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定力與從政環境的關系上,有三句話我覺得有道理:一是常在河邊走不濕鞋,難;二是出淤泥而不染,更難;三是船晃人不動,難上加難。如果我們能擋住河邊的水、清除池塘中的泥、把穩行進中的船,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干部,這就是從政環境的重要性。
——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近日在省委常委集體學習會議上說
在地方,有所謂黑頭不如紅頭,黑頭就是法律了;紅頭不如白頭,白頭有的是會議紀要;白頭不如低頭,低頭就是指領導的一個批示;低頭不如口頭,當面打招呼最厲害。很多是人治不是法治。
——國務院法制辦副主任袁曙宏在中國改革論壇稱,叫老百姓守法,首先政府要守法
貪官退休20年也要被“揪出”,官員可以有退休之日,但反腐沒有退休之時。
——針對貪官外逃、退休被查等近期熱點問題,廣州市紀委常委、市監察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梅河清如此回應
停車泊位缺口已經接近30萬,南京市的機動車增量與停車位資源供給嚴重失衡。
——針對南京市停車壓力大的問題,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野生植物綜合利用研究院院長張衛明接受采訪表示,停車產業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的產業,在城市投資建設停車場需大量資金。他建議鼓勵公共停車設施建設發展,同時要鼓勵民間資金投入停車設施建設
如今的“新常態”就是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能為了速度而速度。
——經濟學家厲以寧提醒,不必對目前經濟增速放緩過分擔心
這樣的建筑已經被異化成為“欲望指南針”和“虛榮標志”。
——從“秋褲樓”到“馬桶蓋”,一些貪大、媚洋、求怪的建筑,看似是城市的“建筑地標”,實則是權力之手干預設計的“權勢地標”。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表示
有些商人和官員已經形成了潛規則:你讓我“有好處”,我就給你“好項目、好政策”。官員對權力進行變現、商家根據不同權力進行不同的金錢付出,從表面看是理性算計,實則是共同對公權力的肢解和出賣。
——中山大學政務學院教授陳天祥談官商潛規則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