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勇 費付聰 周延懷
(南京師范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電磁炮實驗是一個經典的體現電磁相互作用的實驗,也是當今應用物理領域的研究熱點.自制電磁炮的演示模型,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電磁相互作用的理解,也可以培養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并學會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具體的科學實驗研究.
電磁炮的電路主要由充電電路和放電電路兩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核心部件是充電電路的整流橋和電容.整流橋由4個二極管構成,將常規電源的交流電整為直流電.電容則采用“450V,2200μF”的大電容.

圖1
炮管由漆包線纏繞有機玻璃管制成,長約1m,線圈匝數在100匝左右,而實驗炮彈由普通鐵釘制成,長度L=7cm,質量m=10g.

圖2
在電磁炮實物模型的制作過程中,一定要正確選擇電子元器件的型號,否則容易發生過載而燒毀的情況.經過數次嘗試,最終制作出電磁炮的實物模型(如圖2所示),并為接下來的實驗研究奠定了基礎.
閉合電磁炮充電開關,用電壓表測量電容兩端的電壓,觀測不同電壓下的電磁炮炮彈速度.實驗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通過SPSS統計軟件對表1中的數據進行Pearson相關性的分析.結果顯示,在0.01顯著性水平上,電磁炮的炮彈速度和電容器電壓的相關性高達0.995.將表1中的數據輸入Origin中進行處理,可以得到速度和電壓關系的散點圖(圖3).初步判斷,電磁炮炮彈速度和電容器電壓接近線性關系.線性擬合得到炮彈速度和電壓的關系公式為v=0.0481U+2.2414.

圖3
對線性關系公式進行檢驗,實驗發現,電磁炮的速度隨著電壓增大會逐漸趨于穩定,并不會無限增加,而線性關系公式無法解釋這一結果.經過其他類型的擬合,發現電磁炮的炮彈速度和電壓關系更接近乘冪關系(如圖4所示),擬合出的公式為v=0.1962U0.7759,當電壓U逐漸增大時,速度v會趨于一個定值.

圖4


表2
從表中結果可以看出,電磁炮能量轉換效率并不高,從總體上來看,能量轉換效率隨著電壓的增大而逐漸降低.
在實驗測試中發現,當電磁炮炮彈處于不同的發射初始位置時,炮彈的出射速度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有必要研究炮彈的出射速度與發射位置的具體關系.根據“控制變量法”,實驗將充電電壓固定為250V,選取炮管尾端為參考零點,x為炮彈尾部到參考零點的位移,得到炮彈速度與發射初始位置關系如表3所示.

表3
將表3中的數據輸入統計軟件,得到的散點圖非常類似于多項式的圖像(如圖5所示),根據多項式模型進行擬合,得到曲線的函數公式為v=-2.7804x2+0.8275x+14.956.

圖5
通過自制演示型電磁炮,研究了電磁炮炮彈速度與發射電壓和發射初始位置的關系.結果顯示,電磁炮炮彈速度與發射電壓呈乘冪關系,與發射初始位置呈二次函數關系.在收獲相關實驗數據的同時,也具體地展示了對“控制變量法”的運用.
1 趙凱華,陳熙謀.電磁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7-118.
2 陸果.基礎物理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97-314.
3 朱英偉,嚴仲明,謝曉芳等.磁阻型線圈發射減速力研究[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0(2):62-66.
4 貴培炎.多級電磁槍基本原理與實驗模擬[J].工業技術,2011(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