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會 易 方 謝 偉
(1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藥劑科,長沙,410006; 2 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咸陽,712000)
實驗研究
婦炎消膠囊的處方篩選研究
劉 會1易 方1謝 偉2
(1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藥劑科,長沙,410006; 2 陜西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咸陽,712000)
目的:對婦炎消膠囊處方配比進行篩選。方法:通過對不同組成配比的婦炎消膠囊處方1、2和3號進行止痛、抗炎效學試驗進行評價。結果:在婦炎消膠囊處方1、2和3中,處方2藥效評價效果最好。結論:篩選出具有較優治療效果的婦炎消膠囊的處方組成。
婦炎消膠囊;處方篩選;止痛試驗;抗炎試驗
近年來,隨著環境污染、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的持續升溫,遭受婦科疾病困擾的廣大患者比比皆是,這種現象已經由過去生理變化的自然現象,逐漸演變成今日趨于年輕化的社會問題[1-2]。常見的婦科疾病見月經不調、痛經、附件炎、婦科炎癥及子宮內膜炎等癥,易反復發作,難以徹底根治,對此西藥沒有較好的治療辦法[3-4]。婦炎消膠囊是一種由山楂核、苦參、黃柏等純天然中藥材配伍而成的復方制劑,該制劑的處方源自于具有多年廣泛應用史的臨床經驗方,其具有突出的消炎、止癢、止痛作用,對各類婦科疾病確有顯效的治療作用。眾所周知,中藥制劑療效與處方組成、劑量等因素緊密相關[5],筆者結合該經驗方的功能主治,進一步通過鎮痛、抗炎等藥效學試驗篩選出更為科學、可控、可表征的處方配比,從而為該中藥制劑的產業化應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1 一般資料 1)儀器設備:FA1004電子分析天平(上海光學儀器廠);YXQ-LS-50SII立式壓力蒸汽滅菌器(上海科曉科學儀器有限公司);DHG型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北京成萌偉業科技有限公司);DHP9012電熱恒溫培養箱(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無菌凈化工作臺(蘇凈集團蘇州安泰空氣技術有限公司);751型分光光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廠);YAZD-10電熱蒸餾水器(蘇州江東精密儀器有限公司)。2)試藥:生理鹽水、阿司匹林、地塞米松和潑尼松為市售所得;婦炎消膠囊處方1、2和3號由實驗室自制。
1.2 方法 筆者依據該經驗方劑多年來的臨床應用實踐,結合國家現有中藥制劑申報的相關法律規定及產業化實際條件,通過預實驗初步篩選出婦炎消膠囊處方1、2、3號作為研究靶標,進一步采用藥效學評價優選出最終的處方。
2.1 鎮痛實驗[6-7]
2.1.1 對小鼠醋酸致扭體反應的作用 小鼠5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每天給藥1次,連續灌胃給藥5 d,于末次灌胃給藥1 h后,按0.2 mL/只給予腹腔注射0.6%冰乙酸,觀察20 min內小鼠扭體次數,結果見表1。

表1 對小鼠醋酸扭體反應的鎮痛作用
注: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1,***P<0.001。
2.1.2 對小鼠電刺激甩尾痛閾值的影響[8-9]小鼠5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每天給藥1次,連續灌胃給藥5 d,于末次灌胃給藥1 h后,將一電極放于小鼠后足上,另一電極刺激尾部,通電后,觀察小鼠甩尾時的痛閾值,結果見表2。
電刺激抑制率=(給藥組痛閾值-對照組痛閾值)/對照組痛閾值×100%。

表2 對小鼠電刺激甩尾痛閾值的影響
注: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1,***P<0.001。
表1與表2的結果顯示,與生理鹽水對照組比較,在小鼠醋酸扭體和在小鼠電刺激甩尾痛閾值實驗中,處方1、2、3號藥物組的鎮痛效果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與阿司匹林組比較,本處方制劑的鎮痛效果稍弱;而處方1至處方3組間相比較,則處方2號的鎮痛數據更為突出。
2.2 抗炎作用
2.2.1 對小鼠耳腫脹的影響[10]取小鼠50只,隨機分成5組,每組10只,每天給藥1次,灌胃給藥7 d,于末次給藥1 h后,于小鼠右耳正反面涂二甲苯0.05 mL,給二甲苯后2 h,處死動物,剪耳,并于一定的部位用8 mm鋼沖截取耳片,稱重,以左右耳重量之差為腫脹程度,實驗結果詳見表3。
2.2.2 對實驗用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11]取小鼠5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每天給藥1次,灌胃給藥7 d,分別于末次給藥1 h后,在小鼠尾靜脈注射l%伊文氏藍生理鹽水0.1 mL/10 g體重,并迅速于小鼠腹部脫毛處皮內注入組胺5 μg(0.1 mL)。在于20 min后處死動物,取下藍染皮片,浸泡于丙酮生理鹽水(7∶3)混合液中,放置24 min后,取離心上清液并于751型分光光度計波長610 nm比色,實驗結果詳見表4。

表3 對小鼠因二甲苯致耳腫脹的影響
注: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1,***P<0.001。

表4 對受試小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
注: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5,**P<0.01,***P<0.001。
2.2.3 對炎癥滲出物PGE含量的影響[12]取大鼠50只,隨機分為5組,每組10只,每天給藥1次,灌服藥物7 d,于末次給藥1 h后,于左足跖腱膜下注射1%角叉菜膠0.1 mL/只,3 h后,自鼠左后肢關節處剪下腫足,稱重,剝皮剪碎,泡于5 mL生理鹽水中40 min,取上清液0.5 mL,加2 mL10.5N KOH甲醇溶液,于50 ℃水浴上異構化20 min,再加入甲醇稀釋至20 mL,用751型分光光度計波長278 nm測其光密度,求得PGE總含量。見表5。

表5 對炎癥滲出物PGE含量的影響
注:與生理鹽水組比較,*P<0.05,**P<0.01,***P<0.001。
由表3至表5的實驗結果顯示,處方1、2、3號在上述抗炎實驗中均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與陽性對照藥物相比,本發明藥物組的抗炎作用稍弱;而處方1~3組間相比較,處方2在耳腫脹、毛細血管通透性、炎癥滲出物PGE含量等抗炎實驗中均具有更好的抗炎效果。
3.1 藥效學試驗指標的選擇 在實際的臨床應用中,婦科炎癥及其各種并發癥常常多兼有瘙癢、疼痛、有異味等不適癥狀,因此,本研究最初建立的藥效學評價指標為:止癢、抗炎和止痛[13]。然我們在預實驗的探索中發現,由于試驗操作中對受試動物止癢程度的評價夾雜過多的人為主觀因素,難以形成較為準確的研究數據,因此對該指標參數的評價結果難以得出客觀公正的結論。因此,對于“止癢試驗”暫未列入本文中,對此有待于此后進一步的研究探索。
3.2 對藥效學實驗結果的客觀思考 中藥復方制劑的藥效物質、作用機理及質量控制始終是中醫藥學術界急需解決的問題,長期以來,本領域一直采用單一或多指標化學成分來評價中藥材或者中藥復方制劑的質量[14]。然鑒于中藥化學成分的復雜性及多樣性,更甚對于有效物質劃分的不確定性,客觀地說此種評價方式不科學,完全不符合中醫藥的基本理論及其治病原則,更是難以被化藥學術界所認同[15-16]。因而,本文所研究的內容,其最早是通過測定某一指標性成分的含量多少來進行處方的篩選評價,亦即通過測定君藥苦參中苦參堿的含量予以表征,運用該方法所獲取的實驗參數得到了一個看似較為合理的結果,即篩選結果是處方3為最佳配比方案。然筆者深知此種評價方式的弊端,故又重新優選了文中所述的藥效學評價手段進行再次處方篩選,結果得出了與測定某一指標成分全然不同的處方配比,即處方2比例最佳。由此我們可以得到啟示為:單一化學物質優選中藥制劑方案的缺陷性及其療效才是硬道理的藥學真諦。當然,不能夠僅僅局限的采用化學藥的量化研究思路,但如何簡單、科學的評價和控制中藥制劑質量,仍是所有中醫藥工作者為之奮斗、探索的棘手問題。
3.3 對于處方藥味組成、劑量及其制備工藝等參數隱含的理由 當前我國專利制度采用的是“公開換保護”的策略,其首要的授權條件便是通行于全球的“絕對新穎性”標準,其中最為突出的要求就是:“發明創造不屬于現有技術”,亦即“發明創造所述的技術方案在申請日之前在國內外不為公眾所知”[17-18]。因此,本文中所述的藥物制劑考慮到今后申報藥物發明專利的客觀要求,對于其藥味組成、劑量等核心參數予以隱含。
綜上所述,本文中采用鎮痛、抗炎等藥效學評價指標優選制劑組成,并充分考慮各個試驗參數設立及其整齊可比的評價方法,最終綜合結果顯示:擬考察婦炎消膠囊的3個處方配比中,處方2號的作用效果最為顯著,故將此作為婦炎消膠囊產業化應用的確定性處方。
[1]朱玉,王超群,王曉華.婦舒顆粒質量標準的研究[J].中國醫藥,2012,7(11):1458-1460.
[2]王冬梅.安宮消瘤膠囊質量標準的研究[J].中藥材,2008,31(12):1911.
[3]常新全.中藥活性成份分析手冊[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50-101.
[4]宋文芳.甲硝唑及聯合青柏潔身洗液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4,45(6):130-132.
[5]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S].1部.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6]蔡永敏.最新中藥藥理與臨床應用[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92.
[7]王月茹,趙濤,盧露,等.陜產中藥鐵筷子質量標準研究[J].陜西中醫,2012,33(6):739-740.
[8]徐淑云,卞如濂,陳修.藥理實驗方法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818-819.
[9]王月茹,趙濤,盧露,等.陜產中藥鐵筷子顯微鑒別研究[J].陜西中醫,2012,33(10):1416-1417.
[10]張曉紅,王月茹,謝偉.安神膠囊的薄層色譜鑒別[J].陜西中醫,2013,34(9):1231-1232.
[11]羅友華,楊輝,黃亦琦,等.咽舒寧顆粒抗炎藥效試驗研究[J].海峽藥學,2013,25(6):18-21.
[12]毛瑩,張貴君,彭慧,等.葛根芩連湯藥效組分解熱抗炎藥效學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16(1):30-32.
[13]王麗萍,周筠,竇建衛,等.立康婦炎栓的藥效學研究[J].西北藥學雜志,2013,28(1):40-42.
[14]徐風,肖盛元,楊曉達,等.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新策略的提出及其應用[A].北京國際生藥學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2005:292.
[15]王本祥,周秋麗.關于中藥活性成分的認識及其研究方法[J].中國中藥雜志,2001,26(1):11-14.
[16]徐風,楊東輝,張悅,等.以補陽還五湯為例探討中藥復方藥效物質基礎研究方法[A].第三屆國際傳統醫藥大會論文集[C].北京,2004:222.
[17]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指南[S].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
[18]于向陽.我國醫藥產業專利權保護的對策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21(3):270.
(2014-10-14收稿 責任編輯:徐穎)
Study on Screening of Fu Yan Xiao Capsule Prescription
Liu Hui1, Yi Fang1, Xie Wei2
(1Hunaninstitut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harmacydepartment,Changshai410006,China; 2ShaanxiBuchangPharmaceuti-calCo.,Ltd.,Xianyang712000,China)
Objective: To screen out the better ratio of the Fu Yan Xiao capsule prescription composition. Methods: The Fu Yan Xiao capsule prescription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1, group 2 and group 3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atio of compositions. The three groups of prescriptions were evaluated by conducting analgesic test and anti-inflammatory test respectively. Results: Among three groups, the group 2 was evaluated that had best efficacy. Conclusion: The Fu Yan Xiao capsule prescription which had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was screened out.
Fu Yan Xiao capsule; Prescription screening; Analgesic test; Anti-inflammatory test
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陜西略陽項目
易方(1983.9—),女,本科,主管藥師,主要從事于醫院制劑開發研究,E-mail:x-w8485@163.com
R271.1;R287
A
10.3969/j.issn.1673-7202.2015.0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