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桂芝,段 裕
(1.首都醫科大學燕京醫學院,北京 101300;2.北京中醫醫院順義醫院,北京 101300)
兒科護理學是一門研究小兒生長發育規律、小兒保健、疾病防治和護理,以促進小兒身心健康為目的的學科[1]。兒科護理學教學活動屬于結構式課堂教學,具體講就是重理論、輕實踐,重教師傳授,輕學生參與[2]。學生普遍反映兒科護理學涉及疾病繁多,各種疾病的臨床表現和護理措施容易混淆。隨著時代發展,兒科護理工作已從單純的疾病臨床護理向以病人為中心的身心整體護理轉變,臨床工作需要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和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如何既讓學生主動理解、掌握相關知識,又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以適應臨床需求呢?這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思考與研究。病例討論教學法是指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適當使用案例來說明知識點,以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的一種教學方法[3]。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我們運用病例討論教學法,讓學生通過案例分析切實掌握兒科護理學中每種疾病的重點知識,從而提高學習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醫學人才。
采用便利取樣法,選取我校護理專業三年制護理班2009、2010兩個年級學生,其中2009級151人,2010級179人,共330人,年齡均在18~19歲。以2009級151名學生為實驗組,2010級179名學生為對照組,兩組年齡、性別及基礎課程成績無顯著性差異(P>0.05)。
實驗組部分章節采用病例討論教學法。教學過程:(1)病例準備:課程講授結束后安排1次病例討論(3學時),提前2周將病例發給每位學生,提出需要討論的內容。(2)分組討論:將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每組6~8人。(3)匯報結果:課堂上每組安排1名學生代表發言,匯報該組觀點,然后由組內其他成員作補充,對發言進行糾正及點評。(4)教師點評:教師對病例分析的全過程進行總結歸納,對教學目標、重點、難點進行補充。(5)課后總結:要求學生根據病例中患兒的臨床表現完成一份護理計劃書。
對照組按照傳統講授法教學。
1.3.1 測試 針對使用病例討論教學法的章節,對兩組學生進行測試,試卷滿分100分,題型包括名詞解釋、選擇題、簡答題和病例分析題。
1.3.2 學生對案例教學法的反饋 討論課全部結束后,教師集體討論并設計問卷調查表,要求實驗組從對教學方法滿意度以及是否促進自主學習、學習能力、學習興趣、與教師交流等方面,對病例討論教學法的效果進行評價。共發出問卷151份,收回問卷151份,問卷回收率、有效率為100.00%。
接受病例討論教學法的實驗組學生成績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測試成績統計結果比較(x±s,分)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對病例討論教學法滿意者占89.40%,多數學生認為能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增進與教師的交流(見表2)。

表2 實驗組學生對病例討論教學法的評價[n(%)]
調查結果顯示,病例討論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表2中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法的滿意度為89.40%,學習興趣有了提高(90.07%),教學參與程度明顯提高(100.00%)。自主學習探索過程中,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通過分析、討論病例,最后每名學生能獨立書寫完整的護理計劃書,充分提高了教學參與程度(100.00%)。該方法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惰性,提高了學習興趣,說明該方法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
病例討論教學法培養了學生綜合思維能力。教學中除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外,還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通過查找資料、討論、情境再現等方式,不僅能消化教科書的重點、難點,還有利于學生對疾病的認識和對護理措施的理解,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與創新能力。
教學中所采用的臨床真實案例,能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興趣,通過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表1顯示,接受病例討論教學法的學生成績高于接受傳統教學法的學生(P<0.01),說明該教學法有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應用。
教學方法是指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標采用的某種方法,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4],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始終是教師不斷探索和追求的目標。病例討論教學法能促進教師的成長。比如病例選擇上,教師要力求真實,病例臨床表現要典型,編排要目的性明確,并具有良好的啟發性。因此,教師在備課階段要全面掌握教學大綱要求,并具備一定的臨床知識及實踐經驗,在案例討論的每個環節能進行針對性引導。這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豐富自身專業知識,在教與學中不斷成長。
總之,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法,將病例討論教學法應用于兒科護理學教學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通過病例討論,學生可以將所學的各系統知識進行整合、梳理,實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變,更加符合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的要求[5]。在高職護理專業實施病例討論教學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師生間的交流。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了相關疾病知識,還培養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對于教師隊伍而言,提高了其業務能力,促進了其發展。因此,病例討論教學法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適用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醫學人才,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