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煒,惠魯生,高衛真,張立,王棟磊
江蘇張家港澳洋醫院神經外科,江蘇張家港 215600
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腦外傷的療效對比
何煒,惠魯生,高衛真,張立,王棟磊
江蘇張家港澳洋醫院神經外科,江蘇張家港 215600
目的對比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腦外傷的臨床療效。方法擇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37例重型腦外傷患者,采用隨機數字的方法分成對照組(15例)和實驗組(22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骨瓣開顱術進行治療,實驗組患者給予大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對比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恢復良好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重型腦外傷患者應用大骨瓣減壓術治療效果顯著,能改善患者的腦功能,促進患者的恢復,因此值得應用和推廣。
大骨瓣減壓術;常規骨瓣開顱術;重型腦外傷;臨床療效
腦外傷是指腦組織受到外力撞擊而發生的直接性或間接性損傷,近年來,隨著交通事業的發達,其發生率逐年升高,據相關資料統計,腦外傷占全身創傷發生率的9%~21%[1]。腦外傷一般由車禍、墜落、銳器損傷等引起,常傷及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導致患者出現頭痛、惡心嘔吐、失語、感覺障礙、肢體癱瘓、意識障礙等,重型腦外傷患者甚至會出現神經系統病變、腦疝等,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應用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腦外傷效果顯著,且安全性較高[2]。為了對比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腦外傷的臨床療效,現對該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間收治的37例患者進行了臨床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整群擇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37例重型腦外傷患者,均通過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并滿足腦外傷的相關診斷標準,入院GCS評分在8分以下。將37例患者采用隨機數字的方法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對照組15例,其中包括男性9例,女性6例,患者年齡在21~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3±10.5)歲;患者的損傷原因為:車禍(10例)、高空墜落(5例);患者的損傷時間為1~7 h,平均時間(2.8±0.6)h。實驗組22例,其中包括男性14例,女性8例,患者年齡在22~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2.1±9.8)歲;患者的損傷原因為:車禍(15例)、高空墜落(7例);患者的損傷時間為1~8 h,平均時間(3.1±0.4)h。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損傷原因、損傷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能進行統計學比較。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規對癥支持治療(檢查、輸液、抗炎、降顱內壓、吸氧等),并做好手術前準備。其中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骨瓣開顱術進行治療,具體步驟為:①全麻,患者取仰臥位,頭偏向健側(30~50°),并抬高手術床頭。②根據患者的腦損傷部位,在額瓣、額顳瓣及顳頂瓣處進行開顱減壓,一般骨窗的大小控制在6 cm×8 cm,并清除患者的腦內血腫及壞死組織。③內外減壓后縫合硬腦膜,手術結束。
實驗組患者給予大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全麻,患者取仰臥位,頭偏向健側(30~50°),并抬高手術床頭。選擇顴弓上耳屏前方1 cm處進行切開,沿著耳廓向后上方進行延伸直至頂骨正中線,其后沿著正中線向前延伸至前額發際內。一般骨瓣采用游離骨瓣,在頂部骨瓣旁將矢狀竇打開2~3 cm。硬膜剪開,將硬膜外的血腫清除,骨窗的大小控制在12 cm×16 cm,頂葉、額葉、顳葉、前中顱窩暴露后,將硬膜下血腫及腦內血腫進行清除,并徹底止血。最后縫合硬腦膜及切口,手術結束[3]。
術后,兩組患者均給予脫水、抗感染、止血、改善微循環等治療。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恢復優良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并發癥等情況。
1.4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GOS分級標準評定患者的恢復優良率,其中死亡為1分,植物生存為2分,重殘為3分,中殘為4分,恢復良好為5分。同時采用腦卒中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評估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4]。
1.5 統計方法
該組研究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用(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 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
2.1 兩組恢復優良率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恢復優良率為63.6%,對照組患者的恢復優良率為26.7%,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80,P= 0.027),見表1。

表1 兩組恢復優良率的比較[n(%)]
2.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無明顯統計學差異,治療后,
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發生明顯降低,但實驗組降低的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的比較(x±s)
2.3 兩組并發癥情況比較
治療結束后,實驗組患者共發生2例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9.1%,主要為2例遲發性腦血腫;對照組患者共發生6例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40.0%,主要包括4例遲發性血腫,2例急性腦膨出,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28,P= 0.025<0.05)。
目前,隨著交通意外事故的增多,臨床上顱腦損傷的患者越來越多。顱腦損傷會對腦神經功能造成損害,導致患者發生殘疾或死亡,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腦損傷的5年預后恢復良好率僅為50%[5],說明有一半的患者會出現殘疾或死亡。顱腦損傷主要由車禍損傷、高空墜落損傷、銳器或者鈍器擊打損傷所致,重度患者會出現腦干損傷、腦挫裂傷、顱內血腫、顱骨骨折等,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
顱內壓惡性升高是重型腦外傷的主要病理學改變,因此,在臨床治療時應以降低患者的顱內壓為主。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治療重型腦外傷,其中去骨瓣減壓術是常用的治療方法。常規骨瓣開顱術的骨瓣主要為額瓣、額顳瓣及顳頂瓣,骨瓣選擇范圍小,減壓效果不理想,同時,本術式在將壞死組織、血腫組織清除的同時,也能將部分正常的腦組織切除,嚴重影響患者的腦神經功能,以上缺陷致使常規骨瓣開顱術的臨床應用受到了不同程度限制[6]。有文獻報道,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腦外傷效果顯著,能有效降低顱內壓,改善神經功能缺損,提高患者的存活率[7]。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大骨瓣減壓術在治療重型腦外傷具有以下優勢:①暴露范圍增大,能將額葉、顳葉、頂葉、前中顱窩充分顯露,從而針對性的將硬膜下血腫、硬膜外血腫、腦內血腫、挫裂傷壞死組織等進行有效清除,同時還能在直視下進行有效止血,減少遲發性血腫的發生,避免了二次手術的傷害。②腦骨窗范圍增大,且位置較低,對于腦疝的復位十分有利,同時能使腦血液循環快速改善,增加腦組織的局部血流,從而降低顱內壓,避免腦血腫,保護腦組織[8]。在實施去骨瓣減壓術治療的同時,醫護人員應對重型腦損傷患者進行有效術后綜合治療,從而提高手術效果,綜合治療內容包括: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等的變化;記錄患者術后24 h出入水量;加強患者的營養支持;嚴格監督患者的用藥情況;術后腰椎穿刺放液等。
該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恢復優良率為63.6%,對照組患者的恢復優良率為26.7%,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9.1%,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40.0%,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經過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降低,但實驗組降低的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與常規骨瓣開顱術比較,大骨瓣減壓術在治療重型腦損傷方面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的腦神經功能恢復,與相關研究結果相符[9]。
綜上所述,對重型腦損傷患者應用大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具有顯著效果,不僅能改善患者的腦功能,同時也能降低患者的并發癥,促進患者的預后恢復,因此,值得臨床加以推廣及應用。
[1]王韌,顧奕,魏偉,等.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對比[J].河北醫學,2011,17(11):1512-1515.
[2]鄧人富,林云東,黃斌,等.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腦外傷的療效對比[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8):50-51.
[3]劉謀君.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對比[J].中國醫學工程,2014,22(6):134,136.
[4]高靜波.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對比[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14):171-172.
[5]鞏勇.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與常規骨瓣開顱減壓術在治療重型顱腦損傷中的價值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4,12(23):45-47.
[6]高俊.標準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腦外傷的A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11):66-67.
[7]米偉.標準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腦外傷患者的臨床價值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4(11):88-89.
[8]牛玉潔.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療效對比[J].河南醫學研究,2014,23(12):71-72.
[9]張秀卿.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A對比[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4):80-81.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DecoMpressive CraniotoMy and Routine CraniotoMy in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HEWei,HUILu-sheng,GAOWei-zhen,ZHANG Li,WANG Dong-lei
Departmentof Neurosurgery,Zhangjiagang Aoyang Hospital,Zhangjiagang,Jiangsu Province,215600 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and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Methods 37 patients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0 and Dec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15)and experimental group(n=22).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raniotomy,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Clinical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were compared.ResultsGood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neurological deficits and compl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has remarkable effect:it can improve brain function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Therefore it is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Conventional craniotomy;Severe brain trauma;Clinical efficacy
R 656
A
1674-0742(2015)06(b)-0054-03
2015-03-05)
何煒(1980.9-),男,江蘇張家港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顱腦外傷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