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桂珍
湖南省人民醫院婦科,湖南長沙 410005
綜合性護理對腹腔鏡子宮全切術患者身心恢復的影響
羅桂珍
湖南省人民醫院婦科,湖南長沙 410005
目的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改善腹腔鏡子宮全切的不良心理,促進術后康復。方法將隨機選取該院2013年8月—2014年4月行腹腔鏡子宮全切的10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性護理,比較兩組的負性情緒以及術后康復情況。結果觀察組護理后的負性心理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肩痛、切口疼痛評分均比對照組低,術后癥狀(腸鳴音、排氣、排便)改善和住院時間時間均少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性護理干預是一種全面、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能有緩解腹腔鏡子宮全切患者的不良心理,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綜合性護理干預;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后康復
子宮切除術的患者不僅要迎接手術帶來的身體創傷,而且面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雖然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具有一定的微創性,但作為一種手術治療方式,其還是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傷,術前都會存在一定的焦慮、緊張心理,術后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疼痛及并發癥等問題[1]。如何進一步突出腹腔鏡手術的微創特點,減少術后并發癥,加速康復,提供高品質、高效率、低成本的醫療服務模式是值得普外科護士研究的課題。為此,該研究在2013年8月—2014年4月將行綜合性護理的50例腹腔子宮全切除術患者,與50例行常規護理的患者進行比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隨機選取該院在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均為女性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年齡37~47歲,平均年齡(39.68±7.23)歲,其中子宮腺肌病11例,子宮肌瘤78例、頑固性功血 11例;觀察組年齡36~48歲,平均年齡(38.12± 6.48)歲,其中子宮腺肌病12例,子宮肌瘤76例、頑固性功血12例;兩組基線資料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患者的納入標準是:①心、肺、腎等重要器官無嚴重功能障礙;②入院后有完善的檢查和手術準備,均明確診斷;③均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均自愿簽署研究同意書;④無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疾??;⑤無凝血功能障礙、貧血及惡液質;⑥無精神障礙,無認知功能障礙,能配合護理并完成調查;⑦患者均行擇期手術。該研究患者的排除標準是:①主要臟器(心、肝、腎等)功能有嚴重障礙者;②精神狀態較差,不能合作者;③嚴重感染者、患有糖尿病和血液系統疾病者;④患有神經系統疾病且既往有精神病史者;⑤急診手術者;⑥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年齡25~68歲,平均(45.8±12.6)歲。病種:子宮肌瘤64例,子宮內膜異位癥24例,子宮腺肌瘤12例。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腹腔鏡輔助下進行子宮全切術,且治療、護理人員均相同。對照組:圍手術期行術前準備、健康教育、術后基礎護理、觀察病情以及預防并發癥等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在此基礎上行綜合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術前健康教育 ①護理人員自我介紹后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以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然后用耐心的態度、通俗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疾病危險因素、手術方法、流程和效果等相關知識,同時告知患者術后可能引起的并發癥與康復方法[2];②講解女性生殖系統的解剖生理知識及子宮的生理功能,使其知曉切除子宮后不會影響女性性征和加速患者的衰老,強調手術后不會影響夫妻生活;③介紹醫生的資質,手術成功的正性經驗,多用鼓勵化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指導患者學會與內心不良情緒做斗爭的方法,克服其恐懼心理,幫助患者建立手術信心。
1.2.2 術后疼痛護理 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關心患者術后住院生活,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和人文關懷,以增強其康復信心并淡化生理疼痛感,利用聽音樂、談心和看感興趣的電視節目等方法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輕疼痛,減少因疼痛引起的焦慮、煩躁和恐懼心理[3]。為減少肩痛,術后第 1天的07:00,14:00,20:00行吸氧[4],指導患者做腹腔鏡術后體操,將熱水袋敷于兩側肩部等措施。
1.2.3 術后早期鍛煉 護理人員在術后當天搖高床頭,指導患者取半坐臥位,幫助患者翻身、活動下肢[5]。術后第1天,循序漸進指導患者進行上、下肢運動,以維持患者耐受性。術后第2天,教育患者行床邊坐起、全身運動練習,根據患者具體病情指導坐位或者站位練習;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穩定后,拔除其深靜脈插管,可下床活動時將導尿管拔除[4]。
1.2.4 術后早期進食 患者麻醉清醒6 h后均予口服生理鹽水500mL,護理人員在其術后第1天給予清流質食物500~1000mL,第2天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食物1000~2000mL,其中流質食物應以稀粥、米湯、藕粉和果汁等為主,教育患者應多食低脂低鈉、高熱量高蛋白及富含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密切注意患者有無腹脹、惡心、嘔吐等情況[5]。
1.2.5 按摩 術后6 h待患者病情穩定后,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按摩護理?;颊呷∑脚P位,護理人員先以熱水袋(水溫60℃)置于患者腹部進行熱敷,注意避免燙傷;隨后用大小魚際肌或者手掌貼緊患者體表,以順時針方向從其上腹部朝胃部按摩,按摩時注意力度適中,在患者耐受范圍內以患者腹部凹陷1 cm為準,遵循由輕到重、再從重到輕的原則,同時應注意繞過手術切口[6]。
1.3 觀察指標與判斷標準
①負性心理:依據Zung編制的焦慮與抑郁自評量表(SAS&SDS)評定,條目均為20個,四級評分制,計算方法是總分乘以1.125后取整數,SAS評分以50分作為臨界值:輕度焦慮是50~59分,中度是60~69分,重度是>69分;SDS評分以53分作為臨界值: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是中度,>72分是重度抑郁;②術后恢復:觀察患者住院、首次腸鳴音恢復、排氣和排便時間,比較患者術后2 d時的疼痛感(肩部、切口):參照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價患者疼痛程度,總分共10分,無痛為0分,劇痛為10分。統計患者并發癥情況:腸梗阻、尿潴留、切口、肺部及泌尿系統感染等。
1.4 統計方法
該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以χ2檢驗。
2.1 兩組患者負性心理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術前1 h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負性心理比較(x±s,n=50,分)
2.2 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比較
觀察組術后總體恢復情況均優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比較[n=50,(x±s)]
2.3 兩組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共報告9(18.00%)例并發癥,少于對照組的19例(3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χ2=5.78)。
子宮涉及女性特征、生育能力,某些頑固性子宮出血、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以及子宮脫垂等疾病時,為了防止病情惡化而不得不切除子宮。子宮切除術的患者不僅要迎接手術帶來的身體創傷,而且面臨著較大的心理壓力。雖然隨著微創醫學的發展,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大大降低了手術帶給患者的創傷,但讓不能避免患者因手術而帶來的應激反應。該反應不僅影響手術治療效果,而且會延長患者康復時間,但目前臨床應用的常規護理干預主要以功能式方法為主,護理人員難以深入且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病情等變化,因而亟待尋求更加科學、有效的護理模式[6]。
綜合性護理是在整體護理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護理模式,其針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予患者多樣化、全面性的護理,以提高患者圍手術期的身心舒適度[7]。該研究為減少腹腔鏡全切術患者的心理不良反應和加快術后康復,對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具體表現為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開展術前認知干預、術后疼痛護理、早期運動、早期進食、按摩等多個層次護理干預。張莉等人文獻研究結果顯示,予以術前健康教育護理的研究組患者焦慮評分、對護理的滿意度及性生活情況均優于僅予以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且顯示出高度差[8]。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心理狀態評分、術后相關指標改善程度均優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總發生率18.00%比對照組的38.00%更少,這與上述相關報道結果相類似,進一步驗證綜合性護理應用于腹腔鏡子宮全切患者的臨床積極性、有效性,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狀態,提高治療效果??紤]其原因可能在于,認知干預增加患者的手術認知,增加了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健康知識,減輕了心理壓力,也幫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術后的康復知識和功能鍛煉技巧。疼痛護理、按摩護理有效降低了術后的切口疼痛和肩痛的程度,提高了患者術后的舒適度。早期進食增強了術后的營養和免疫力,促進了胃腸功能的恢復。早期運動有利于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也減少了并發癥的出現,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痛苦,最終促進患者的康復。同時綜合性護理的實施也加強了護患之間的交流,增加了相互理解,有利于和諧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遵醫囑行為。
綜上所述,綜合性護理干預是一種全面、人性化的護理模式,能有效緩解腹腔鏡子宮全切患者的不良心理,促進患者術后康復。
[1]程文燕,郭曉迪,劉興鳳.護理干預對全子宮切除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7):46-47.
[2]馬瑞.心理干預對子宮切除術后患者不良情緒及性生活滿意度的影響[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4):55-56.
[3]陸金美,趙文芳,徐守琴.婦科腹腔鏡術后非切口疼痛護理措施的改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2,27(14):38-39.
[4]吳海波,黃葉莉.吸氧對婦科腹腔鏡術后疼痛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14):62-63.
[5]呂芳.不同護理方法對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效果[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3):1897-1898.
[6]張彩菊,滑志娟,耿艷,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3,35(8):1261-1262.
[7]劉嵐.綜合護理對婦科腹腔鏡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8):56-57.
[8]張莉.腹腔鏡子宮次全切除術的綜合護理干預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20):156-157.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Recovery in Patientsw ith 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LUO Gui-zhen
Departmentof Gynecology,Hunan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Changsha,Hunan Province,410005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improving the negative psychology and promoting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Methods100 cases underwent 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August 2013 to April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the negative emotion an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negative psychology scores,lower postoperative shoulder pain and incision pain scores,earlier improvement in postoperative symptoms(recovery of bowel sound,anal exhaust,defecation),shorter length of stay an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total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a comprehensive and humanistic nursingmodel,which can alleviate the negative psychology,and promot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Laparoscope;Total hysterectomy;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R47
A
1674-0742(2015)07(a)-0172-03
2015-04-03)
羅桂珍(1972.7-),女,湖南長沙人,本科,副主任護理,主要從事婦科護理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