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玲玲 劉汝賓
1.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草原工作站;2.吉林鎮南林牧有限公司
近年來,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洮北區畜牧業步入了快速發展期, 畜禽養殖逐步向標準化飼養、規范化管理、產業化經營方式轉變,促進了農民增效,牧業增效。
受落后傳統觀念和的思維方式的影響,一部分農民把畜禽養殖仍然作為附屬產業,傳統習慣沿襲過來的養殖方式帶有保守性、盲目性,畜禽規模化養殖比重僅為48.2%。
畜牧信息網絡建設滯后,畜禽疫病監測、診斷、防治及獸醫衛生監督體系的基礎設施差,綜合服務能力較低。
由于地方財力不足, 強農惠牧政策作用發揮有限,牧業貸款門檻高、周期短、額度小、利息高、范圍窄,不能滿足畜牧業發展,農民自有資金不足,有錢建園,無錢養畜。 后續投入能力差。
目前現有的畜產品加工企業年實際加工能力遠不足設計能力, 原料購入與產品深加工資金短缺,嚴重影響了企業資金的回流,鉗制著企業的發展,不能充分發揮其上接市場、下連基地的核心作用,沒有真正形成“公司+農戶”的產業鏈條,削弱了對整個產業的帶動能力。
以養殖小區、 規模養殖場建設為載體, 推進畜牧業規模經營, 大力推廣“規模飼養、 統一管理”的小區建設模式, 發展畜禽養殖聯合體、合作社,引導小規模養殖戶通過聯戶經營等形式, 實現規模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 促進分散養殖, 家庭小規模經營向規模化生產的逐步轉變。
龍頭企業具有開拓市場、贏得市場的能力,是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的骨干力量。要積極培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在資金、技術、政策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增強龍頭企業經濟實力,做強優勢產業,推行“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經營模式,密切龍頭企業和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的利益關系,建立龍頭企業與養殖基地、農戶緊密連接、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緊密型合作關系,帶動養殖場(戶)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
要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的原則,搞好畜禽疫病防治體系建設, 加強和完善動物防疫基礎設施建設,搞好動物疫情測報、診斷,提高重大動物疫病的預警能力。進一步完善基層牧業技術服務網絡,推廣良種、良料、良法、良舍配套技術,實施科學飼養。 加強畜產品市場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利用微機網絡搜集畜牧業生產動態和畜產品價格信息, 及時提供給廣大養殖場(戶),提高畜禽商品率和養殖效益。
要發揮好政策導向作用,進一步優化畜牧業投資環境,通過招商引資,橫向聯合,城鄉互動的投資戰略,積極引進域外資金發展養殖業,鼓勵和吸收社會閑散資金向牧業投入,同時,加強與金融部門的協調,動員金融部門為畜牧業發展提供資金支持,重點支持市場前景好、技術水平高、示范作用大的畜牧養殖戶或畜產品加工項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