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嵬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工程系,北京市石景山區,100042)
基于空間維度的我國煤炭企業資源成本測算
李冬嵬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工程系,北京市石景山區,100042)
從對資源成本的概述和煤炭資源成本計量現狀的研究入手,結合我國煤炭產業政策,全面闡述了基于空間維度的煤炭企業資源成本測算理論及方法。給出了目前我國噸煤資源成本的預測值區間,為煤炭企業實現完全成本的核算提供了參考依據。
資源成本 成本測算 空間維度 煤炭企業
通常意義上,煤炭資源成本包括資源的前期勘探費用、煤炭采礦權和探礦權價款、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等。
資源勘探費用是指在資源勘探過程中獲取資源儲量的支出以及前期所有的花費。企業新建礦必須對資源進行進一步勘察,這些勘察前期所有的花費需要通過成本核算進行補償,但目前煤炭成本核算體系沒有對這部分成本充分體現。
煤炭資源占用成本體現為礦業權的價款。由于煤種和各地區資源賦存條件的不同,煤炭資源的礦業權價款有較大不同,根據2013年通過備案的采礦權價格來看,煤炭可采儲量的出讓價格在2~6元/t。這部分成本在當前煤炭成本核算中也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資源損耗成本包括礦產資源補償費和資源稅。目前我國資源補償費大約占銷售收入的l%左右,資源補償費與發達國家的權利金性質類似,在發達國家一般占銷售收入的10%左右,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礦產資源稅是一種對級差地租所征收的稅,與部分發達國家的資源租金稅類似。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實施煤炭資源稅改革的通知》,我國自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稅率幅度為2%~10%,具體稅率由省級政府在規定幅度內確定。
2.1 資源勘探費測算
通常情況下,煤炭的普查找礦和初期必要詳查費用由政府負責,詳查和精查由礦業權人負責。資源勘探是煤炭開采的前提,資源勘探的精度和廣度對我國煤炭行業和企業的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資源勘探費的主要影響因素如表1所示。

表1 資源勘探費的主要影響因素
受地質條件的影響,資源勘察成本存在較大的差別,據歷史經驗數據統計分析,我國煤炭資源勘察成本平均為1元/t。按全國平均煤炭開采回采率40%進行測算,噸煤的資源勘探費約為2.5元/t左右。
考慮到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內,煤炭企業的產量仍然以開采存量資源為主,新釋放產量所占比重不大,目前存量和可預期的增量資源的產量比例在3∶1左右,短期內也將維持這一比例,則噸煤資源勘探費約為0.6/t元左右。
2.2 資源占用成本的測算
2.2.1 資源占用成本的構成
資源占用成本主要由探礦權和采礦權價款構成。我國《礦產資源法》規定,我國探礦權和采礦權是實行有償取得的。探礦權和采礦權價款由有關管理部門認定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評估結果經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確認后,可以繳納礦權價款。礦權價款由登記管理機關收取并納入國家預算管理。探礦權和采礦權有償取得是資源保護的重要方法,資源占用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如表2所示。

表2 資源占用成本的主要影響因素
2.2.2 煤炭資源占用成本測算
探礦權和采礦權價款是煤炭資源價款的主要組成部分。本文研究礦業權價款并不作為評價礦業權價值的依據,礦業權的價值和煤炭資源的種類、質量、地質條件、地理位置以及市場環境密切相關,不可能通過計算劃定統一的標準。因此,本文的測算只是根據平均水平的一種綜合性評價,作為研究煤炭成本的支撐。單位煤炭成本中將分攤的礦權價款按下式計算:

式中:C1——噸煤成本中煤炭礦權價款;
G——噸煤礦權價款;
L——煤炭資源平均回采率。
目前,煤炭礦權價款主要指獲得礦權(包括探礦權和采礦權)的資金費用,國際上也稱為資源紅利。但由于歷史原因,當前的煤炭生產成本中尚未完全包含資源獲取的成本費用,因此,煤炭的利潤中包括了資源價款和企業應當獲得的社會平均利潤兩部分。

式中:M——資源價款未進行分攤時噸煤平均利潤;
M1——噸煤社會平均利潤。
對式(2)進行整理分析,通過相關公式的替換可以得出單位煤炭成本中容納礦業權價款能力的公式:

式中:M0——企業利潤總額;
Q——原煤產量;
C——單位生產成本和費用;
P——社會平均成本費用利潤率。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2010年平均噸煤利潤為77.1元/t,成本為230元/t,成本利潤率為33.5%,高于社會平均利潤率(2012年以后,煤炭價格逐步下跌,尤其近兩年降幅加大,偏離了資源的實際價值,多數企業出現虧損,數據波動較大,不利于體現資源的實際價值,因此本文選取2010年左右社會接受程度較高的數據作為研究對象)。把資源條件較好的并且年產規模在千萬噸以上的30家煤炭企業作為研究對象,選取的30家煤炭企業2010年煤炭產量為171224萬t,利潤為15002895.15萬元,原煤平均成本為230元/t,按照社會平均成本費用利潤率12.65%計算,原煤單位成本可承受煤炭資源價款的能力為58.6元/t左右。

就資源成本來說,據統計一般占煤炭成本核算的缺失成本的20%左右,同時,按照目前國家有關規范的要求,考慮所選擇的企業的礦井平均回采率大約為50%左右,則由原煤折算出煤炭資源價款平均為5.86元/t左右。
各企業間的煤炭資源價款容納能力差距很大,部分企業由于地質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不能達到平均水平,不具備承擔資源價款的能力。選取的30家企業在2010年的煤炭資源成本承受能力測算如表3所示。

表3 2010年30家煤炭企業資源成本承受能力測算表
由于歷史原因,很多國有煤炭企業的存量資源開采年限較長且收益較低,已經難以具備承受礦權價款的能力和條件,因此應對存量資源進行評估后作價轉增企業資本金。評估應本著尊重歷史的原則,作價不宜過高,平均噸煤資源價格為1~2元/t,噸煤產品資源價款為2~5元/t。
對于增量煤炭資源的價格應高于存量資源,可考慮噸煤資源價格平均為3~4元/t,按50%考慮平均資源回收率,噸煤產品成本承受資源價款為6~8元/t。
2.3 資源損耗費用測算
資源損耗費用主要包括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一直以來煤炭資源稅以企業原煤產量從量計征,從最初的1元/t左右提高到3元/t左右。2014年12月1日,國家實施了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綜合考慮資源稅費規模、企業承受能力、煤炭資源賦存條件等因素,稅率幅度為2%~10%,由地方政府在此幅度內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擬定適用稅率。高盛集團公司在2014年7月2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動力煤需求將溫和增長,價格仍將接近于邊際生產成本。該銀行預測稱,2014年動力煤平均價格將達到75美元/t,2015年將達到78美元/t。由此,可測算煤炭資源稅在9.15~45.75元/t。
煤炭資源補償費最初按照最終的煤炭產品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自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統一將煤炭、原油、天然氣礦產資源補償費費率降為零。
2.4 測算匯總分析
煤炭資源成本主要包括了資源勘探成本、資源占用費用和資源損耗費用,通過本文的研究,加和各項成本總額,噸煤資源成本在15.75~56.25元/t。
隨著我國煤炭工業的不斷發展,政府已經開始逐步重視煤炭完全成本的完善,開始實施了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但由于歷史原因,效果并不十分明顯,一些費用的征收還不能充分反映煤炭企業的真實成本。由于基于空間維度的完全成本體系相對成熟,在實際應用的可行性更大,更具有實際意義,因此,本文在基于空間維度的視角下,針對煤炭資源成本,通過對各指標計量的動因及方法的分析,給出煤炭資源成本各指標的計算方法以及預測值,最終給出噸煤資源成本在15.75~56.25元/t,力求使煤炭完全成本框架更具實用性。
[1] 錢鳴高.煤炭的科學開采及有關問題的討論[J].中國煤炭,2008(8)
[2] 劉振安,董蘭芳.俄羅斯煤炭生產成本構成分析和研究[J].中國礦業,2007(9)
[3] 汪云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研究現狀及其認識[J].中國礦業,2011(4)
[4]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中國煤炭工業年鑒[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12
[5]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2012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報告[M].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12
[6] 李冬嵬.基于產業集中度的我國煤炭市場結構分析[J].煤炭經濟研究,2014(7)
(責任編輯 宋瀟瀟)
國內首個煤炭質量升貼水標準正式發布
在日前召開的“2015年中期煤炭市場研討會”上,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正式發布煤炭質量升貼水標準。此項研究填補了國內外空白,進一步完善了煤炭供需雙方的定價機制。
據介紹,煤炭質量升貼水標準是煤炭交易價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煤炭現貨交易中,可以為不同質量指標的商品煤進行合理定價;在煤炭期貨交易中,可以為交割物與標的物之間確定合理的價格差;在供需雙方發生質量商務糾紛時,可以為解決糾紛提供有效的參考標準。
煤炭質量升貼水標準的制定,構建了一系列符合煤炭交易的不同質量指標區間的價格參考,可完善商品煤質量的定價機制;向全社會提供公正、透明的煤炭價格信息,促進市場化煤炭交易體制與價格機制的發展;為保護性開采稀缺煤種、發掘優質煤炭資源的價值、體現優質優價、避免煤炭企業間無序競爭創造了良好條件。
此前,該項研究在國內外尚屬空白,為了攻克這一難題,更好地為廣大交易商服務,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成立了專題研究組,自主開展對煤炭質量升貼水標準的研發和制定工作。
按照煤炭的用途及商品煤類別,此次發布的煤炭質量升貼水標準分別為:《冶金用煤質量升貼水標準》、《動力煤質量升貼水標準》、《化工用原料煤質量升貼水標準》。
Cost estimation of resources in China coal mine enterprises basing upon spatial dimension
Li Dongwei
(Department of Economic Engineering,Beijing Polytechnic College,Shijingshan,Beijing 100042,China)
According to research on introduction of resource costs and present status of coal mine resource costs calculation,the author comprehensively elaborated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esource costs estimation in coal mine enterprises basing upon spatial dimension which combing China coal industrial policies.The author also provided an interval around the predicted value of China current ton coal resource costs that offering reference frame of realizing completely cost accounting in coal mine enterprises.
resource costs,costs estimation,spatial dimension,coal mine enterprises
F270
A
李冬嵬(1979-),女,河北邯鄲人,博士研究生,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管理科學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