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康 林敏珍陳華芳 柯雪梅
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港檢科,福建廈門361021
2013~2014年廈門市托幼機構消毒效果監測分析
黃健康 林敏珍▲陳華芳 柯雪梅
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港檢科,福建廈門361021
目的了解廈門市托幼機構衛生消毒質量工作,分析存在的問題,以便進一步加強管理與改進。方法2013~ 2014年對轄區內托幼機構采用隨機抽樣檢測,調查其消毒效果。結果廈門市托幼機構連續2年監測總合格率85.93%,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為空氣<工作人員手<物體表面<餐(飲)具。結論托幼機構衛生消毒質量有待提高,托幼機構應進一步加強自身消毒質量的管理,完善消毒管理制度,及時改進消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托幼機構;消毒;監測
托幼機構是學齡前兒童生活和接受學前教育的重要場所,托幼機構的衛生防病工作受到社會的密切關注。每年冬春季呼吸道傳染病、手足口病和夏秋季的消化道傳染病都是幼兒常見傳染病,所以托幼機構的衛生和消毒管理質量都直接反映出其衛生防病狀況[1,2]。托幼機構的預防性消毒是切斷傳播途徑、控制傳染病流行的有效措施。為了解廈門市托幼機構衛生消毒質量監測情況,對廈門市2013~2014年托幼機構消毒后的室內空氣、物體表面和工作人員手、餐具進行抽樣監測,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13~2014年在廈門市托幼機構開展的消毒效果監測。監測項目包括室內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餐(飲)具,監測指標:空氣為細菌菌落總數和溶血性鏈球菌,物體表面和工作人員手為細菌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餐(飲)具為大腸菌群、志賀氏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
1.2 方法
參照《福建省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監測方案》,主要在托幼機構的教室、寢室進行采樣,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依據GB15982-1995《醫院消毒衛生標準》進行采樣,餐(飲)具依據GB14934-1994《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進行采樣,檢驗方法參照衛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室內空氣采用平皿沉降法,應用9 cm直徑的普通營養瓊脂平板、血平板,暴露5 min;物體表面和工作人員手采樣方法是用無菌棉拭沾濕采樣液作涂抹采樣,將采樣棉拭投入含10 mL采樣液的試管內;餐(飲)具采樣方法是用大腸菌群紙片法和棉拭子進行涂抹采樣,采樣面積各為50 cm2。
1.3 結果判定
室內空氣細菌總數≤500 cfu/m3(靜態),不得檢出溶血性鏈球菌。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細菌總數≤10 cfu/cm2,不得檢出大腸菌群、溶血性鏈球菌、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餐(飲)具不得檢出大腸菌群、志賀氏菌、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資料統計、處理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013~2014年度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監測結果
2013~2014年共抽樣803份,合格690份,合格率為85.93%。各年平均合格率分別為83.48%、87.72%,對2013、2014年年度監測合格率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91,P>0.05),見表1。

表12013 ~2014年廈門市托幼機構消毒檢測結果
2.2 不同監測項目的消毒效果比較
空氣113份,合格83份,合格率為73.45%;物體表面246份,合格231份,合格率為93.90%;工作人員手216份,合格161份,合格率為74.54%;餐(飲)具228份,合格215份,合格率為94.30%,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為空氣<工作人員手<物體表面<餐(飲)具。對不同監測項目[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餐(飲)具]的消毒合格率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χ2=63.87,P<0.01),見表2。

表2 2013~2014年廈門市托幼機構中不同項目檢測結果
3.1 監測結果
廈門市托幼機構消毒質量較好,總合格率為85.93%,與國內有關報道接近[3-6]。對2013、2014年監測合格率進行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近年來政府加大資金投入、促使托幼機構對其自身硬件設施的改造和完善、園領導對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監測工作的重視和管理、加強保育員消毒技能培訓有關。
3.2 不同監測項目的消毒效果存在的問題
對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手、餐(飲)具消毒效果比較,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為空氣<工作人員手<物體表面<餐(飲)具。監測結果表明,室內空氣、工作人員手這兩項的消毒效果合格率較低,是托幼機構消毒工作的薄弱環節,與文獻報道一致[7],表明空氣、手消毒效果已成為托幼機構的普遍性問題,與托幼機構的消毒硬件設施相對不完善,未使用感應式水龍頭,未配備洗手液,工作人員洗手時間不夠或洗手方式程序不正確,沒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潔雙手,從而影響了手消毒效果。另外,此次監測發現有少部分托幼機構沒有設置專用的擦手毛巾,洗手肥皂未進行干式保存等現象,肥皂始終處在濕潤狀態,將易引起微生物的滋生,從而造成交叉感染,這些問題都有可能影響到工作人員手消毒效果。還有極個別托幼機構為了應付有關部門消毒監測,存在用消毒液洗手、酒精球擦手代替流動水洗手等問題。目前托幼機構空氣消毒一般采取開窗通風和紫外線燈照射。開窗通風是最簡單有效的消毒方法,定期開窗通風可以促進室內空氣流通,避免空氣濕度大的有效方法,從而保證紫外線消毒效果。采取紫外線燈消毒,其消毒方式、紫外線燈是否規范安裝、燈的盞數是否足夠、燈的輻照強度、照射時間都與消毒效果有關聯。此次監測發現有些托幼機構的教室沒有安裝紫外線消毒燈,消毒采用移動式消毒燈,或者紫外線燈盞數量不夠可能是空氣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此次調查的物體表面和餐具不合格的原因主要與保育員不按使用說明書配制正確的消毒劑濃度、清潔消毒頻次不夠、消毒方法不規范有關。工作人員手部消毒、空氣消毒合格率的較低可能成為托幼機構的傳染病爆發流行的潛在危險因素,特別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特別重視。餐具消毒首選物理消毒,調查中發現托幼機構目前普遍采用蒸汽消毒方法。餐具消毒遵循先清潔后消毒的程序,防止殘留的有機物影響消毒效果。部分托幼機構由于只有清潔而未消毒,導致餐(飲)具檢出大腸菌群,容易造成腸道傳染病的發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消毒后的餐具要注意儲存,以免二次污染。
3.3 建議
幼兒是手足口病、流感、水痘、麻疹等傳染病的易感人群,教室是幼兒的主要活動場所,提高托幼機構消毒工作質量,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是保障入托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為幼兒提供一個健康衛生的生活、學習、成長環境,建議:①各托幼機構應進一步加強自身消毒質量的管理,完善消毒管理制度,及時改進消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空氣、工作人員手等薄弱環節的消毒,防止疾病在托幼機構傳播。②強化托幼機構人員的洗手等消毒意識,加強對工作人員手消毒及手衛生知識的培訓,規范六步洗手法,正確掌握洗手時間和洗手時機,降低及避免病原微生物的交叉感染,在各教室設洗手池或消毒池,配備好相應的洗手液或消毒液。③加強幼托機構消毒人員消毒知識的培訓,規范消毒人員的清潔消毒工作[8]。④加強環境中各類物體表面的消毒,定期對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⑤各托幼機構要建立健全各種消毒衛生工作管理制度,確保園內工作人員等的相對穩定,常配備有必需的消毒藥物及器械;做好紫外線燈消毒的相關記錄,每天早晨使用教室前用紫外線燈照射30 min,每周用75%酒精擦拭紫外線燈,及時更換破損或強度不足的紫外線燈。⑥監管機構要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對托幼機構日常消毒工作的效果和質量進行監測與管理[9];同時要根據各種傳染病的流行特征和流行季節,對托幼機構的日常消毒措施、規范和其消毒藥品、器械的合理使用等進行技術性指導,保證其消毒效果[10]。⑦有計劃督導托幼機構針對其自身薄弱環節進行整改與提高,注重消毒效果,遵守消毒規范,做好消毒隔離措施,努力降低傳染病的暴發與流行危險。⑧建立健全相關的衛生標準和規范,監督管理機構定期對托幼機構衛生狀況進行評估;通過通報增強托幼機構對衛生管理的重視,不斷改善衛生設施。⑨加強對保育員和保健醫生的培訓指導工作,建議教育部門進一步加強對托幼機構相關專業人員的衛生法律、規范及衛生消毒知識的宣傳與培訓力度,增強教職工與衛生工作人員的消毒衛生意識[11]。⑩各部門間加強合作互通相關信息。建議教育部門把完善的消毒設施作為硬件準入條件,把好源頭關。衛生局衛生監督機構增大對托幼機構的監督執法強度。疾控機構要加大衛生宣教力度,對托幼機構相關人員提供定期的消毒知識培訓和技術指導,以增強托幼機構保育、工作人員的消毒、衛生意識。確保他們能夠掌握傳染病防治知識和消毒知識,熟悉消毒操作工作規范,掌握空氣、物體表面、個人的手部以及餐具消毒、存放方法。衛生部門和教育部門要加強溝通、協作,各相關部門監測數據的及時相互反饋,對監測存在問題及存在安全隱患的托幼機構,監督部門加強監督力度,責其限期整改,并注重跟進措施,保證托幼機構各項存在問題等有效整改。只有各相關部門能齊抓共管,托幼機構能高度重視并做好各項預防性消毒和衛生保健工作,才能為幼兒提供一個良好的衛生生活環境,確保兒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12]。
[1]肖瀟,鄧小虹,佟穎,等.北京市托幼機構衛生質量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9,26(2):172.
[2]韓佳音,林立豐,黃仙鐘,等.廣東省部分托幼機構傳染病預防和消毒現狀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9,26(3):293.
[3]梁玉紅,曹沛沛,朱笠.2011年大連市托幼機構消毒質量調查[J].疾病監測與控制雜志,2012,6(9):564-565.
[4]陸永梅,章迎春,張雁.紹興市越城區托幼機構消毒質量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9):887-888.
[5]許明.東麗區公立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監測[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4,31(3):309-310.
[6]徐斌.椒江區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監測[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29(5):436-437.
[7]程文龍.順義區托幼機構消毒質量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0,27(6):735.
[8]王曉軍,申同洋,秦迪,等.2010-2011年西城區托幼機構消毒效果監測分析[J].醫學動物防制,2012,28(9):1029-1031.
[9]楊波,唐明生,陳學良,等.蘇州市2011-2013年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監測分析[J].江蘇衛生保健,2014,16(6):31-32.
[10]龐志釗,陳慧英,李麗婕,等.2011年-2013年石家莊市托幼機構消毒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4, 24(19):2837-2839.
[11]林達云,趙曉玲,張克春,等.深圳市某區托幼機構2010-2012年消毒質量監測結果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3):1702-1704.
[12]屠春慧,林仁權,郎燕玲,等.杭州市拱墅區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監測結果分析[J].上海預防醫學,2013,25(3):127-128.
The monitoring disinfection effects analysis of nurseries and kindergartens in Xiamen city from 2013 to 2014
HUANG JiankangLIN MinzhenCHEN HuafangKE Xuemei
Port Inspection Section,Xiamen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Xiamen361021,China
ObjectiveTo know the sanitary disinfection quality work in nurseries and kindergartens in Xiamen City,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order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m.MethodsRandom sampling examination was conducted in nurseries and kindergartens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from 2013 to 2014,and their disinfection effect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The monitoring total qualification rates of nurseries and kindergartens in Xiamen City for two consecutive years were 85.93%,and the qualification rates in an increasing order occurred in air,staff hands,object surfaces and table ware respectively.Conclusion Sanitation quality in nurseries and kindergartens should be improved,and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its own disinfection quality management,improve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system,and timely improve the lack existing in sterilization process.
Nurseries and kindergartens;Disinfection;Monitoring
R175
B
1673-9701(2015)18-0126-03
2015-04-23)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