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寶艷
摘要:指出了碳排放權交易是運用科斯手段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有效方法。分析了配額市場和自愿市場各自共有和特有的特點,以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監管體系在價格控制、初始分配、服務體系、控制效果等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針對市場在專業人員和專業機構上的缺失、價格分配、初始分配在監管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政府行政導向作用、處罰監管、法規制定、排污企業監管以及對碳信用和碳金融的管理。
關鍵詞:溫室氣體;碳排放權交易;配額市場;自愿市場;監管體系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4-0264-02
1、引言
碳排放權交易是指交易的一方向另一方進行支付以獲得碳排放環境容量的使用權利,從而可以利用碳排放環境容量,向環境中排放一定數量的溫室氣體。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150多個成員國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強調將溫室氣體的排放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防止生態系統和全球氣候遭到破壞,影響人類生存發展,并在控制溫室氣體方面明確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1997年各國簽署了《京都議定書》,規定在2008~2012年的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的基礎上降低5.2%,并具體規定了各簽署國的目標。《京都議定書》確定溫室氣體3個靈活的減排機制,即聯合執行(JI,JointImplementation)、清潔發展機制(CDM,CleanDevelopment Mechanism)和國際排放交易(ET,International Emission trading),從而起到推動了碳排放權交易手段的作用。
2、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主要有配額市場(Regulated Market)和自愿市場(Voluntary Market)。配額市場又稱京都市場,即依靠《京都議定書》強制性保障實施;自愿市場又稱非京都市場。
配額市場是基于國際、國內或區域的強制性排放指標而建立起來的碳市場,也叫規范市場。配額市場一般在一個強制性的政策規范或法律條文的約束下,例如《京都議定書》、歐洲排放交易體系等等。配額市場有兩種,分別是配額交易和基于項目的碳匯交易。配額交易是指在排放貿易機制下由政府或相關管理機構確定環境目標、環境容量和進行分配。在一定區域內,確定環境保護政策目標,估計環境最大允許排放量,使得該區域在一定時間內污染物排放總量不超過最大允許排放量,以保障環境目標的實現。實行配額交易的主要有歐洲排放交易體系和英國排放交易體系3。例如《京都議定書》規定的分配單位(AAU)、歐洲排放交易體系規定的歐盟配額(EUAs)。歐洲排放交易體系實行的是總量控制與交易模式(CAP and Trade),即在一定區域內,確定環境保護政策目標,估計環境最大允許排放量,使得該區域在一定時間內污染物排放總量不超過最大允許排放量,以保障環境目標的實現。
自愿市場主要是個人或企業出于環境保護的道德意愿而進行碳交易的場所,一般是出于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進行品牌建設、樹立綠色形象、開展綠色營銷、提高社會影響的目的。自愿交易市場主要有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和日本自愿排放交易體系(JVETS)。與配額市場相比,自愿市場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中所占比例小,但潛力巨大,特別是自愿市場具有交易成本低廉的特點,在碳排放權交易的發展中應注重自愿市場的發展以及自愿市場的發展對配額市場的補充作用、對碳排放權交易發展的促進作用。毫無疑問,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碳排放權和碳減排目標更具市場作用。在全球碳排放權交易中,配額市場所占的比例遠遠高于自愿市場,同時配額市場的碳排放權價格也遠高于自愿市場的價格。其中歐洲排放貿易體系、初級CDM、二級CDM、JI等配額市場占到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份額98%以上。
3、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監管體系
隨著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發展,碳排放權交易對于碳排放控制的作用日益顯著,市場交易范圍不斷擴大,參與交易的實體不斷增加,對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監管體系提出更大的挑戰。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需要與之發展程度相匹配的監管體系。如果在交易市場發展的同時,監管體系發展停滯不前或發展速度較慢,會增加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風險,危害碳排放權交易的進行。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監管體系的作用是規避、減小和分散市場交易風險。該監管體系是政府及有關部門運用多種手段,即綜合法律、經濟、行政、輿論等多種力量對于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企業和個人的行為予以必要的監督和管理。
缺乏支持碳排放權交易的獨立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和相關的專業人才。目前聯合國批準的獨立第三方機構只有兩家,所能提供的服務項目有限,第三方認證機構體系還未形成。從事碳排放權交易的專業人才不僅要求較高的英語水平,還需是可以綜合運用多門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在實際工作中可以與他人合作,特別是其他專業領域的專業人才進行良好的溝通。
碳排放權交易受到政治風險影響較大,國際政治以及國家在環境方面的政策都對碳排放權交易的進行和碳排放權交易價格有巨大影響。例如,雖然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對碳排放的控制達成共識,但由于各方利益的制度并未形成有操作性的有約束力的減排目標和減排措施。因此在后京都時代氣候政策難以估計預測,碳排放權交易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碳排放權價格的波動性難以估計。
碳排放權交易與全球經濟形勢和區域性的經濟狀況關系密切。2008年受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的影響,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的EUA的交易價格由2008年歷史最高的28.73歐元降至2009年的7.96歐元,降幅高達將近75%6,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資產和交易額都急劇縮水。
碳排放權初始分配的配額的大小對碳排放權交易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有重要意義,對該制度產生的效果有很大的影響。當碳排放權初始分配配額過小時,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對經濟發展會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實施也將遇到更大的阻力。碳排放權的價格會上升至較高水平,而投機資本在高利潤的驅使下也會進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更多的熱錢會持續炒高碳排放權價格,達到企業無法接受的水平,企業的生產規模會受到限制。不合理的碳排放權價格會使企業尋求以其他方式得到碳排放權,造成碳排放市場的混亂。既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又達不到環境保護的目的。另一方面當碳排放權初始分配配額過大時,會造成碳排放權價格過低,企業購買排放權的成本遠遠低于減排成本,無法達到減排目的,違背了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初衷。例如,在歐洲排放交易體系建立的第一階段,政府免費發放給電力行業的碳排放權過多,電力企業不僅不謀求新技術以達到目的,反而將碳排放權拿到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出售獲利套現。
監管體系的順利運行對于碳排放權交易的快速健康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一,監管體系的良好運行可以有效保障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的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第二,監管體系的良好運行可以起到維護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秩序的作用。第三,監管體系是碳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碳金融體系的運行具有重要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