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
摘要:符號在建筑設計中起到相當的作用,為了表達地域性、民族性、歷史性,在其外形、內部空間、裝飾裝點,都離不開符號的運用。通過建筑設計實例分析和符號應用的理解,闡述了建筑中符號的使用以及建筑形式和風格多種多樣的方案設計。
關鍵詞:符號學;建筑符號學;建筑設計
一、建筑符號學的產生
20世紀40年代在文學領域中的符號學理論開始盛行于歐美,對其的研究在20世紀50年代擴展到建筑領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建筑符號學理論。建筑符號學主要探討建筑對象作為表意的符號,其信息傳遞過程的規律,從而為如何讀譯和傳遞建筑信息提供方法基礎。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句法學、語義學和語用學。由于建筑符號學對建筑文化信息差異的敏感性,在實踐中對特定文化環境下的建筑創作有更突出的指導作用。
二、建筑符號學的意義
“建筑符號學的意義在于交流,是人們對周圍世界的認識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分和有效手段。它主張用人類文化真實而科學的整體感受去理解和感受建筑整體問題,一方面它有效地幫助人們在新的層面上全面深入地了解建筑、認識建筑的意義,另一方面在使用者和設計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隨著科學技術與現代建筑產業的發展,以及人文精神的影響,建筑的意義和人們對建筑的體驗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建筑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建筑符號學理論為設計師的建筑創作提供了理論依據,使我們對建筑原有的直覺式思維轉變為有意識的活動,即在面對建筑和建筑創作時不再盲目和主觀,而是將建筑看作一個系統,以人類文化為背景,科學地對其進行研究。
三、建筑設計中的符號學
(一)符號學引入建筑的意義
符號學的引入對探討建筑問題很有意義,人類的一切創造活動都是符號化的過程,建筑作為石頭的史書,記錄了時代特征的社會存在,當然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符號或由符號組成的系統。
建筑是文化的象征,是文化和信仰的傳播體,這與卡西爾的符號哲學相吻合。建筑是一個具有自身內在規律或內在秩序的符號系統。臺灣學者楊裕富認為,“在探討設計的人文層次時,除了美學的探討外,很重要的就是文學探討。這不只是因為早期美學的發展是文(學)藝(術)合論,更是因為設計除了使用功能、審美功能外還有表達功能,而人在接觸設計作品時也不只是‘心存使用,‘心存審美,更‘心存辨認與解讀?;蚴钦f在透過‘心存辨認與解讀后,才可能更豐富了‘使用與‘審美?!狈枌W是提醒設計師“能夠敏銳地注意到文化差異的分析方法,并且能夠將這種有用的分析運用到設計作品上的一種設計方法?!币虼耍柺菇ㄖw現出了差異性,體現出了不同的文化和信息。
(二)建筑符號的運用和理解
設計符號像文字語言一樣,既根于往昔的經驗,又與飛速發展著的社會相聯系,新的功能、新的材料、新的技術召喚著新的思想。所以一方面它如同文字語言一般緩慢地變化著,另一方面又隨著社會飛速地發展。符號在建筑領域中是后現代主義的主要特征,它把建筑的構件、各種建筑風格都作為符號處理。美國著名建筑師查爾斯?摩爾設計的奧爾良市“意大利廣場”就是在設計中大膽抽取各種古典的要素符號,并以象征性的手法將其再現出來。新奧爾良市的意裔居民多源自西西里島,整個廣場就以地圖模型中的西西里島為心。廣場鋪地材料組成一圈圈的同心圓,廣場有兩條通路與大街連接,一個進口處有以逐漸擴散的同心圓及黑白相間的地面鋪裝向四周延伸出去,直至三面入口的街道上。
(三)建筑符號運用的思考
符號這種簡化的形式正是非常適宜表達某種場景之真實的。這是一種經濟實用而有創造性的手段,且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廣州某繁華的街道上,有個狹窄的三角形地段,聰明的設計師在此設計了以海洋為主題的發廊。門面設計為船舷一般,有扶手,掛上救生圈;室內設計如同艦船內部一樣,窗戶是圓形的舷窗;特別是采用白、藍兩種顏色,格調與主題都很統一。比如河南省博物館,,整個建筑群采用了傳統建筑中軸對稱、主從有序的布局手法,從總平面上看,四隅分布附屬建筑,聚散有致,和諧統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筑群呈四面輻射狀,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傳播。假如我們從上鳥瞰整個建筑群,則宛若“大鵬展翅”向天飛,主體建筑如大鵬身軀,展館大門就像大鵬的頭部,兩側配樓恰似大鵬的翅膀,后邊與文物庫房相連的過廊,更是大鵬之尾。整個造型象征著古老中原再現歷史的輝煌,經濟文化的全面振興和騰飛。
符號的選用與創造,充分體現設計師藝術功底與素養。任何視覺符號都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它們必須圍繞著一個特定的主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這里視覺符號是一種藝術符號,也是表現性符號。符號的使用與創造一定要準確、要恰如其分,要與其他造型因素相統一并成整體。符號的表現物可以是藝術品,也可以是器物,還可以是植物、石頭、水……富有創造力的設計師能把生活中有意義的東西變成視覺符號。
四、結語
對于同樣在尋找符號表達的中國建筑來說,現代主義建筑符號的成功,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我們要尋找的不是表面上對某一歷史時期某個建筑裝飾細部進行模仿或再創造再利用,我們需要的是了解我們的時代需要什么,我們要根據時代的需要創造完全嶄新的建筑形式,就像現代主義建筑對過去矯情的巴洛克、洛可可風格和英雄氣概的古典主義顛覆一樣,這才具有強大的突破力和影響力。建筑符號學理論的研究方法作為一種科學的認識觀為建筑設計、建筑與人的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在這一理論的支持下,如何在保留文化傳統的同時在表義手法、人與環境的關系處理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有所突破,成為當代設計師急需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倪偉寧.淺議空間體驗[J].山西建筑,2007(01)
[2]孫亞男.符號在我國傳統建筑中的表達與運用[J].學術交流,2006(11)
【作者單位:河南省輕工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