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賀 鄭剛
對任期制教官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張賀 鄭剛
近期,我們在部分院校采取座談討論、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等方法,對任期制教官10年來情況進行了調查。總的感到,教官制的運行有效促進了院校實戰化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但也存在一些現實矛盾和問題。一是數質量相對偏低。院校每年選拔教官數量在10名左右,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大部分教官經歷閱歷不夠,職務從開始的以軍級機關部門副職、處長和旅團級單位主官、副職為主,變為以軍級機關參謀、旅團機關部門副職、營主官為主;職級從以副師職、正團職干部為主,變為以副團和正營職干部為主。二是作用發揮不夠充分。多數教官承擔不了主要教學任務,只做些輔助教學工作,獨立上過專題課的不足40%,給師團級班等重點班次上過專題課的不足20%,所授課程被評為優秀的不足5%;參與科研課題少,大多只負責資料收集、文稿打印、文字校對等工作,基本沒有獲得過科研獎項。三是培養使用不夠有力。教官任職時間為1年,10月份入校,7月份離校,除去假期和熟悉情況時間,真正開展教學最多4個月,大多“剛明白怎么回事,就到期了”;工作安排不合理,有的把偏理論而不是實踐性課程安排給教官,有的甚至不愿把有限課時分給教官;培養幫帶不全面,僅注重提升任教能力,很少為教官制訂成長規劃,夯實回部隊后的發展基礎。四是后續發展優勢不夠明顯。目前已返回部隊的教官中提升使用的占比39%,基本只提了一級,且主要集中在前三批;而轉業復員的占比高達42%,甚至有29%的教官返回2年內即被安排轉業。
任期制教官存在問題的原因:一是認識上存在偏差。主要是把教官制看低了、擺偏了、抓小了,有的單位不愿推薦優秀人才到院校任教官,甚至把選派教官當任務來攤派;有的優秀干部擔心影響個人成長進步,對到院校任職積極性不高,甚至存在抵觸情緒。二是人才交流機制不健全。教官制本來是人才交流的重要形式,但目前并沒有將教官納入人才交流規劃,科學統籌教官的數量、結構與布局,也沒有將教官任職經歷列入干部成長的路徑,致使教官工作隨意性比較大,上下參與積極性不高。三是政策制度不完善。2008年總政出臺《關于軍隊院校實行教官制的實施意見》,各級也明確了相應的實施辦法,但沒有根據形勢發展,形成配套完善的政策制度。期滿考核由院校組織,使教官感到不受重視;教官優先使用政策剛性不夠,各單位落實不嚴格,甚至近一半教官陸續被安排轉業,這是影響教官制施行的關鍵;教官長期離開部隊,家屬就業、子女就學等保障上的問題容易被“遺忘”,給予優待又缺乏政策依據,造成教官分心分神。
進一步抓好教官制落實,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一、強化思想認識,確保教官制健康運行。認真學習軍委總部有關實行教官制的決策指示,深刻理解教官制重要意義,切實做到“三個認清”:認清教官制是適應軍事教育發展方向、與世界各國和新軍事變革接軌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加快推進我軍人才培養轉型;認清教官制是落實院校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提高教員隊伍整體素質的客觀需要,有利于集中全軍人才和智慧、實現全部隊辦院校的目的;認清教官制是拓展成長成才途徑、培養優秀指揮軍官的重要舉措,有利于豐富教官經歷閱歷、提高綜合素質、增強駕馭現代戰爭的能力,努力克服“小單位”“小圈子”“只顧眼前、不管長遠”等思想偏差,增強實行教官制的主動性創造性,推動教官制健康運行。
二、抓好選訓用管,促使教官制有效落實。主要是做好三件事。一要把優秀的軍官選拔為教官。一方面建立教官人才庫,明確入庫人員必須是軍師團職后備干部,確保優中選優;另一方面將教官納入人才交流體系,參照院校教員任(代)職人數確定每批次教官數量,且有一定比例教官跨軍兵種交流任職,部隊按不低于1∶2的比例推薦,院校根據“按需設課、按課選人”原則確定選拔崗位和標準,切實將有培養前途的軍官選拔為教官。二要把教官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發揮教官在實戰化教學中的骨干作用,利用教官實踐經驗豐富、熟悉部隊情況的優勢,量身定制教官授課計劃,安排教官承擔想定作業、指揮對抗訓練、實兵對抗演練等實戰化課程,促進教學更加貼近部隊、對接戰場;發揮教官在科研學術中的助手作用,利用教官對部隊急需解決的重難點問題感受最深的優勢,建立教官科研基金,鼓勵教官申報和參與作戰訓練重大前沿課題,增強科研成果的應用價值;發揮教官在教學改革中的智囊作用,利用教官來自部隊一線、對各級崗位任職能力要求比較清楚的優勢,讓教官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考核大綱的修訂中提意見、出主意,增強任職教育轉型的針對性有效性。三要把教官培養成更優秀的軍官。給每名教官制定任期培養計劃,采取崗前培訓、結對幫帶、參與重大教研活動、安排進修深造等措施,既注重提高教官任教能力,更注重提高教官帶兵打仗能力,實現部隊和院校的雙贏。
三、完善制度機制,推動教官制深入發展。要結合這次國防和軍隊改革,將教官制納入干部政策制度通盤考慮,及時調整完善。一要調整教官任期時間。借鑒外軍教官任期為2-4年的做法,將教官任職時間延長為2-3年,采取每年到點輪換一半的方式,確保院校隨時都有教官在位,并發揮新老教官的傳幫帶作用。二要完善教官考核評價辦法和提拔使用規定。制定科學具體的考核指標,由機關、部隊和院校組成聯合考核組,對教官綜合表現進行考核,作出評價并錄入檔案;把教官經歷作為干部成長的重要經歷、晉升的重要條件甚至必要條件,考核優秀的教官原則上提升使用,原單位無法安排解決的,以黨委名義寫出專題報告,詳細說明原因,逐級報上級機關研究解決;愿意留校任教且院校同意接收的,及時辦理調動手續,師團職干部在改任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時,適當放寬評任條件。三要構建完善的保障機制。出臺教官家屬就業、子女入學和住房保障等硬性規定,建立相應的教官津貼補償制度,確保教官安心在院校任職。
【作者系二炮指揮學院干部處處長、副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