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月勝 宋 清
(天津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天津)
1990 年以來,美國在新經濟的帶動下,在整個90年代創造了美國經濟“雙低一高"的神話,如此快速崛起和蓬勃發展是NASDAQ 市場為美國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在中國,隨著大量的新興企業、經科技部和省市科技部門認證的高新技術企業的出現,高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生產力促進中心快速的成立,這些高成長性企業的出現需要一個平臺來發展。創業板市場的開設,為這些高成長性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平臺和推動力。這些高成長性企業成立不久,企業財務競爭力對其影響尤為重要,所以對于創業板上市公司來說,提高財務競爭力是企業能健康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本文欲從營運資金管理角度去探索如何提高企業財務競爭力。
在企業競爭力中,企業財務競爭力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競爭力的提出,使企業傳統財務理念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學者對其的研究,使財務競爭力在理論層面得到了快速發展。王艷輝和郭曉明(2005)認為公司的財務競爭力是市場競爭中不被其他競爭者擊敗的能力,同時在企業財務競爭力理論中融入了知識和技術創新理論,提升了財務競爭力的內涵。王滿(2006)在企業財務管理決策的過程中融入了企業戰略的思想,發展企業的財務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資金管理上以財務戰略為指導,從而建立企業的財務競爭核心能力。汪平(2010)認為較強的財務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股東利益保護狀態良好,股東所期望的報酬率要求得到滿足;二是具有較長的“財務競爭優勢期”,即股權資本報酬率超過要求的股權資本報酬率。
本文在借鑒相關學者對企業財務競爭力指標體系構建的基礎上,分別從4 個一級指標來評價企業財務競爭力,即盈利能力、償債能力、資產管理能力和成長能力,在4 個一級指標下又細分為10 個二級指標進行評價,其十個指標分別為營業利潤率A1、總資產利潤率A2、凈資產收益率A3、資產負債率A4、總資產周轉率A5、固定資產周轉率A6、總資產增長率A7、營業收入增長率A8、凈利潤增長率A9、每股收益增長率A10。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我國企業在不斷吸收著國外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使其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的提高。但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企業在營運資金管理方面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營運資金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國內外學者一直在不斷地進行研究和創新,John C.Groth(1992)對營運資金進行了重新的定義,突出了營運資金的周期性。王治安、吳娜(2007)認為在影響營運資金管理因素中,行業因素對我國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影響較為顯著,同時分析了相關因素。
根據國內外相關學者的研究,本文從營運資金策略和營運資金管理效率兩個層面對營運資金管理進行指標構建,文中共計6 個二級指標來評價企業營運資金管理,分別為流動資產占有率、流動負債占有率、流動比率、應收賬款周轉期、存貨周轉期、應付賬款周轉期。
本文通過選取收集創業板上市公司在中國證監會指定信息披露網站聚潮資訊網公布的近三年財務數據,來研究營運資金管理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影響。遵循實證分析研究慣例,剔除財務數據不全的、被會計事務所出具非標準審計意見報告的、股票為ST類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后,共選取150 家公司的近三年財務數據作為樣本進行實證分析。本文通過Excel和SPSS 19.0 軟件完成對樣本財務數據的收集與分析,用來分析營運資金管理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競爭力的影響。
(1)KMO 和Bartlett 檢驗結果。通過利用SPSS19.0對樣本數據KMO 檢驗和Bartlett 檢驗,得到KMO 的取值為0.576,表明樣本數據可以進行因子分析,Bartlett檢驗是為了檢驗樣本數據是否來自于服從多元正態分布的總體,而文中樣本數據的Sig.值為0.000,說明數據來自正態分布總體,適合進一步分析。
(2)因子分析。如表1 所示,選取前四個主成分的累積方差貢獻率為78.621%,由此可見,選擇前四個主成分足以替代原有的變量,幾乎涵蓋了原變量的全部信息。由因子分析得到的四個主成分分別為F1、F2、F3 和F4,如表2 所示的成分得分系數表。由此可得,企業財務競爭力的綜合評價得分: F=0.426 F1+0.269 F2+0.185 F3+0.120 F4

表1 解釋的總方差

表2 成份得分系數矩陣
(1)研究假設。根據相關文獻的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H1: 流動資產占有率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負相關。該比率表示著企業實施的營運資金的政策,同時,依據營運資金的構成要素,該比率也代表著企業投資營運資金的寬松尺度。流動資產相對于非流動資產來說,其收益性比較低,而收益性對企業財務競爭力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該比率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負相關。
H2:流動負債占有率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正相關。流動負債相對于長期負債來說,具有高風險和低成本的特點,流動負債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籌資策略越激進,如果企業能夠在控制流動負債帶來風險的前提下,低成本的流動負債可以提高企業的財務競爭力。
H3:流動比率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正相關。該比率決定了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該比率越高,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降低了企業財務風險,提升了企業的財務競爭力。
H4:應收賬款周轉期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負相關。對于企業銷售部門來說,放寬信用條件,擴大應收賬款,有利于提高企業的銷售額,但是,從企業長期發展來看,增加應收賬款,伴隨而來的是占用資金增加成本和壞賬損失,所以應收賬款周轉期不利于提高企業財務競爭力。
H5:存貨周轉期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負相關。存貨是企業重要的流動資產,是企業日常生產和銷售的必需品,所以對企業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大量的庫存存貨不僅占用企業資金,同時可能面臨著資產減值損失,所以存貨周轉期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負相關。
H6:應付賬款周轉期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正相關。應付賬款的持有,意味著企業可以節約自身資金資源來從事生產經營,從而提升企業資金效益,故成正相關。
(2)回歸結果與分析。多元回歸結果如表3 所示,流動資產占有率在1%的置信水平上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正相關,相關系數為5.193,與假設1 不符,出現不符的原因可能是:流動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越高,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從而提升了企業的信譽和降低了財務風險,彌補了其低收益的不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財務競爭力。流動負債占有率在1%的置信水平上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正相關,流動比率在10%的置信水平上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正相關,從而證明了假設2 和假設3。應收賬款周轉期和存貨周轉期在5%的置信水平上與企業財務競爭力成負相關,證明了假設4 和假設5。而應付賬款周轉期與企業財務競爭力相關性不顯著。

表3 回歸分析結果
(1)管理者“量體裁衣”地制定企業的營運資金管理策略,營運資金管理受企業差異性的影響,管理者應結合企業的特點和企業承受財務風險的能力,制定適合自身長期快速發展的營運資金管理策略。
(2)管理者基于供應鏈發展制定相應的營運資金管理策略,很多時候管理者所制定的營運資金管理策略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發的,而忽視了整個供應鏈的整體發展,這樣不利于企業長期保持較強的財務競爭力。在前文實證分析中可知,應付賬款周轉期對企業財務競爭力的影響沒有出現預期的假設,其實是合理的,雖然應付賬款延期支付,提高了企業短期收益,可是損害了上游企業的利益,如果企業不能很好的控制應付賬款的支付時間,可能面臨著很嚴重的財務風險或者迫使上游企業陷入財務困境,這樣都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3)進行營運資金管理創新,如現在很多學者研究的基于渠道管理的營運資金管理,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企業資金周轉,節約資金占用成本,提高企業財務競爭力。
1.王艷輝,郭曉明.企業財務競爭力與財務核心競爭能力.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5(4).
2.王滿.基于競爭力的財務戰略管理研究.東北財經大學,2006.
3.汪平.資本成本、股東利益保護與企業財務競爭力.財會通訊,2010(10).
4.John C.Groth,The Operating Cycle:Risk,Return and Opportunities.Management Decision,1992(2).
5.王治安,吳娜.營運資金管理行業差異及其影響因素.財會月刊,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