鋒,王志遠,楊金旗,等.腹腔化療治療胃腸道癌合并癌性腹水30例療效觀察[J].腫瘤防治雜志,2010,7(3):275-276.
[2]許小娟,錢曉萍,劉寶瑞,等.奧沙利鉑聯合FL方案與FLP方案治療進展期胃癌近期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8(5):52-54.
[3]懷淑君,魏仲航,吳金義,等.腹腔內灌注順鉑聯合腹部熱療治療老年癌性腹水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9,29(14):1804-1805.
[4]李振,許德順,王化洲,等.惡性腫瘤的化學治療與免疫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43-44.
[5]林軍.中藥分消湯煎服聯合順鉑腹腔灌注治療癌性腹水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5):2565-2566.
[6]袁彬,吳敏慧,禇亮,等.局部熱療聯合腹腔灌注化療治療癌性腹水的臨床觀察[J].現代腫瘤醫學,2009,17(11):2178-2179.
[7]徐敬根,張靜.順鉑腹腔熱灌注并微波局部熱療對癌性腹水的療效觀察[J].安徽醫藥,2009,13(2):196-197.
[8]倪曉謙,金建華,王芳,等.腹腔熱化療治療癌性腹水的臨床觀察[J].中國癌癥雜志,2013,14(3):298-299.
[9]虞喜豪,李新娉,周建梁,等.晚期復治消化系腫瘤腹水的腹部透熱化療臨床觀察[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0,17(23):1967-1969.
[10]陸林,徐秀理.腹腔和靜脈雙途徑化療治療胃腸道癌性腹水[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1,6(1):60.
[11]國虹,劉偉,崔國忠,等.白介素Ⅱ加順鉑聯合治療晚期惡性胸腹水68例[J].中國臨床醫生,2002,30(9):25-26.
[12]章菊,程賢敏,楊晶,等.OXA+5-FU2/LV方案治療大腸癌副反應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10):23-24.
[13]陳功,萬德森.基于循證醫學依據的結腸癌輔助化療[J].中國癌癥雜志,2009,19(1):65-73.
[14]周海波,尹宜發,胡燕,等.芬太尼透皮貼劑在癌性腹水患者慢性持續性中重度腹痛中的應用[J].現代腫瘤醫學,2012,20(4):817-819.
[15]陳柏慶,章健,裴俊峰,等.順鉑聯合白細胞介素-2治療消化道腫瘤合并癌性腹水的效果[J].實用醫學雜志,2006,22(19):2293-2294.
(收稿日期:2014-08-03) (本文編輯:周亞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