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絲
在基層,一名群眾往往一輩子就找干部辦一件事,這件事辦好了,群眾就可能一輩子記黨和政府的好;這件事辦得不好,群眾就可能一輩子記黨和政府的不好,所以我們一定要全力以赴幫他們解決。
——“時代楷模”馬善祥
為民服務就是把百姓的事兒,當成親爹親媽的事兒。
——吉林省長春市團山街道長山花園社區居委會主任吳亞琴
如果我們檢察院辦一個錯案,對檢察院來說可能是百分之一的錯誤,而對老百姓是百分之百的。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韓杼濱
民族和民族的較量,也往往是母親們和母親們的較量。
——作家梁曉聲
時刻記住,把“人”拿掉,“企”就成了“止”
——深圳威特電子有限公司總裁胡明榮辦公室墻上的條幅
你就是你,你不是別人,先做自己,再做別人。
——作家劉亞洲在給14歲兒子的信中寫到
真正的領導力不是來自頭銜,也不局限于某某職位,而是我們日常的言行以及我們影響別人的方式。
——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蔣錫培
所有優秀的公司,都是在冬天謀劃、布局、投資,然后準備下一步的。等到別人看見的時候,就是五年以后的成敗得失,五年以后的風光云影。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
未來的戰爭是“班長戰爭”。華為未來有可能通過現代化的小單位作戰部隊在前方發現戰略機會,迅速向后方請求強大火力,用現代化手段實施精準打擊。
——華為集團總裁任正非
沒變得更強,是因為你過得太舒適。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是強者,一種人是弱者。強者給自己找不適,弱者給自己找舒適。
——萬科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石
有時候,我們活得很累,并非生活過于刻薄,而是我們太容易被外界氛圍所感染,被他人情緒所左右。其實你是活給自己看的,沒有多少人能夠把你留在心上。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
所有的失敗,最終都是人的失敗。一家企業的失敗只因團隊不行,沒有任何別的因素,其他所有的因素都是借口。
——京東商城CEO劉強東
精英并不僅僅看學歷,而在于你真正能比別人多一份用心和努力,能夠看到別人沒看到的東西、深入到別人沒深入的地方,真正去細細體會客戶的觀點。
——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廣昌
在當今的商業環境中,人從容了,企業才能從容。做企業創造財富是一種責任,但要掌握好度。在浮躁社會中,踏實下來本身就已經贏了。
——中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怒波
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
中央第三輪巡視工作已踏上征程,并釋放出信號——盯住重點人、重點事和重點問題。
重點人就是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重點事就是部門、企事業單位在資金管理、資產處置、資本運作、工程項目等方面反映突出的具體事項。重點問題是指行政審批權、執法權、人事權以及國有企業“三重一大”等方面存在的權力腐敗問題。
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既是巡視重點,又為群眾亮明了監督舉報的靶子。
新知
工業4.0
“工業4.0”是德國政府確定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旨在提高德國工業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得先機。
“工業4.0”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和網絡空間虛擬系統,將制造業向智能化轉型。
“工業4.0”分為三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三是智能物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務聯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提高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
藍碳
你可能知道什么是綠碳,也可能聽說過碳匯,但你知道什么是“藍碳”嗎?
大自然的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固定并保存下來,這是“綠碳”。如果這個系統在海洋,那就是“藍碳”。目前,已知地球45%的綠碳儲存在陸地生態系統,另外55%儲存在海洋,也就是“藍碳”——由海洋生態系統捕獲的碳。
中國未來海洋聯盟日前推出“中國藍碳計劃”,倡導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時,探索海洋儲碳機制。
銀發貧困
清華大學日前發布的《中國老齡社會與養老保障發展報告2013》顯示,“銀發貧困”正在威脅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在現在的養老金政策下,因為存在養老資產不足、消費和購買能力不足等問題,越來越多的老齡人正陷入“銀發貧困”。
如何破解“銀發貧困”?在新加坡,政府財政支持家庭和社區養老;在瑞典,公共和私營護理公司提供上門養老服務……借鑒他山之石,如何將“銀發貧困”變為“銀發商機”,繼而打造“銀發產業”,是非常值得各級政府思考的命題。
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后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信息結合在一起時,人們總是傾向于重視前面的信息。國外學者做過一個實驗,受眾在第一時間接受的信息,要想得到有效清除,至少需要數倍于第一時間信息的信息量。
有的地方政府常常在突發性事件成為網絡輿情熱點后,才“千呼萬喚始出來”,錯過了改變輿情意見流向和正負態勢的良好時機,造成網民的情緒淤積。其實,政府在突發性事件發生后,要懂得利用首因效應,在第一時間迅速反應,搶占輿論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