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戈登·阿瑟 文 劉 雷 編譯
亞太國家的未來士兵計劃
[美]戈登·阿瑟 文 劉 雷 編譯
導語
完整的未來士兵系統包括很多部分,比如通信系統、武器系統、視覺系統、攜行裝具和防護系統等。但是,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的軍隊很少能成功地將這些系統整合到一起。那么,亞洲國家在未來士兵系統的開發上取得了哪些進展呢?本文對此進行了系統介紹。
各國軍隊都希望裝備未來士兵系統,因為這能提高部隊的態勢感知能力、殺傷力、機動能力、生存能力和指揮控制能力。指揮官們都想把單個士兵的能力無縫集成到以網絡為中心的部隊。在理想世界中,每一名士兵都會成為一臺傳感器,每一臺傳感器都會通過網絡化獲得超視距能力和局部優勢。不過,這只是一個理想和目標而已。目前,世界上接近實現這一夢想的軍隊寥寥無幾。
歐洲國家正在為未來士兵系統投資,主要國家包括法國的FELIN系統、德國的Gladius系統、俄羅斯的Ratnik系統和英國的FIST系統。美國正在施行的是“奈特勇士”計劃,接替已被取消的“陸地勇士”計劃。2013年,三星公司生產的Galaxy Note Ⅱ智能手機被整合進“奈特勇士”系統,手機被安裝在士兵的胸口部位。這種做法非常有趣,因為該系統使用了裝有軍事軟件的設備,并使設備通過USB接口與能夠處理數據的“步槍手”電臺建立連接。2014年早些時候,五角大樓稱正在為“奈特勇士”系統購買7000部三星智能手機。

配備“先進戰士系統”的新加坡陸軍士兵
美國在施行“奈特勇士”計劃時采取了逐步實現現代化的做法,與美國的做法類似,亞太地區很多國家的軍隊都在采用逐步的方式引進裝備。亞太國家還碰到一個新問題,即士兵的形體要比西方國家士兵的形體小。例如,新加坡士兵的平均體重為66千克,而加拿大士兵的平均體重則為82千克。此外,裝備已經使士兵不堪重負,例如在阿富汗執行巡邏任務的美軍士兵可能需要攜帶重5千克的電源,所以未來士兵系統的重量必須保持最低。亞太大部分地區氣溫高、濕度大,這進一步降低了士兵的效能。
新加坡陸軍并沒有采用逐步引進裝備的方式來打造未來士兵系統,而是早已裝備了切實可用的“先進戰士”系統。“先進戰士”系統計劃于1988年啟動,由國防科學技術局、新加坡武裝部隊、新科電子公司和新科動力公司聯合實施。隨著時間推移,“先進戰士”系統的重量逐步降低,從1998年的25千克降低至2002年的12.5千克,現在又降低至8千克。2009年6月,新科電子公司獲得一份生產“先進戰士”系統的合同。2010年1月,新加坡步兵團第5營成為新加坡陸軍首個裝備“先進戰士”系統的營。據《亞洲防務評論》報道,“先進戰士”系統目前已在新加坡陸軍全面推廣。
不過,并不是所有新加坡步兵都會配備全套的“先進戰士”系統。在一個典型的7人作戰小隊中,只有隊長和他的兩名組長配備有全套“先進戰士”系統。“先進戰士”系統有3種模塊化配置:基本作戰系統,專門用于提高組長一級人員的作戰能力;指揮官增強系統,用于提高小隊、排和連級指揮官的指揮控制能力;信息管理系統,用于排、連和營級指揮部對任務進行詳細計劃和監視。這3種系統的5個主要組件是通用的,即通信和導航子系統、士兵計算機、頭盔顯示器、武器子系統和電源子系統。

配備IT2CH戰斗頭盔和單兵無線電臺的澳大利亞陸軍士兵
“先進戰士”系統使用的單個組件非常先進。“先進戰士”系統采用Selex ES公司出品的士兵個人電臺和增強型士兵系統電臺,電臺內置了GPS和供室內使用的方位推算模塊。新科電子公司為該系統設計了便攜式士兵計算機(重1.5千克)和自組網通信系統,可用于跟蹤友軍。信息管理系統采用松下公司生產的堅固筆記本電腦,這種電腦體型較大,供指揮官使用。“先進戰士”系統配備了全彩色OLED頭盔顯示器,士兵可以通過顯示器查看周邊地區的數字地圖、衛星圖像或視頻,夜視鏡也可安裝在這個頭盔上。
為獲得更大的靈活性,“先進戰士”系統采用新科動力公司生產的短槍管SAR21步槍,這種步槍配備帶有皮卡汀尼導軌的模塊化安裝系統,可安裝多種執行特定任務所需的附件。小隊指揮官的步槍上裝有一個攝像頭,能拍攝并傳送圖片。攝像頭以及附帶的LCD顯示器還可以充當轉角射擊裝置。一鍵對講無線電臺安裝在護手上面,因此在射擊時仍可使用。
新加坡的研究發現,“先進戰士”系統使指揮控制信息的傳送速度提高了1倍,并大大提高了把信息發送到終端用戶的準確度。大小、重量和電量方面的考慮是最重要的。“先進戰士”系統的一塊電池可供使用10個小時,不過很多國家的軍隊都在急切地等待下一次技術突破來改善電源的效能。
“先進戰士”系統的防彈組件和負重組件是分開的。士兵的一體化負重背心上有一個水袋,一體化防彈服上有紅外涂層。防護模塊可根據威脅的等級加以選擇。在2014年的新加坡航空展上,新科工程公司再次展示了簡化版“先進戰士”系統,該系統配有一種智能手機式的便攜式裝置,可提供網格網絡通信,還將光纖整合到了負重背心里,以獲得更高的可靠性并降低能耗。簡化版“先進戰士”系統設計用于裝備低層級部隊的成員。

配備新式防彈衣和電臺的菲律賓陸軍士兵
新加坡并沒有滿足于既有成就,而是在繼續開發下一代“先進戰士”系統。2014年3月,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對新加坡武裝部隊2030年發展路線圖進行了描述。根據他的說法,“(下一代系統)能夠使新加坡陸軍地面力量的最小戰術單位與陸軍、海軍和空軍的傳感器和射手全時全天候建立安全可靠的網絡連接。使單個作戰小組能夠果斷地發揚新加坡武裝部隊的火力,賦予作戰人員超過其個人武器的殺傷力。”
對于未來士兵系統來說,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它們都不便宜。除開發費用之外,為單兵配備一套未來士兵系統的成本也很高昂。例如,2013年底,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澳大利亞步兵平均每人要配備價值近2.57萬美元的裝備。
單兵的一套標準裝備包括:IT2CH戰斗頭盔,AMP迷彩作戰服,Ninox夜視鏡和Wilcox支架,“威力視”太陽鏡(用于防彈和激光防護),“駝峰”飲水系統,AN/PRC-148多波段組內/組間無線電臺,分層防彈衣系統,護肘和護膝,Selex ES公司的單兵無線電臺,配有功能切換組件和頭戴式受話器,配有作戰光學瞄準具和LA-5 PEQ瞄準器的F88SA2步槍,作戰手套,佳明公司的Foretrex GPS,骨盆保護系統,Terra作戰靴(版本5)。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作戰行動使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很多國家的軍隊迅速部署了用來支持士兵的新裝備。澳大利亞的“LAND125士兵現代化”計劃開始于1994年,遵循螺旋式發展的模式。計劃的前期階段為部隊提供了Selex ES士兵個人電臺和單兵作戰掛載設備,3A階段引入了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統治者”戰斗管理系統、雷神公司的“微光”微型電臺和哈里斯公司的“獵鷹”3 AN/PRC-152(C)手持電臺。計劃的3B階段引入了“士兵戰斗”系統,其中包括上面提到的分層防彈衣系統、骨盆保護系統和新式頭盔等防護組件。分層防彈衣系統由澳大利亞陸軍、國防物資局和澳大利亞國防服裝公司共同開發,2011年首次裝備駐阿富汗澳大利亞軍隊。相對于過于沉重的模塊化戰斗防彈衣系統,分層防彈衣系統能賦予士兵更大的靈活性和行動自由度。澳大利亞對計劃的第4階段充滿期待,這一階段將開發出一種一體化的士兵系統,盡管開發這樣的系統要考慮到新出現的需求和技術的成熟度。
相對于澳大利亞的計劃,新西蘭的士兵現代化計劃的規模要小得多。在“士兵生存裝備”計劃中,最優先考慮的事項是為駐阿富汗的新西蘭士兵提供裝備。新西蘭士兵裝備了Rabintex公司的先進作戰頭盔和BAE系統公司開發的快拆式防彈背心,這種新型防彈衣,美國陸軍游騎兵部隊和“海豹”突擊隊都在使用。新西蘭士兵的其他裝備還包括視威迅公司的“沙漠蝗蟲”護目鏡、佳明60cX手持型GPS、“駝峰”Impact CT作戰手套、“響尾蛇”單兵手電筒、增強型模塊化織帶和裝備包、“駝峰”TriZip增強型巡邏包。最近,新西蘭又從以色列ITL Optronics公司購買了750部N/SEAS單眼夜視瞄準具。從2013年開始,新西蘭軍隊開始裝備下一代多地形迷彩服。
在印度次大陸,印度正在為大約30.5萬名步兵實施多層面的“未來步兵士兵系統”計劃。與印度所有的計劃幾乎一樣,這項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主導的計劃面臨著多年的延期。盡管面臨著大量國內安全威脅,但印軍大部分士兵仍然沒有配備最基本的防彈衣,因此為士兵提供防彈衣是一件非常緊要的事情。印度軍隊需要17萬套防彈衣和相同數量的頭盔,此前,塔塔先進材料公司曾為印度軍隊提供了16萬套以上的輕型防彈衣和5萬頂頭盔,該公司有望提供更多的防彈衣和頭盔。“未來步兵士兵系統”計劃將采用本國生產的和國外進口的裝備,以色列被認為參與了該計劃的某些方面。
馬來西亞的“士兵先進快打技術集成”計劃由沙布拉集團主導。該計劃要進行3方面的研究:頭部子系統(頭戴式微型攝像頭、夜視鏡、頭盔顯示器、耳機和話筒)、身體子系統(控制系統和電源包)和武器子系統(帶有無線控制器的步槍控制單元)。在計劃的1B階段將引入戰斗管理系統。完成后的“士兵先進快打技術集成”系統可能會集成法國泰雷茲公司的ST@R MILLE手持電臺和Miltrak公司的指揮控制系統。

沙布拉集團在2014年亞洲國際防務展上展出的實體模型
顯然,菲律賓沒有足夠的資金像其他國家那樣大力開發未來士兵系統。不過,菲律賓陸軍把為應對國內叛亂的士兵提供防護裝備作為了優先事項。2013年,菲律賓政府就采購4.408萬套防彈背心進行招標,招標要求防彈插板和柔性防彈層的重量不超過6.8千克。
據《亞洲防務評論》報道,韓國正在開發自己的“未來勇士”系統,該系統將有6款產品—正規部隊用的系統、非正規部隊用的系統、特種部隊用的系統、戰斗用的系統、戰斗支援用的系統和戰斗勤務支援用的系統。韓國正在實施分為3個階段的采購計劃,將采購單兵裝備、模塊化裝備和一體化裝備。“未來勇士”系統的開發始于2009年,由韓國國防發展局主導。
日本已經為“先進作戰信息裝備”系統的開發投入資金。首先,日本的89式5.56毫米突擊步槍將會配備導軌,以便于安裝附件。“先進作戰信息裝備”系統的其他組件還包括:頭盔顯示器、可穿戴計算機、防護裝備和監視設備(心率傳感器和加速計),其中很多裝備將采用商用現貨產品。2008年底,“先進作戰信息裝備”系統進行了首次單元測試。2010年,日立公司被選定為主承包商。
外骨骼、納米技術、厭氧燃料電池等未來技術還是遙遠的夢想。事實上,出于預算壓力或業務變化方面的原因,很多軍隊已經放棄了開發全面一體化士兵系統的宏偉計劃,改為僅僅引入單個組件。漸進式軍事現代化是亞太國家最普遍的選擇,各種未來士兵系統計劃正在自己的道路上緩慢前行。
譯自新加坡《亞洲防務評論》2014年6月刊
責任編輯:何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