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民
【摘 要】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企業改革改制的進展,內部控制機制逐漸受到我國各類企事業單位的重視,并在單位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傳媒集團恰逢處于改革與轉型過程中,亟需通過內部控制機制規范與完善其經營和管理。在此背景下,筆者結合自身在傳媒集團的多年工作經驗,圍繞傳媒集團對內部控制機制的研究與實施效果試展開論述,并提出相關改革建議。希望能夠為我國傳媒集團的發展略盡綿薄之力。
【關鍵詞】傳媒集團;內部控制;執行;有效性;改革
一、問題的提出
傳媒集團的蓬勃化發展需追溯至2002年。當年,我國政府在“十六大”上正式提出“文化產業”的概念,并鼓勵相關企業積極發展。作為文化產業的核心,傳媒業在十六大召開以來的十幾年間獲得了快速成長,并在規模和業務領域方面積極擴展,逐步發展成為集團化產業。而在其發展的同時,內部控制機制也在政府有關部門的號召下不斷被改革與創新,成為我國各類企業用于規范內部管理與經營的“法寶”。鑒于此,我國很多傳媒集團在改革與轉型之中對集團總公司與各下屬單位(分子公司)實施內部控制。然而,由于傳媒集團囿有的企業性質和長期傳統運營模式等方面的影響,在內部管控方面實際效果并不佳,并暴露出諸多問題,亟待改善。筆者在傳媒集團財務崗位工作數年,在此特圍繞集團內控機制的實施現狀試展開研究和論述。希望能夠為我國傳媒集團內部控制機制的實施提供參考建議。
二、我國傳媒集團實施內部控制機制的必要性分析
在筆者看來,傳媒集團實施內控機制具有兩方面的意義。首先,有助于集團控制與監督集團總部和各下屬單位的內部行為;其次,有助于傳媒集團有效規避財務與經營風險。詳見下表。
三、我國傳媒集團實施內部控制機制的有效性分析
筆者在工作中發現,傳媒集團雖然目前能夠認識到內部控制機制的重要性,并在集團內部積極實施。但是,內部控制機制的真正執行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暴露出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不僅不利于內部控制的開展,而且還會對傳媒集團的未來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據筆者匯總,傳媒集團在實施內部控制機制的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內部控制環境建設不足
根據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內部控制機制的基礎是內部控制環境。環境的好壞與內控機制的建設情況與執行情況都緊密相關,并具有正相關影響作用。然而目前,我國大多數傳媒集團在內控機制的建設與執行過程中,始終對內控環境建設不足。有些傳媒集團在組織機構設置方面缺乏合理性,各職能部門之間既沒有充分體現出獨立性,也沒有發揮出相互牽制的作用;而有些傳媒集團的管理者將內控機制簡單理解為財務管理或是企業必須的一項“制度建設”,沒有樹立全局性的內部控制意識,更不用說將其用于指導集團總公司和下屬單位的運營與發展。
2.傳媒集團在內部控制中缺乏有效的風險防范
傳媒集團雖然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進行著自身的改革與轉型,但在此過程中其所面臨的競爭與風險都在與日俱增。如何在當前狀況下對風險進行有效預防與控制,成為我國眾多傳媒集團的研究課題與生存發展的關鍵。很多傳媒集團試圖通過內部控制實現風險防范,但是實際效果并不好。要么是由于集團管理者缺乏風險防范意識,沒有從內心中樹立風險理念,對風險管控尚停留在理論層面;要么是由于集團在內控過程中缺乏對風險的敏感性,直接導致其在內控中對風險管理不到位。不僅如此,綜觀我國傳媒集團內控機制的建設與實施現狀均不難發現,很多集團普遍都缺少“風險應急機制”,一旦發生風險,集團和下屬單位便處于被動局面。
3.內控機制整體上有待加強
目前,我國無論何類企業,基本都存在著“重經營、輕管理”的現象,傳媒集團也不例外。管理者將視角普遍放于新領域的擴展、新產品的研發和成本節約等方面,對內部管理與控制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直接導致企業內控機制整體上較為薄弱。目前我國傳媒集團的內控機制在整體上主要存在控制措施不完善、制度設計不合理、不切合企業實際、“拿來主義”現象嚴重等問題。不僅如此,很多傳媒集團的內控機制普遍都側重于事中和事后控制,忽略事前預防。而且在制度執行中不重視對員工行為的控制。總之,傳媒集團的內控機制在整體上還有待加強。
4.傳媒集團財務等相關人員素質待提高
由于企業性質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傳媒集團內部人員之間的競爭并不強烈,競爭壓力也不是很大。同時,崗位一旦固定極少變動。由此導致財務等人員業務素質與技能長久得不到提高,而財務管理工作做不好自然會影響集團的內部管控效果。此外,很多財務等相關人員對《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了解匱乏,更不用說在實際工作中利用這些制度進行內部管控。
四、傳媒集團應如何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
1.從制度層面予以進一步完善,保證集團內部管控“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近年來,內控機制逐漸受到我國各類企事業單位的重視,并在單位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傳媒集團在完善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不妨利用和借助內控機制。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是依據國情、參照國際先進經驗,歷經數年編制而成。對我國各類企業具有實用的指導意義。目前,我國傳媒集團正處于改革與轉型過程中,可謂“恰逢其時”。因此,應根據自身特點,依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制定適合自己的細則規范,以對集團和下屬單位的經營與管理進行綜合管控。唯有在制度方面不斷完善,方能將其用于實際工作的指導之中。而傳媒集團的財務工作與內部管理也才能做到“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
2.傳媒集團在內控體系的構建中應注重的關鍵點
傳媒集團在構建內控管理體系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關鍵點:
第一,內控建設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傳媒集團在建立內控管理體系時,不能一味的注重控制手段,還應將內控制度的合法性作為必要前提。
第二,內控管理制度應當注重企業整體。內控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制度,是對企業整體的各個環節有所掌控的。對單位內部一兩個部門的控制管理無法真正起到內控的目的,內控需要企業全部員工的集體參與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效果。
第三,內控管理應當注重效益性。傳媒集團建立的內部控制體系對于企業來說應當不僅是種管理行為,同樣也是種經濟行為,內控應當講究管理的成本和給企業實際帶來的效益。
第四,建立的內控管理應當與企業自身相適應。內控體系應適合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傳媒集團構建的內部控制機制應與傳媒行業的整體現狀相吻合,與企業自身的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相適應,便于企業的實際運用。
3.傳媒集團構建內控管理體系應以財務控制為核心
傳媒集團構建內部控制體系必須要注重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控制。一般來說,財務控制是企業內控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企業內控的核心。因為財務控制可以切實的反映出企業在收入成本方面的管理成效,控制的手段更加清晰、直接,所以傳媒集團在建立自己的內控管理體系時,應當注重財務的核心地位,注意財務與其他職能部門的相互配合與協調,建立全面立體的內控體系。
4.傳媒集團應建立財務憑證定期審查制度
構建內控體系的目的是為了有效提高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傳媒集團在構建內控體系時應注重對財務基礎工作的掌控。對此,筆者認為,傳媒集團可以建立財務憑證定期審查制度,定期對財務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進行抽查,檢查財務處理是否符合國家財政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查找集團及下屬單位中是否存在個人通過手中的權利在財務虛報費用的情況。總之,要提高財務管理的嚴謹性,督促財務相關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穆青,景顥.傳媒集團內部財務控制問題及對策探討[J].廣播電視信息(上半月刊),2012(02)
[2]李向陽.略論廣電傳媒的財務治理創新[J].電視研究,2009(10)
[3]耿曉艷.傳媒集團加強內部控制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02)
[4]樊大軍.廣播電視行業集團財務控制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