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山東省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醫院,山東臨沂 276023
人性化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分析
張霞
山東省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醫院,山東臨沂 276023
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整群選取該院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4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組實施人性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治療依從性、護理滿意度等。結果干預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8.89%(P<0.05);干預組的治療依從率為96.30%,對照組為83.3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4.4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6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糖尿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控制血糖水平,同時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糖尿病;人性化護理;治療依從性;滿意度
糖尿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終身性疾病,血糖水平升高是本病的典型特征,其臨床癥狀主要為多尿、多飲、多食、體重減少[1]。現階段,臨床上尚未找到一種確切有效的糖尿病治療手段,患者通常需要長期服藥以控制病情進展,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2]。糖尿病治療的關鍵在于長期、規范用藥和飲食控制、運動治療,該院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采用了人性化護理模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該院在2014年1~12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FBG(空腹血糖)>7.8mmol/L,2 h-PG(餐后2 h血糖)>11.1mmol/L,并排除嚴重肝腎功能疾病者,合并其他影響糖代謝的疾病者。使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4例):干預組男29例,女25例,年齡33~72歲,平均(55.5±6.8)歲,病程2~20年,平均(7.1± 1.6)年;對照組男30例,女24例,年齡32~73例,平均(56.9±7.6)歲,病程3~18年,平均(6.9±2.0)年。兩組患者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囑患者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每日進行適量運動,但要注意運動強度適中;根據患者標準體重,計算每日總熱量,嚴格控制總熱量攝入,飲食要定量、定時,注意飲食搭配;指導患者用藥;注意觀察糖尿病并發癥情況,等等。
干預組實施人性化護理,即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人性化護理措施:
(1)健康宣教。了解患者的病史、病程、病情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予以個性化健康教育。針對病程較短或病情較輕者,重點講解糖尿病并發癥預防知識;針對病程較長、病情較重者,且存在相關并發癥者,要向患者講解并發癥的發生機制、治療措施、影響因素、注意事項,以及如何進行自我管理,緩解生理痛苦。護理人員要多與病人交流,以便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思想動態,對于發病初期患者,要通過親切、溫和的語言交流使其了解到糖尿病相關知識;對于發病中期的患者,要予以勸解式健康教育,以消除患者的悲觀、消極心理,使之主動配合臨床工作;對于疾病晚期患者,健康教育則要以提問、鼓勵為主,同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與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多留意患者的心理活動變化,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并對患者表示同情和理解。對于存在明顯焦慮情緒者,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并鼓勵患者參加戶外活動、多聽音樂、培養多種興趣愛好等,以消除焦慮情緒。此外,護理人員還要耐心地向患者解釋糖尿病發生原因、治療方法等,讓患者了解到糖尿病雖為終身性疾病,無法根治,但只要長期堅持治療,也是同樣可以正常地工作、生活和學習的,以打消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主動配合臨床工作。
(3)用藥護理。對于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在注射治療時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出現不適感。可采用熱水袋熱敷手臂,對輸液管內藥水進行加熱等措施,以減少液體溫度過低引起的生理不適。另外,胰島素注射還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注射位置,并以紗布遮擋注射部位,以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
(4)飲食護理。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日常飲食要以粗糧為主,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計算每日進食量,餐前餐后測量血糖變化,對于血糖變化明顯者,要及時調整其飲食方式。囑患者日常飲食要多攝入高維生素、高蛋白、高纖維素、低糖、低鹽、低脂肪的食物,少吃多餐,飲食合理。
(5)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一個溫馨、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并在病房中設置鬧鐘,用以提醒患者定時注射胰島素。在病房、過道中張貼糖尿病宣傳畫報,方便患者及其家屬閱讀、學習,以鞏固健康教育效果。護理人員要隨時根據室外天氣變化來調節室內溫度,讓病房內的溫度、濕度適宜,以提高患者的舒適感。
(6)運動指導。指導患者每日進行適量運動,運動強度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而定,在運動期間,護理人員要全程陪同,以免在運動過程中發生意外。囑患者不得空腹運動,在運動時可隨身攜帶糖果、含糖飲料,以免發生低血糖。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隨訪半年,評估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療效標準:治療后的FBG水平低于≤7.2mmol/L,或比治療前至少降低30%,2 h-PG值≤8.3mmol/L,或比治療前至少降低30%,為顯效;治療后的FBG值≤8.3mmol/L,或較治療前降低10%~29%,2 h-PG值≤10mmol/L,或較治療前降低10% ~29%,為有效;治療后的FBG、2 h-PG值降幅不足10%或無變化,為無效。應用《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情況,結果分為滿意、較滿意、一般、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數據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干預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30%,對照組為88.89%,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04,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n(%)]
2.2 治療依從性
干預組治療依從52例、不依從2例,治療依從率為96.30%;對照組治療依從45例、不依從9例,治療依從率為83.33%。干預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χ2=9.195,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護理滿意率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比較見表2。從表2可知,干預組的護理總滿意率為94.4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9.6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9.719,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比較
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了世界性的非傳染流行性疾病,其已對人類的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產生了嚴重危害[3]。糖尿病是一種脂肪、蛋白質、糖、水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發生與免疫功能紊亂、遺傳、精神、微生物感染等因素引起的胰島素抵抗、胰島功能減退有關[4]。截至目前,醫學領域都還沒尋找到一種能夠徹底根治糖尿病的方法,糖尿病患者多需長期用藥來控制病情進展,預防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首先應對糖尿病有一個正確、客觀的認識,通過健康知識教育,讓患者認識到糖尿病本身是無法根治的,在心理上做好與疾病長期斗爭的準備,同時也要讓患者了解到,只要長期、規范地用藥,并進行嚴格的飲食控制和適當的運動治療,血糖水平也是能夠有效控制的,糖尿病相關并發癥也是可預防的,患者也能正常地工作與生活,所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的關鍵[5-6]。
人性化護理,是一種倡導“以患者為中心”的現代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將患者視作一個心理、生理、社會完整的個體,以滿足患者心理、生理、社會方面需求來進行護理工作程序設計,制定護理管理制度,該護理模式是現代社會中人本主義的發展與繼承,既體現了對生命的敬畏,有體現了對個體的關愛。人性化護理除了體現在護理人員整潔大方、舉止優雅、動作輕柔,給人以美感外,更重要的是體現了護理人員對病人發自內心的愛護與關心。在本次研究中,對干預組患者實施了人性化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實施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同時對患者加強飲食護理、運動指導、環境護理、用藥護理等,盡可能地讓每位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方面都達到舒適狀態,以提高病情控制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的治療依從性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對糖尿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健康教育指導,能夠讓患者積極、主動地配合臨床工作,堅持遵醫囑用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結果還顯示干預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3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8.89%(P<0.05)。這一結果與林秀芳報道[7]的結果基本相符,這說明人性化護理能通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來提高血糖控制效果。研究結果還顯示干預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與陳小莉報道[8]的實施人性化護理后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95.4%)基本相符。這是因為“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能較好地滿足患者身心需要,拉近護患距離,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從而積極配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控制血糖水平,進而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1]莊增美.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中的應用[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5):287-288.
[2]熊學勤,羅碧霞,鄭曉玲,等.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人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西部醫學,2013,25(7):1095-1097.
[3]陸晚云.60例糖尿病注射胰島素治療與人性化護理的觀察[J].中外醫療,2012,31(20):1,3.
[4]何惠玲.社區人性化護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健康必讀,2012,11(5中旬刊):394.
[5]黃梅珍,李小嫻,黎敏,等.糖尿病皮膚潰瘍合并感染的人性化護理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1,17(11):1401-1403.
[6]黃曉筠.人性化護理在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4,24(4中旬刊):2221.
[7]林秀芳.自理模式及人性化護理在門診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0,18(3):391-392.
[8]陳小莉.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加強人性化護理對預后影響分析[J].大家健康,2014(8中旬刊):164-165.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on Diabetes
ZHANG Xia
People's Hospital of Liny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Linyi,Shandong Province,276023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umanized nursing on diabetes.Methods108 cases with diabete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4 cases in each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number table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given humanized nursing.And the nursing efficacy,treatment compliance,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6.30%vs 88.89%),P<0.05;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6.30%vs 83.33%)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the overall level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94.44%vs 79.63%)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For diabetic patients,humanized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control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 aswell as enhance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ith great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Diabetes;Humanized nursing;Treatment compliance;Level of satisfaction
R473.2
A
1674-0742(2015)06(b)-0130-03
2015-01-05)
張霞(1971-),女,山東費縣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內分泌與腎病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