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以來我國旅游業法制化的步伐加快,但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旅游亂象依舊屢禁不止。本文通過對本地旅游行業的深入調研,對旅游業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旅游亂象;旅行社;旅游業
一、背景
隨著十八屆四中全會的勝利閉幕,依法治國被提到一個新的歷史高度,相關的法律制度得到了完善,但實際情況卻是低價組團、誘導購物、門票居高、游客忍氣吞聲、執法監管部門被動執法、景區內外魚龍混雜等問題依舊。我認為在實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同時我們要對這些問題后面的深層次原因進行剖析,配合相應的措施進行疏導,才能確保法律貫徹的可行性,進而實現旅游市場的和諧。
二、原因分析
(一)旅行社壓力重重,惡性競爭打不住
隨著旅游市場的完善,散客游、自助游、自主游的旅游形式沖擊著傳統旅行社的發展;同時《旅游法》的出臺,使以回扣彌補不足的“零負團費”游被打擊,對導游的工資福利等也做出了明確規定,旅行社如果繼續以往的經營方式則冒著違法的風險;國家“八項規定”的出臺,使我國大部分的商業圈萎縮,組團所墊付的資金收回困難,形成“三角債”和“死債”;加之WTO后,面對國外成熟的旅行社,國內旅行社在沒有政府保護的情況下很難與之抗衡。正是基于上述壓力,旅行社為了生存選擇了“頂風作案”。
(二)消費者忍氣吞聲,主動監管手段少
游客在旅游過程中,一般都抱著“出來玩,和氣為貴”,怕出門在外受到“黑導”的各種“硬手段”,加之面對糾紛時導游人員的各種軟磨硬套等因素的影響,選擇了“能忍則忍”、“花錢買教訓,下次不再犯”的態度。同時監管部門由于旅游活動的流動性、監管職能交叉性等因素,對違規行為采取“民不告,官不查”的態度。此外,面對一些法定節假日的游客投訴,由于監管部門的休假和游客不會在旅游地長期停留,所以最后也只能不了了之。
(三)門票管理系統雜,利潤創收項目少
法律對門票管理方面有具體的規定,但現實情況卻是票價不斷上漲,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左右的門票“聽證會”成為“論證會”,逢聽必漲。①以九寨溝為例,九管局主要負責其管理,門票收入直接進入州財政專戶,按照政府協調后分配:淡季按每張門票9%為當地居名生活費,其余留存九管局;旺季每張門票的3%提取居民生活費,8%繳縣財政,30%匯繳州財政,59%由九管局支配。②國內旅游景區大部分收入來自門票,通過旅游服務和設施創收的寥寥無幾。但行政部門依然不放棄在景區的利益,不斷地從景區“吸血”。
(四)社區參與缺乏引導,特許經營欲壑難填
由于旅游景區的開發和大量旅游者的涌入,當地居民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被改變,出于經濟利益的刺激和集體資源被侵占等因素的作用,這些人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兼全職的在景區外“流動招客”。另一方面,景區管理局出于利潤成本及緩和社區矛盾的目的,會把一部分的景區項目承包出去,而對承包人的資質審查則由于各種利益關系變得含糊,對后續經營更是很少過問,使得景區里的不合理強加性的收費項目一環套一環變成一個無底的吸錢黑洞。
三、對策建議
(一)正視并打擊惡性競爭,變革傳統經營管理模式
《旅游法》和“八項規定”的出臺無疑使廣大民眾拍手,這也是對原有第三產業格局的一次重新洗牌,尤其是對旅游行業中商務旅行和奢華消費的打擊。目前旅行社的這些壓力和行業惡性競爭只是重新洗牌過程中的必然,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企業不對現有的經營模式和用人制度進行改革勢必會在市場競爭中被劣汰掉,只有擺脫原有經營管理方式、退出低價惡性競爭、不斷改善旅游服務質量、發展更高層次的旅游項目才能在這次大洗牌中存活下來。
(二)改革景區管理模式,增加特色服務消費項目
無論是條塊管理下一元主體的政府治理模式③還是二元模式,在實際的運營過程中都遇到了多方插手的情況,景區原本就“造血不足”現在各方又要從景區“吸血”,所以改革景區的管理模式很有必要。在此可以借鑒中央集權與地方自治相結合模式,將全國風景資源以地域密集程度、地區差異劃定幾個地區管理局,在相應的區域內實行獨立垂直管理,其監督管理、調控職能由中央負責,區域管理局進行垂直管理,且獨立于地方政府,從根本上解除管理與經營之間經濟利益的鏈。④實現政企分開,管理層級瘦身化和扁平化。同時,對同一級別景區實行統一指導價下的浮動定價;景區內部的服務項目應增加其新穎獨特性,促使其“造血功能”再生。
(三)提高游客法制觀念,規范完善旅游監督管理
各級執法部門和監督管理部門應精簡投訴舉報程序,做到方便游客投訴;與旅游服務相關的公務機關,應調整自身的休假時間,實行旅游旺季方便群眾,淡季補休的休假;相關部門還應不定期的進行巡查暗訪,杜絕景點周圍宰客行為和違規行為。同時各大旅行社聯合各地旅游部門給每個導游配發“記錄儀”(類似“執法記錄儀”)做到帶團就佩戴,對導游的帶團行程全程記錄并收集匯總到“導游管理系統”方便對導游言行和紛爭進行規范處理,同時為評定導游的工資薪酬和獎罰提供依據。
(四)積極引導社區參與,加強經營違規整治
景區的發展壯大應讓利于民,建立全社區居民參與的激勵機制,積極鼓勵當地居名參與到旅游發展中,并給他們相應的場所和指導,提高發展其的效度。⑤此外,當地政府應避免產業發展不均的現象,合理調整生產結構。景區內,對承包經營和特許經營的商戶嚴格進行資格的審查,對其在經營過程中的行為進行監管,對不符合要求的進行“清理”。
四、結語
由于我知識的局限性,上述分析和建議還存在許多不足,杯水車薪希望給目前的旅游市場亂象治理一些啟示。
五、參考文獻
1、《九寨溝管理模式研究》田世政著.中國農業出版社
2、《面向競爭的規劃—轉型期我國風景資源保護與利用實效管理模式研究》張哲.韓寧玉著. 東南大寫出版社
3、《基于熵權AHP分析法古城類景區社區參與與效度研究—以平遙古城為例》皇甫鵬帆 劉麗華.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
作者簡介:羅丹(1990.9),女,漢,籍貫:山西省晉中市,單位:蘭州商學院 工商管理學院 2013級旅游管理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專業品牌與質量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