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科研水平不斷的提高,初高中地理的教學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但是,初高中地理所要求學生掌握的程度不同,如何做好這兩者之間的銜接就顯得特別的重要。本文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展開的。通過對初高中地理教學的特點進行分析,找到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的原則,按照這些原則,探尋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的策略。
關鍵字:初高中地理;銜接;原則;策略
初中和高中地理是兩個獨立的階段,同時兩者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的。初中地理到高中地理需要一個過渡,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做好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之間的銜接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每一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特點,對教師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所以,就對高中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之上,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來進一步提升,這也是一線教師需要必須具備的能力。
下面就從初高中地理課銜接的原則開始闡釋。
一、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的基本原則
初高中地理共同堅持的原則就是要針對學生的基本特點來掌握所學的知識,這是地理教學的主要特點。初稿中地理教學要滿足這個特點,同時,還要符合具體實際情況。具體應該堅持如下原則:
(一)整體性原則
這個原則主要是要求高中地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考慮地理學科的學科特點,同時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把這個學科按照一定的體系來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學習的時候也是一個體系,能夠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思維邏輯。首先,從教材內容上來說。不論是初中地理還是高中地理,兩者都有自己的系統體系。這兩個體系共同組成了一個整體。要想把初高中地理銜接好,那就必須對這兩個知識體系進行整體構建,這樣才能實現整體功能的最優。其次,初中地理到高中地理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所以,教師在授課時候,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高中地理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初中地理的基礎上學習,這樣層層遞進。最后,還有把初中、高中地理中相互關聯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尤其是初中地理涉及到的水文、經濟、氣候等板塊。
(二)課本主體原則
初中和高中地理授課基本都以教材為主。這也是兩者之間的共同點,可以基于這個點來完成二者的銜接。從總體上來看,在許多地方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都是一脈相承的。并且二者在理念上沒有特別大的差異。只是在維度和廣度上面,高中地理更具有深度。高中地理課程的設置本身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在課程的、目標確定、標準擬定、結構設計內容安排、活動設計和教學評估之中,高中地理課程始終堅持在學生、學科、社會上進行全方位的考慮,并將基礎性、時代性、選擇性幾個特點融合統一,完整傳達。但是,在具體實施的授課過程中,收到各種條件的影響,一些地理教師經常隨意生硬的將高中地理教材和初中的基礎知識連接在一起,缺乏良好的過渡和深層次引導。
(三)循序漸進原則
這個原則要求學科內在的一個邏輯性。無論從主觀還是從客觀方面,都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由簡單到復雜,由容易到困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以教材為教學藍本,以此為契合點展開教學活動。教師要掌握學生所理解的知識情況,根據學生掌握的程度來展開教學活動。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四)實踐性原則
理論知識的學習,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更好的實踐。地理知識的學習也不例外。學習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在實踐過程中能夠應用。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到這一點。這樣才能讓這個學科更有效,更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互聯系。
綜上所述,要想做好初高中地理的銜接,就必須堅持上述這些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把這些問題做好。
二、做好初高中地理銜接的幾點建議
首先,在基本理念銜接方面。要根據《義務課程教學標準》和《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來制定教學方案。主要的理念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以學生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同時,地理知識的學生不能夠脫離學生的生活,地理教學要能夠結合學生學習生活的實際,以提高學生生活素養和能力作為方向。促進學生整體發展、全面發展。
其次,在課程目標方面的。還要根據新修訂的2011年版的標準要求,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三維發展目標。讓知識點和學生學習技能能夠更好的銜接,為了確保這點,高中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且據此來調整教學方式;還有讓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方法有效的銜接,學生能夠遵循老師的指導,發散思維,探究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還要讓情感態度和學生的價值觀念銜接好,更好的完成初中教學任務。
再次,在教學內容方面。高中教師要熟悉好初中教材,在此基礎上能夠制定較好的高中課程教學方向,能夠結合學生學習的特點,找到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的銜接點。再則要了解學生的自有知識體系,適當調整好地理知識的學習順序,重組教學內容,做好教材方面的銜接。教師根據高中地理教材的要求進行地理知識的歸納總結,結合生活實際,建立地理知識學習庫。
最后,在教學方法上面。教師可以結合各種有利于課程教學的方法。例如:以語言學習傳遞信息的方法;以直接感知和象征符號為主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實踐的方法;注重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等等。教師結合這些中方法,幫助高中學生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讓初高中地理在教學方法上面達到良好的鏈接。
參考文獻;
[1]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邵瑞珍.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施魯.初中、高中地理教學銜接問題及對策研究[J].地理教學,2012,09:8-10.
作者簡介:羅兆旭(1984- )男,漢族,遼寧海城人,本溪縣高級中學教師,中學一級,理學學士學位,高中地理教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