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豹
對建立信息化戰爭條件下黨委決策優化機制的思考
●許豹
黨委作為我軍領導作戰的核心,其科學正確的決策是確保打贏信息化戰爭的基石。信息化戰爭條件下,黨委決策要求更高、難度更大,各種突發情況也容易使決策失真、失準,為彌補計劃作戰的缺陷,建立黨委決策優化機制對提高打贏信息化戰爭的能力顯得愈發重要。
隨著新軍事變革的不斷深入,信息化戰爭已成為主角,其獨有的特點使黨委決策的可行性和時效性受到極大的考驗。為確保黨委決策的有效落實和決策執行中的不斷完善,必須建立黨委決策優化機制,為打贏信息化戰爭提供堅強保障。
信息化戰爭決策問題難度加大的理性要求。信息化戰爭的作戰樣式已演變為陸、海、空、天一體化聯合作戰,作戰指揮更講究體系協同作戰;作戰空間由陸地延伸到海上、空中、外太空和虛擬網絡,戰場空間更加立體;戰爭由奪取“制高點”向奪取“制空權”“制海權”“制信息權”轉變;各種新型作戰力量應運而生,從而使作戰單元更加專業;作戰武器殺傷力更強,使用不當易傷及無辜,使戰爭的正義性受到質疑。這些都表明部隊黨委在信息化戰爭中所需決策的內容涉及更廣、更復雜、更專業,無形中使黨委決策的難度加大,難免出現決策不夠科學、合理的情況,從而影響戰爭的進程。建立決策優化機制,可以不斷檢驗決策出現的漏洞和不足之處,不斷完善或淘汰不理性決策,使決策更加科學,使決策在執行中更加合理。
信息化戰爭敵我態勢多變的客觀要求。信息化戰爭中,以精確制導武器與常規無制導武器相結合的多種作戰方式已成主流,心理戰、網絡戰及電子干擾戰等新作戰方式層出不窮,多維戰場環境更加復雜;國際關系變化多端,會出現中立國突然變更倒向甚至加入戰爭,而使戰場上出現新的作戰力量或新式作戰武器,戰爭主動權更替加快。這些都使得戰場情況更難掌握、戰場態勢瞬息萬變,黨委即使作出科學正確的決策,由于受決策行程時間較長、傳達貫徹遲滯和其他條件的限制,執行時作戰條件可能已經改變,導致部分決策失去時效性。為在多變的信息化戰場上掌握主動權,必須建立黨委決策優化機制,以滿足信息化戰場上突然發生的各種重大意外情況的要求。
實現信息化戰爭制勝機理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戰爭不僅是打高技術,更是打高謀略,這種制勝機理決定了黨委能否作出適應信息化作戰要求的決策,成為“打得贏”的關鍵。就是說,武器裝備的先進程度、戰斗力的強弱固然是影響戰爭勝敗的重要因素,但如果沒有正確科學的決策指導,即使擁有較強的戰斗力和先進的武器裝備,也難以打勝仗。面對爆發突然、節奏變快、不確定因素增多的信息化戰爭,一旦決策或執行中出現問題,如不及時調整優化,勢必影響戰爭的勝敗。建立決策優化機制,提高黨委駕馭信息化戰爭的水平,不斷完善黨委決策,達到敵變我變、變敵于先,已成為實現信息化戰爭制勝機理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部隊就提高黨委決策水平進行了很多探索和實踐,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決策和執行過程仍存在諸多問題,如果這些問題發生在信息化戰場上勢必產生不可挽回的后果,必須引起我們的注意和警醒。
重決策輕驗證。隨著信息化戰爭的到來,起“領導中樞”作用的黨委建設亟需改革創新。近年來,雖然黨委決策能力和質量不斷得到提升,但與信息化戰爭要求相比,仍然差距較大,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就是重決策輕驗證。決策出來的方案是否最優、是否正確合理,不能靠主觀認定而必須靠戰場檢驗。從目前看,各級黨委在作出決策后對檢驗和驗證這一重要環節往往重視不夠,有的直接省去驗證環節,有的在驗證環節上只是走走程序,有的驗證手段比較單一。這種重決策輕驗證的做法,降低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降低了部隊打勝仗的幾率。
重指示輕監管。通信設備的不斷更新為傳達決策指示提供了便利。有的單位重視下達決策指示,直至傳達到每一名官兵,但對指示執行的情況監管不夠。有些決策指示與實際情況發生矛盾,或受下級單位領受能力的限制導致決策指示意圖被曲解或執行出現偏差時,需要作出修正,但由于缺少監管,不了解、不掌握矛盾所在,往往失去了修正的機會,導致有些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指示仍在執行。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作戰環境中,難免影響作戰意圖的實現。
重服從輕思考。聽黨指揮、服從命令是衡量我軍軍人政治合格的根本標準,但部分領導不經過認真研究上級指示和本單位實際情況,機械照搬上級決策指示;有的把服從上級指示變成了向上級要指示,形成了無指示不作為的風氣。這種重服從輕思考的做法看似執行決策指示不打折扣,實則存在著不問客觀情況的盲目性。當上級指示與實際情況出現不一致的時候,既不思考如何使決策適應變化的情況,也不向上級提出決策調整的建議,仍然一味按上級指示執行,直到發生問題再由上級糾正,妨礙了決策執行的效果。
決策優化機制對決策能否順利執行和達到作戰效果具有重要影響,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應從以下方面建立和完善決策優化機制。
增加專家評審和模擬實踐決策的制度。在現代的信息化戰場上,為確保決策的實用性,對決策進行驗證和檢測已成為決策執行前的必備環節:一是增加專家評審制度,組建政治合格、專業性強、熟悉信息化戰爭且各項素質互補的專家作為軍隊的智囊,對決策方案進行評估,尤其是專業性較強的決策方案必須接受評估,對不符合作戰要求、作戰目的、作戰效果的方案予以修正或重新決策,不斷增強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二是增加模擬實踐決策制度,對黨委最后作出的決策方案進行模擬演練是對決策方案可操作性的嚴格把關,要充分發揮數據庫的強大功能,建立與真實戰場相一致的虛擬戰場環境,對決策方案進行推演,不斷完善和修正預決策,使決策能確實適用于戰場,增加決策的實用性和可執行性。
完善決策執行的監督和執行反饋環節。任何縝密的計劃在執行過程中都會出現紕漏或突發情況,戰場上也不例外,因此必須完善決策執行的監督和執行反饋環節。一是加強監督和執行反饋力度,通過黨委成員調研、蹲點、檢查指導戰備訓練等方式實時掌握和監督下級對決策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決策執行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為決策優化提供客觀依據和可靠意見。二是引導下級改變遇到問題向上推的習慣和做法,健全科學合理的決策反饋機制,對下級反映決策執行中的問題要高度重視,及時修正;對下級在執行決策緊急情況下,根據權限進行的合理修正以及取得的積極效果給予肯定和鼓勵,從而保證決策在戰備訓練和未來作戰中取得良好效果。
提高各級黨委決策優化能力。健全決策優化機制的關鍵是各級黨委,只有提高各級黨委的決策優化能力才能使決策真正得到完善和充實。為此,一是善于領會和吃透上級指示精神,要切實理解上級黨委決策的真實意圖和作戰目的,要能根據作戰環境的改變和上級作戰意圖量身定制符合單位實際特點的作戰決策,以實現作戰效果。二是注重提高依據變化的情況調整完善決策的能力,在遇到決策確實不符合戰場環境或作戰進程發生變化時,善于審時度勢,根據作戰需要及時正確地調整決策,以達成作戰勝利的效果。三是勇于承擔調整決策帶來的風險和責任,對于自身確實解決不了的問題要及時合理反饋給上級請求幫助解決,但在戰時緊急和特殊情況下來不及反應時,要樹立強烈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敢于使用臨機決斷權進行完善優化決策,事后及時匯報給上級單位,并勇于承擔風險和責任,使黨委成為一個能靈活處置各種突發狀況,不斷優化決策以達到戰役目的的戰斗集體。
【作者系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