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平
江蘇省句容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江蘇句容 212442
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治療聲門型喉癌的效果研究
李美平
江蘇省句容市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江蘇句容 212442
目的對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在聲門型喉癌中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討論。方法隨機選擇該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間收治的20例聲門型喉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治療,對患者治療治療后的情況進行調查,并比較患者治療前后狀況。結果治療前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咽部異物感、干咳、痰中帶血狀況與治療后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0.05)。所有患者粘膜切緣距離腫瘤邊緣距離均超過0.5 cm,切緣冰凍檢查均為陰性,陰性率100%。20例患者治療效果顯著的有12例,占比例的60%;治療有效的6例,占比例的30%;治療無效2例,占比例的10%。治療后20例患者中有2例咽喉瘺道、4例咽部血腫病例發生,所有患者經過對癥治療后癥狀均得以改善。隨訪后半年有2例患者疾病復發,后治療無效死亡,其余患者未發現疾病復發、腫瘤轉移情況。結論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在聲門型喉癌中具有較為顯著的療效,且安全性非常高,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
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聲門型喉癌;療效
聲門型喉癌是一種常見的咽喉癌癥,對患者的健康有著嚴重威脅,本病在臨床中通常采用手術方式治療。目前人們對保全喉部功能手術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但傳統手術對咽喉功能損傷程度較大,而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則是一種保全喉部功能的手術,因此在臨床中的使用率逐漸增高。為進一步證實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在聲門型喉癌中的治療效果,該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間對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在聲門型喉癌中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討論,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該院收治的20例聲門型喉癌患者,患者平均年齡(51.2±6.8)歲,男性16例,女性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電子喉鏡、喉部CT頸部淋巴結彩超檢查。其中T1b患者2例;T2(單側聲帶活動受限)患者 12例;T3(單側聲帶固定)患者4例;T4(CT顯示甲狀軟骨板浸潤)患者2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咽部異物感、干咳、痰中帶血表現。
1.2 納入標準
①患者均無肺部疾病,肺功能評估良好;②患者均無癌癥擴散表現;③無其他臟器、心腦血管合并癥;④患者均自愿參與調查。
1.3 治療方法
患者均采用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進行治療。氣管插管全麻,術前常規消毒,做半“H”切口,在腫瘤主體側選擇性清掃淋巴結,清掃范圍在Ⅱ、Ⅲ區域,淋巴結清掃結束后,在偏正常的甲狀軟骨表現將甲狀軟骨外骨膜連同頸前帶狀肌一同分離,患側僅保留胸骨舌骨肌完整性,而在距甲狀軟骨附著處約1 cm切斷甲狀舌骨肌及胸骨甲狀肌,分離梨狀窩黏膜勿使穿孔,自病變較輕側開始切除大部分喉體及喉內結構,術中保護正常杓狀軟骨側的甲狀軟骨下角的完整性,防止損傷保留杓區側喉返神經,保留病變較輕側杓狀軟骨,1例保留雙側杓區,對1例梨狀窩多處意外穿孔者行縫合修復,切緣冰凍檢查,用2-0可吸收尼龍線吻合環狀軟骨、會厭及舌骨,持保護性頭前傾位7 d,1例T4,1例為頸清掃標本陽性淋巴結接受術后放療,其余患者均單純手術。
1.4 效果觀察
對患者治療前后的狀況進行調查,治療后的調查時間為治療后1個月。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并對患者治療后的情況進行調查,其主要包括治療效果、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等情況。同時對所有患者進行為期半年的隨訪,了解患者生存狀況。
1.5 效果評價
顯著:患者治療后臨床表現基本消失,腫瘤半年內無復發,無術后并發癥發生;有效:患者治療后臨床表現明顯改善,術后存在并發癥,腫瘤無復發;無效:患者治療后腫瘤復發或死亡。
1.6 統計方法
文中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
2.1 患者治療前后臨床表現比較
治療前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咽部異物感、干咳、痰中帶血狀況與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患者治療前后臨床表現(20例)
2.2 病理檢查
所有患者粘膜切緣距離腫瘤邊緣距離均超過0.5 cm,切緣冰凍檢查均為陰性,陰性率100%。
2.3 治療效果
20例患者治療效果顯著的有12例,占比例的60%;治療有效的6例,占比例的30%;治療無效2例,占比例的10%。
2.4 患者術后治療狀況
有2例患者在術后第3天出現咽喉瘺道、皮瓣感染表現,繼而出現肺部感染,在術后第9天出現氣管套管內大出血表現,血液量超過250ML,予以全身抗炎等對癥治療后1個月患者康復,術后2個月予以拔管。4例患者在術后出現頸部血腫表現,予以引流、防感染治療后1周痊愈。術后除了2例咽喉瘺道患者以外,其余18例患者的堵管時間均在2~3周。少數患者在堵管初期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表現,經檢查后發現導致患者呼吸困難的原因主要為保留側區域的粘膜腫脹,將吻合口阻塞,進而導致癥狀發生,對此患者進行霧化治療后情況均得到明顯改善,其拔管時間均不超過30 d。
2.5 患者隨訪半年狀況
隨訪后半年有2例患者疾病復發,后治療無效死亡,其余患者未發現疾病復發、腫瘤轉移情況。
聲門型喉癌是一種常見的咽喉疾病,患者早期多表現為咽部異物感、咳血,隨著疾病不斷的發展,患者在臨床中還會出現呼吸困難表現,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該病在臨床中多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傳統手術對喉部功能損傷較大,患者術后預后較差,且術后對患者生活也存在較大影響,因此在臨床中的應用率逐漸降低[2]。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是由法國人Piquet在1974年首次提出,此種手術方式是在保留喉部功能的基礎上研究而來[2]。此種手術方式能夠對淋巴結進行大面清掃,在大范圍清除喉體的同時還能夠保留單側或雙側的杓狀軟骨、會厭和舌骨,因此在術后能夠達到重建喉部功能的目的,有效的化解了腫瘤徹底清除術和重建喉部功能之間的矛盾,同時還能夠提升對拔管和腫瘤的控制率,因此在臨床中的應用率逐漸提升[4]。在該院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患者治療前均存在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咽部異物感、干咳、痰中帶血等狀況,治療后僅有 4例患者存在聲音嘶啞、2例患者存在咽部異物感,與治療前比較存在明顯差異,且術后僅有2例患者復發,復發率非常低。該院的結果與其他研究報道基本相同,進一步說明此種治療方式治療效果非常顯著[3]。
在手術的過程中要注意不可將喉返神經、杓狀軟骨全部切除,至少要保留一側喉返神經和杓狀軟骨的功能,并要保證雙側梨狀窩粘膜的完整性,防止術后保留側的勺狀軟骨會對拔管造成阻礙[5]。在患者手術治療后要探查梨狀窩粘膜下方是否存在意外穿孔狀況,若發生穿孔要及時進行修復,防止其發生咽喉瘺道[6]。通常來說,環狀軟骨、舌骨以及會厭固定術治療并不會引發咽喉瘺道,但在該院的調查中發現,10例患者在治療后有1例在術后第3天發生了咽瘺。對其進行探查后發現,患者術后有大量唾液引流,但該院僅將其認為是內分泌物流出,并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進而導致并發癥發生。患者在治療后第9天突發大出血,經二次手術探查后發現,大量唾液通過梨狀窩穿孔部位流入了頸部切口內部,而切口并未及時進行引流,進而導致瘺道范圍擴大致使靜脈破裂引發大出血[7-8]。因此在術后對患者梨狀窩粘膜進行查看時非常有必要的。
在該院的調查中還發現,少數患者在拔管后出現暫時性呼吸困難,經檢查后發現導致患者呼吸困難的原因主要為保留側區域的粘膜腫脹,將吻合口阻塞。所有患者在經過霧化治療后癥狀均得到良好改善。對于此類患者我們認為,在術后不應盡早拔管,應在阻塞通暢后再予以拔管,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綜上,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在聲門型喉癌患者中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且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可以作為喉癌患者首選治療方式
[1]李平,何躍.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治療聲門癌[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2(7):391-392.
[2]葉曉英.環狀軟骨舌骨會厭固定術治療聲門型喉癌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9):104-105.
[3]Tea B,Morel N,Chahine K,et al.Therapeutic managementof glottic tumours:about a series of 41 cases of subtotallaryngectomy with cricohyoidoepiglottopexy(CHEP)[J].Rev LaryngolOtol Rhinol(Bord),2008,129:277-283.
[4] Lima RA,Freitas EQ,Dias FL,et al.Supracricoidlaryngectomy with cricohyoidoepiglottopexy foradvancedglotticcancer[J].Head Neck,2006,28:481-486.
[5]吳華飛.環狀軟骨上喉次全切除術治療喉癌32例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16):32-33.
[6]田皞,喻建軍,李贊.改良喉垂直前位部分切除與改良環狀軟骨會厭舌骨吻合術療效評估[J].中國癌癥雜志,2013,27(7):535-534.
[7]諶孫貴.環狀軟骨上喉次全切除術治療18例喉癌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3):208-209.
[8]黃素紅,關中,彭解人,等.環狀軟骨上喉部分切除術的療效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1,25(18):819-822.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ricoid Cartilage Hyoepiglottic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G lottic Carcinoma
LIMei-ping
Department of ENT,Jurong Peop le's Hospital,Jurong,Jiangsu Province,212442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ricoid cartilage hyoepiglottic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glottic laryngeal carcinoma.Methods20 patientswith glottic laryngeal carcino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June 2013 to June 2014 were treated with cricoid cartilage hyoepiglottic fixation.The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as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Results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ymptoms,such as hoarseness,difficulty in breathing,pharyngeal foreign body sensation,dry cough and sputuMwith blood status,after treatmentand that before treatment,P<0.05.The distance froMmargin of mucosal resection to tumor edge in all the patients wasmore than 0.5cm,and margin ofmucosal resection was all negative by section examination,with the negative rate of 100%.All the patients with mucosal resection margin froMthe tumor edge distance exceeds 0.5cm,the cut edge of frozen section examination was negative,the negative rate of 100%.In 20 patients there were 12 with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accounting for 60%;and 6 with effect, accounting for 30%;and 2 withouteffect,accounting for 10%.After treatment,in the 20 patients,larynx fistula occurred in 2 patients,hematoma of pharynx in 4 patients,and the symptoms of all the patients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were improved.After follow-up of half a year,2 patients died of recurrent disease and invalid treatment.No recurrence of the disease and tumormetastasiswas found in the remaining patients.Conclus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ricoid cartilage hyoepiglottic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of glottic laryngeal carcinoma is remarkable,and with high safety it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method.
The cricoid cartilage hyoepiglottic fixation;Glottic cancer;Curative effect
R739.65
A
1674-0742(2015)07(a)-0058-02
2015-03-25)
李美平(1972.2-),男,江蘇句容人,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