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麗
[摘 要]閱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元素,基層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推廣的實踐中面臨重重困難,這種現狀急需改變。
[關鍵詞]和諧社會;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
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定有序的和諧社會是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的新命題,一個不讀書的社會,談不上“文化”,更遑論“和諧”?閱讀與構建和諧社會由古至今就是相輔相承、密不可分的關系。
“惟書有色,艷于西子,惟書有華,秀于百卉”,書籍是人類智慧傳承的寶貴財富,閱讀是這種傳承最直接的方法與路徑,一個國家的閱讀率與閱讀水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民族的創造能力和發展能力,與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經濟發展速度息息相關。
一、閱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源動力
由陶淵明桃花源暢想、柏拉圖理想國空想直至太平天國曇花一現,由古至今,人類在如何構建和諧社會中由理想到踐行,一直在前行的路上探索、攀援,時至今日實踐證明,文化強國、國民素質決定社會文明,閱讀是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主要源于閱讀在人類進步、社會發展中所迸發的強大能量。
(一)閱讀提升個人素質
閱讀是對知識的傳承與延續,它沿襲了一種積極的生活習慣與方式,是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它直接決定一個人性情、人格、人生觀等綜合素質,對個體的人生方向、個人前途起決定性作用。個體又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元素,其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程度,構建和諧社會最重要的舉措,追本溯源,來自閱讀。
(二)閱讀加快和諧社會構建步伐
一個民族積極向上的精神氣質可以折射出社會的和諧穩定,而這種精神力量的形成取決于這個民族的閱讀普及率與閱讀水平。隨著社會文明的高度發展,閱讀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凝聚了民族精神力量,提高了人們個人素質,促進了社會和諧氛圍的形成,這種進步是閱讀的良性運行。
(三)閱讀是國家社會發展文明程度的標志
全民閱讀有效促進了“文化軟實力”的發展,是夯實文化強國的基礎。閱讀以其在傳承文明,創新文化中的不可替代性,蜚顯出其在社會文明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它的發展程度彰顯著國家軟實力和綜合國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全社會的總體文明程度和創造能力,國民閱讀水平是一個國家社會發展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二、饒河縣全民閱讀現狀
饒河縣位于祖國邊陲,縣圖書館建館于1977年,是當時北方邊境上唯一的一所縣級圖書館。以縣圖書館自2011年對外免費開放以后讀者工作實際情況來看,全民閱讀現狀如下:
(一)閱讀資源匱乏
根據2013年縣圖書館統計報表顯示,現有藏書8萬冊,但是這批藏書,有近5萬余冊是70年代與90年代出版圖書,閱讀價值低,1萬余冊期刊合訂本因時效性,有待剔除,現可供成人與兒童讀者外借圖書、期刊只有16 973冊,縣館自2011年以來每年圖書采購以2000冊遞增,圖書數量、種類遠遠滿足不了讀者的閱讀需求,國內各類推薦指導書目,因經費不足,無力采購,圖書資源的極度匱乏,嚴重影響了縣域居民閱讀紙質圖書。
(二)借閱證持有率低
據有關數據統計,我國持有借閱證讀者與人口比例為1.2%,與美國的66%的持有率相距懸殊。縣圖書館2011—2014年外借實有閱覽證、借閱證共1416個,讀者借書證與縣人口比例為1.0%,借閱證持有率還低于全國數據0.2個百分點。
(三)紙質圖書人均閱讀量低
根據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3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77本,人均閱讀電子書2.48本,紙質圖書、電子書的閱讀量略有提升。
縣圖書館2013年全年紙質圖書外借累計9471人次,17485冊次,全縣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0.12本,遠低于全國平均閱讀水平。
(四)居民閱讀意識淡薄
閱讀意識淡薄是居民閱讀水平低的最主要因素,經濟社會造就人們功利性,往往更再意直觀利益,而忽視文化修養,急需通過全民閱讀推廣,轉變其生活思維,樹立閱讀理念。
三、開展閱讀推廣工作的工作思路
(一)建立健全長效閱讀機制
推動個體與群體閱讀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開展全民閱讀推廣。國內的全民閱讀推廣較發達國家起步晚,如何科學,有效轉變,指引民眾閱讀理念是全民閱讀推廣工作重點。
1、群策群力開展全民閱讀推廣
閱讀推廣活動不能勢單力薄,以某一部門獨立來進行,它需要政府發揮帶頭作用,群策群力,組織協調政府機關、圖書館、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各界通過各種活動來進行宣傳、推廣,繼而形成閱讀風尚與體系,達到構建學習型社會的最終目的。
2、依托各種載體開展全民閱讀推廣
豐富多彩、載體各異的閱讀推廣活動,是閱讀推廣工作的重要宣傳媒介,以圖書、書畫、朗誦、電影、電腦等多種載體,積極搭建書友會、讀書沙龍、演講比賽等文化交流平臺,擴大閱讀推廣宣傳力度,有效推進全民閱讀的進一步深化、延伸。
3、確立低幼閱讀推廣為工作重點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低幼閱讀推廣是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的重心工作。“授之以魚,不若授之以漁”,低幼閱讀推廣必須伴隨兒童閱讀指引有序進行,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指引良好閱讀導向。
4、傳承地域文明,拓展另類閱讀推廣
一方水土、一方文明,縣域獨特的肅慎文明、小南山遺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彌足珍貴,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益為世界所重視的今天,急需傳承與文化推廣。開展講座、參觀等各類活動進行另類閱讀推廣,對傳承、渲染、熏陶縣域物色文明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建設文化機構硬件設施,努力搭建民眾閱讀平臺
優美的環境能提高閱讀欲望,掌握讀者閱讀心理圖書館館員、豐富的館藏資源這些都是吸引讀者進入閱讀的直觀誘因,搭建民眾閱讀平臺,吸引、刺激閱讀興趣,從而達到閱讀推廣真正目的。
1、加強文化閱讀場所硬件設施建設力度
饒河縣現有的文化閱讀場所,特點一是場所數量少;二是使用面積小;三是可閱讀紙質圖書數量有限。增加閱讀場所數量、加強文化場所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首要任務。
2、加大文化經費投入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縣財政應加大文化經費投入,用于擴充圖書館、社區文化室與各類圖書室的藏書資源,以供民眾可以隨時、隨處進行閱讀,繼而形成社會閱讀風氣。同時各文化團體也可順利開展各項閱讀推廣工作,加大推廣力度、強化工作效率,真正把提高縣域居民文化素質這項工作做到實處。
3、提升隊伍素質調配專業人才
提升專業隊伍建設也是當前存在的一大難題,社區及鄉鎮文化站工作者多為兼職,人員數量少、業務水平低,開展工作難度大、效率低。縣圖書館工作人員雖均從事圖書資料專業,工作中也面臨困難:第一在編人員少,全部窗口開館困難;第二平均年齡大,人才梯隊建設斷層,第三缺少計算機、幼師專業人才。現代圖書館工作已由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化,館員綜合資質要求愈來愈高,年輕、專業、多元化的從業隊伍建設是大勢所趨,調配專業人才,提升隊伍整體素質,也是當務之急。
“路漫漫其修遠兮”,雖然閱讀新體系的形成需要日積月累的細化而就,閱讀推廣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同攜手,一起為全民閱讀推廣而殫思竭慮、出謀劃策、付諸行動,光明而美好和諧社會就在眼前。
參考文獻:
[1]侯小紅.淺談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工作[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2):253-254.
[2]饒河縣志辦.饒河縣志:1986-2005[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723-724
[3]第十一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N/OL].http://epaper.gmw.cn/
gmrb/html/2014-04/22/nw.D110000gmrb_20140422_4-01.htm
[4]云鳳麗.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思考[J].圖書館工作,2012(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