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艷芳
摘 要:說到“90后”,大家的普遍想到“非主流”一詞,喜歡不走尋常路,另外一詞是“火星文”,喜歡風靡流傳的各種網絡語言。“90后”是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波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也是被父母無限呵護的新一代,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有著較為自我的個性,為此大家更需要關注“90后”的就業心理問題,并就此些問題提出正確就業指導對策來引導他們成為我國新的頂梁柱。
關鍵詞:90后 非主流 火星文 心理 就業指導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227-02
毋庸置疑,現在的“90后”已經逐漸成為我國的年輕主力軍,他們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后第二波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他們個性張揚,可也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現象;他們能主動關注社會信息,但價值觀似乎更加現實;他們很好地利用了網絡這個平臺來獲取信息,但內心有產生一種空虛感,缺乏實際溝通能力。他們不像“70后”,經歷艱苦方獲得如今的功成名就,他們也不似“80后”,夾縫生存卻仍舊不斷奮斗,而“90后”,似乎是站在煩惱中卻在仰望幸福。
為此有必要清楚地握“90后”大學生的就業觀,了解他們的心理問題,方能在此基礎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幫助他們更好地提供就業服務。
1 “90后”就業形勢新變化
1.1 當今社會出現了許多新興行業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有30多年,這30多年間,中國的發展也是突飛猛進,國民經濟不斷上升,當然,隨之而來的便是生活的改善,人民生活方式的改變,為此,我國的市場也會有著一定的變化,也會有更多的新興產業的出現,比如:節能環保業、新興信息產業、生物產、新能源、新能源汽、高端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甚至還有寵物美容。同時,隨著我國的通信行業的發展,網絡。Wifi隨處可見,這樣一來的話,最近90后特別喜歡的網購行業而帶來的效應也是不可忽略的。
這些新興行業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給“90后”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但與此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更大的挑戰,他們也需要不斷的完善他們自己方可勝任這方面的工作。
1.2 普遍的大學生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的“90后”已經不像六、七十年代那樣存在著較多的文盲,相反,大部分的“90后”均有接受過教育。“90后”是被父母呵護長大的新一代,“90后”還有好些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其的培養更為用心,他們從小也就開始上各種補習班吧。也正因為是這些父母對這些“90后”的淳淳教誨,再加上我國對教育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機會能夠步入大學殿堂。為此,這也造成了出現了普遍都是大學生的現象,但是無可厚非,這是我國進步的體現,因為能有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接收高等教育,利于整體的發展。而這樣就一來,就對“90后”的各個方面能力有著更高的要求。
1.3 新型的通信方法
隨著我國經歷的發展,通信行業更是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為此我國也涌現出了像視頻,微信、QQ等通訊方式,與此同時也讓“90后”出現了一個獨特的問題,他們的虛擬環境下的溝通能力將會遠遠比實際溝通能力要強,也讓“90后”在就業時的面試時會稍有弱勢。
1.4 自主創業意識增強
或許正因為“90后”是生長在信息全球化,媒體泛濫的時代,他們有著廣闊的視野,獨特的思維,卻欠缺團體協助意識和能力,他們選擇自主創業;也或許他們是靠著上一輩的本金資源的支持,為此也讓“90后”選擇自主創業的意識明顯增強。
2 “90后”就業心理問題表現
“90后”生活在穩定而又安逸的社會中,再加上父母對其呵護備至,他們像是溫室里的花朵,沒有見過任何的風雨,為此在就業時總會想要尋求優越環境,較難適應艱難困苦的環境。“90后”雖然生長在信息全球化時代,他們能接觸到很多新鮮新奇的事物,為此他們可能對于某些事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可是卻因為各方面還不夠成熟,不能整理運用;另外,“90后”比較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為此他們常常缺乏團隊精神,從而不利于整個團隊的發展;沒有吃過什么苦的“90后”,工作抗壓性差,而且容易出現工作情緒不穩定的情況,話句話講,就是會有隨心所欲,常會鬧一些小情緒等情況;再者就是系統思維欠缺,總結能力較弱;還就是他們敬業精神欠佳,企業忠誠度低,或許是因為“90后”喜歡挑戰,他們在工作上也常有“跳槽”情況發生;而最為嚴重的一點便是他們對自己的職業定位比較模糊,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不知道喜歡什么樣的行業,不清楚自己適合怎樣的職業,不明白自己應該定位在什么樣的職位上,為此他們跟著潮流,想找一些工作輕松,又能有著高薪資的企業,可是,又哪有這么好的事情呢?沒有一番艱苦拼搏,又怎得好結果呢?
另外一點,就是部分的“90后”大學生心態沒有放好,總以為自己有著一張“本科”的證書便滿足,從而生出一種莫名的優越感,也不愿意從基層開始做起,就想直接是工程師或是管理者,若你是沒有經驗,那么你又如何能勝任這些工作呢?這方方面面的情況,都不得不讓我們教導“90后”要認清就業心理問題。
3 “90后”就業指導新對策
3.1 認清“90后”的優勢
首先我們要先認清“90后”的優點,從而來給他們一些就業方面的一些指導。其實“90后”的環境適應還是較快,改革以來生活的節奏加快,這也樣一方面也鍛煉了“90后”的動手能力,培養了他們較強的創新意識,比如說,他們愿意主動學習一些計算機,電子設計方面的一些課程,更注重自己的動手和實踐能力;他們能夠有自己明確的個人興趣愛好,他們自主學習一些樂器或者是舞蹈,從而讓自己具有更多的建構性;屆時,“90后”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色,他們總能主動地投入到社會的志愿者服務當中來,盡管志愿服務比較累,還沒有報酬,但他們仍舊投入其中,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在思維方面就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另外在這個信息流通的時代成長的“90后”,他們能迅速獲取信息,從萬千信息中篩選對其有利,有效的部分信息,從而適應于我們這個信息全球化的時代;而對于“90后”最為有利的優勢便是他們明確自己的目標后,能有很強的自我實現意愿。endprint
3.2 針對“90后”的就業心理問題的建議
首先,“90后”要先學會把壓力變為動力,勇于擔當,敢于承擔責任,學會堅持,不怕苦,與此同時也要學會珍惜自己的每一份工作,感恩身邊的每一個幫助你,提攜過你的每一位,要用你的責任心和創造力來盡量為企業爭取更多的效益;其次,“90后”要學會腳踏實地工作,不懂,沒有經驗不要緊,要能及時整理思路與靈感,積攢自己日常的經驗,善于總結,并適當應用到日常工作里,爭取不斷取得進步和成績才是重點,同時也要按時完成領導吩咐的任務,而不能投機取巧,凡事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經驗也需要慢慢積累;還有“90后”需要在心態上做一個正確的調整,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但要放下“自我”,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有段話叫做:“一只螞蟻來搬米,搬來搬去搬不起,兩只螞蟻來搬米,身體晃來又晃去,三只螞蟻來搬米,輕輕抬著進洞里。”;接著就要改變工作抗壓性差,工作情緒不穩的工作狀態,心去感受你周邊的這個世界,保持年輕人的活力與熱情,對工作也要時刻保持熱情,干一行愛一行,認可企業文化與工作環境,相信企業將為自己提供發展的機會、平臺和應得的物質回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受外界影響,相信,你將與企業一同成長。
3.3 認清現實,從自身出發
部分“90后”在接觸工作后總結的第一個詞是“苦”,為此希望我們“90后”能認清現實,不要沉浸在自己的虛幻里,不是每個人都能如電視劇般戲劇,不是你一出去工作便能遇到一個非常賞識你的老板,一個非常適合你的企業,為此,你最先要做的事面對現實,先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有一定收入,而不是總向父母伸手要生活費,這樣你才能得到物資的享受。就在的就業難,很多方面也體現在了擇業難這個問題上,部分“90后”是因為覺得這份工作不喜歡,或者是可能不適合我自己,再或者說這可跟我想的不是一個方向的,但是“90后”該要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先做好,然后再努力向自己的夢想出發,而不是一直停滯不前,等著“夢想”來找你,先要等你自己努力過了,收獲著一定資源時,在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揚帆起航。
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有適合自己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希望“90后”能夠想清楚,不要把自己鎖死在這個枷鎖里,凡事都要試試看,而不是找不到合適的就一直不就業,這樣會讓你們脫離社會這個軌道,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你可以邊就業邊積累經驗,在掌握更多的職業技能后在這種情況下,先就業后擇業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積累了好多社會經驗,有一定條件后自身的發展以及更理想的工作。
3.4 相信自己,揚帆起航
“90后”曉知識,懂創新,但也希望你們能拿出自信,不要畏懼辛苦,敢于嘗試,把握住各種“試水”的機會,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若能擁有專業知識、經驗以及自信,也許你就會成為將來的“準求職成功者”。
參考文獻
[1] 梁榕.“90后”大學生就業觀教育探析及引導策略[J].教育觀察,2012(7).
[2] 李黎.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78.
[3] 周惠琴.“90”后大學生就業心理及其思想政治教育[J].宜春學院學報,2011(1):102-105.
[4] 郭少東,楊芳.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及干預對策探析[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0(3):85-86.
[5] 宋曉飛,張衛.“90后”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的預防及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2014(4):205-2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