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叢易
(江蘇省濱海中學,江蘇 濱海 224500)

圖1
在天體運動教學中,經常用到質量均勻分布的天體的一些重要結論,比如對其他天體的引力計算可以等效成質量集中在中心,質量均勻分布的球殼內部空腔任意一點引力合力為0.合力雖然為零,但是放在那里的物體會感受到向四周拉扯的引力.如圖1.
過A點作兩個圓錐,頂角取得極其小,它們的母線長分別為r1、r2,由于相似,它們取到的殼上的面積之比為


由(1)式知,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又相反,所以抵消,因此任意一塊小面積引力都有對應小面積引力和它抵消,總體來說,合力為0.進而可以推廣到任意厚度的殼,只要把它想象成由無數多的薄殼疊加起來的,就顯而易見了.

圖2
例1.一星球質量為M,半徑為R,求處于內部半徑為r的地方重力加速度是多少?


可見,內部重力加速度正比于半徑,越靠近地心,加速度越小.但要注意,由于外部重力導致的壓強卻并不小,我們下面來求出壓力隨半徑的表達式.

圖3
方案1:如圖3求出小立體角ΔΩ對應的半徑r之外的總重力,再除以立體角ΔΩ對應的半徑r處的表面積即可,但是要注意,由于重力加速度不是常量了,不能用總質量直接求出來,需要積分.


可見隨著r的減小,壓強在增大,在中心處變成了無窮大.因為中心處面積為0,而總重力不為0,壓在上面壓強自然為無窮大.

再乘以面積4πx2,得




兩種方案,給出了兩個答案,哪一個才是合理的呢?另一個方案的問題出在哪里?

圖4
我們看如圖4所示的兩部分,在計算重力的時候用了當地的重力加速度,而這當地的重力加速度是考慮了B對A的引力了.但是在計算它們對面積S產生的壓強時,B對A的引力是它們整體的內力,不應該考慮到計算中去,方案1的模型計算了AB間的引力,所以計算結果會偏大.即

可見此題,內力只能部分地計算進去,這是一個困難的地方,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方案2的微元法沒有這些困擾,是正確的.
致謝:感謝江蘇省濱海中學物理組的全體成員,本論文的寫作緣起于競賽輔導課中學生的提問,當時第一感覺應該比較容易得出答案,但是結果卻是錯誤的,于是就想專門把幾種解法都剖析一下.
1 盧德馨.大學物理學(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