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職室內設計專業項目工作室教學模式是基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育理念進行探索與實踐的,它既符合高職教育的規律,又具有藝術教育的特色。它的特點在于以企業崗位點要求進行工作室的設置,以真實項目來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從而實現學生向高素質的職業技能人轉變。
關鍵詞:項目工作室;室內設計;實訓
高職室內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既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又要具有一定實際應用能力,能從事室內設計領域工作的高技能專業人才。教學旨在培養學生設計應用能力、設計創新能力和設計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等整體結構水平,以職業領域和崗位群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突出學生的能力培養,常規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達到時代環境下的人才需求技能。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在教學中采取了項目教學法。但是僅僅是項目教學并不能使學生充分的感受設計公司的工作模式,項目工作室的教學模式則彌補了這一缺陷。
一、項目工作室教學的理論依據
藝術設計專業關于工作室的研究由來已久。工作室主要由學術帶頭人主持,帶領若干名教師組成具有學術特色的教學實體,對本工作室在編的學生實施教學。在整體教學體系中,工作室教學占有重要位置。課程設置上一般先進行設計基礎教學,后進行專業教學,專業教學大多是以項目教學的形式進行。然而,普通高等工作室教學主要是以主持人的學術結構為依據,從而與高等職業教育所提倡的“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高等職業教育的工作室教學目前還停留在模仿普通高等教育的形式上,在引進項目的教學過程當中,大多受到時段制約,尚不能形成完整的項目工作室的教學模式。
項目工作室教學模式是在項目教學的基礎上引進公司管理模式,以就業崗位點的設置和各崗位能力要求來進行項目的安排和實施。它是以一個具體真實項目實施為目的,以崗位點的技能為要求,以專業理論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為評價體系。并借鑒企業的管理流程,進行課堂管理、教學設計和教學評價的教學模式。
二、項目工作室教學的意義
項目工作室的教學模式,是在順應時代要求和教育發展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教學模式的創新,也是師生關系的變革,對于素質教育的實現有重大的意義。
(一)項目工作室教學是模擬公司的運作模式,可以使學生在設計公司模式下接受最前沿的專業訓練,以利于學生畢業之后盡快地進入工作角色。
(二)項目工作室教學引用公司崗位點進行分工合作,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明確崗位點的類型、技能要求,從而有針對的進行專項練習。
(三)項目工作室教學強調學生的分工合作,這就考驗和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與協調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四)項目工作室教學對學生的測評方式和內容,更有利于全面而準確的評價學生的專業技能,也能發現每個學生的薄弱環節以便于及時加強。
(五)項目工作室教學中,師生的關系發生了轉變。教師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可以是項目工作中的協調者、引導者,甚至是參與者。這樣的轉變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有利于與學生的深度溝通。
三、項目工作室在室內設計課程中應用
(一)崗位點設立項目工作室
根據高職室內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規格,將室內設計課程打散重構,以崗位點設立項目工作室。
(二)制定任務
教師以任務書的形式將課程內容合理地分解為一個或數個項目,通過真實項目的導入展開教學。真實項目的導入必須是針對相應職業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與企業實際工作過程直接相關,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教師在項目教學中可以成為設計公司的經理,引導學生組成設計小組進行項目設計;教師也可以成為設計顧問,督促、監督學生設計小組的項目設計,并給予指導。學生在項目教學中成為設計師,并且非常明確自己在項目設計團隊中扮演的角色,齊心協力地為項目的完成貢獻智慧。此外,還可以在教學中導入一些有針對性的設計競賽,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項目工作室的教學設計按照:教學內容、項目導入、項目分工、分組討論、項目計劃、調研、項目設計、項目完成、項目評價、展示等步驟進行。
(三)教學實施步驟
教學實施按教學設計的步驟開展教學,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①通過教學內容的理論知識傳授,將項目導入課程當中。② 根據崗位點的要求下達任務,并進行項目分工。③小組擬定項目計劃,完成設計前調研及資料收集工作。④歸納、整理第一手資料進行項目方案設計。⑤學生各司其職,分工協作,按照公司設計的程序完成項目設計。⑥每一小組擬派代表將本組的方案實施過程及完成效果用ppt課件的形式進行講述,并自我評價。⑦項目完成時進行課程展示,其中包括:教師的課程設計、項目類型、學生的項目設計全套等。
(四)檢查評估
項目工作室教學的評估有一定特殊性,它所要考察的不僅僅是學生最后作業的質量,而是包括整個作業完成的過程,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評估:
1.以學生的管理、組織能力來評估(包括作業完成進度,團隊協作能力等);
2.以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評估(包括對項目的理解、操作過程中的應變能力等);
3.以學生的創意思維能力來評估(包括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主題的原創性、設計項目的可應用性等);
4.以學生的設計表達能力來評估(作品的展示效果、主題的陳述等);
5.以學生的設計報告整體效果來評估(對設計過程的詮釋等);
6.以學生互評與學生自評相結合(了解彼此的差異、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掌握程度等)。
四、項目工作室教學體會
(一)教師在項目教學中要注意自己地位與角色的轉變。教師的地位在項目工作室教學中是經常變化的。當學生學習新技能時,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當學生運用已學技能時,教師是導航員;當學生自主活動時,教師是觀察員;當學生以小組進行活動時,教師又需要充當協調員。它要求教師有極大的創造性和應變能力。教學計劃的具體實施經常需要臨時調整。
(二)改革現有的課程體系和教材。現有的課程體系和教材已經不能滿足這樣先進的教學模式,需要對此進行改革,使學生進一步接觸到最先進的專業知識,最全面的行業技能,最直接的企業運作模式。
(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項目工作室教學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所以教學需要復合型和雙師型教師,要求專業教師不斷改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領域,包括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知識。
(四)注重對學生技術指導和思維引導。項目工作室教學是在模擬的生產生活場景中通過閱讀、理解、觀察、操作、思考來引導學生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同時學習新的知識,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操作技能。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正確地閱讀、理解、觀察、操作、思考,實現知識和技能的遷移。
(五)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的能力。項目工作室教學強調小組協作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這種協作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高級認知能力的發展,有助于學生協作意識、技巧、能力、責任心等方面的素質的提高,貼近現代企業對員工的要求。
(六)項目課程還要求教師有很強的團隊精神,有很強的合作能力。加強同專業不同學科教師之間的合作,不同專業教師之間的合作,傳統理論課教師與實習指導教師之間的合作,有助于項目課程的順利進行。
五、結語
項目工作室教學是基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教育理念進行探實踐與應用,它不僅保證人才培養質量,改善學生的實訓環境,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通過工作室這個特定教學窗口與社會接軌,學校的培養目標與企業的崗位需求就會達到了一致。
【參考文獻】
[1]李偉.構建藝術設計專業多維實踐教學體系[J],裝飾,2006(12)
[2]徐涵.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2007(34)
[3]姜大源.職業教育:類型與層次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01)
[4]王兆明.室內設計專業構建工作室學習體系[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8(26)
[5]王茂林.高職藝術設計專業項目工作室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J],美術大觀.2010(01)
【作者簡介:王茂林,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藝術系,副教授,高級工藝美術師,碩士,主要從事環境藝術設計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