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爭蔚
摘 要:初級劍術是武術運動中的一種短器械套路,現在在很多高等院校也已經被作為一種教學內容。然而由于初級劍術套路的動作連接多,變化復雜,動作數量也比較多,因此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了進一步促進武術教學質量的提高,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和完善,該文主要通過分析初級劍術的特點和教學規律,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三步教學法。
關鍵詞:初級劍術 教學方法 教學質量 教學規律
中圖分類號:G852.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c)-0114-02
武術是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劍術作為武術中的一個分支,它集健身、娛樂、欣賞于一體,屬工架劍,且繼承了傳統劍術特點,具有獨特的技術風格,因此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喜愛。現在初級劍術已經在很多高校體育教學作為基本教材出現,并以其優美的動作和瀟灑的套路而深受學生的青睞。但是隨著初級劍術教學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初級劍術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1 初級劍術的特點
初級劍術集武術的基本手型劍指、步型、平衡以及簡單的跳躍動作于一體,并對其進行組織和編創,進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武術劍術,具有節奏鮮明、姿勢舒展、瀟灑飄逸、動作靈活性強以及身體協調性大的特點。初級劍術主要有預備式、全套動作以及結束動作三個部分構成,其中全套動作又可以分為4段,共32個動作所組成,主要劍法有點、劈、崩、斬、刺、撩、抹、挑、掛等;另一個手采用劍指的形式,并同時配合基本步型,例如弓、仆、虛、歇等,以及一些動作,如平衡、跳躍等[1]。在練習的過程中,不僅要使手、眼、身法、步型與劍高度融合在一起,完美地配合使用,劍法要靈活,身法要輕快多變,身姿要優美、瀟灑,同時動作還要富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由此可見,初級劍術的學習對練習者的身體的靈敏程度、素質、協調性、柔韌性以及爆發力等都具有較高的要求,只有同時具備這些基本素質,才能夠學好劍術,并充分展現其欣賞價值和鍛煉價值。
2 初級劍術三步教學法
2.1 基本功教學
武術動作更加強調神韻,其技法也充分體現了形神統一的觀念。要想使學生更好地對初級劍術的方向、路線、節奏進行學習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要先對劍術的基本功進行練習。掌握基本技法不僅能夠使練習者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同時也能夠幫助其達到形神兼備的基本要求。基本功教學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練習手型:劍指;第二步,練習步型:弓步、馬步、仆步、虛步、斜步;第三步,練習步法:并步、進步、退步、插步;第四步,練習平衡:提膝平衡;第五步,練習跳躍:換跳步、大躍步前穿[2]。在完成這些練習之后,練習者的身體各個部分就得到了全面的訓練,為初級劍術后期的學習和劍術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基本功練習是貫穿初級劍術學習的全過程中的。
2.2 基本劍法教學
初級劍術是以基本劍法為基礎的,劍術基本技法動作有刺劍、劈劍、抹劍、掛劍、云劍、撩劍、點劍、挑劍、崩劍、斬劍、剪腕花、撩腕花等多種形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先對這些劍法的特點進行詳細的闡述和介紹,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劍的基本結構,以及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明確發力點;另一方面,還要使學生明確各劍法所運行的路線和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夠靈活地使用劍法動作并正確地表達劍法。介紹完基本劍法之后,要結合步型對學生采用典型動作教學法,例如弓步直刺、提膝下點、弓步下劈等,其目的是使練習者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注重身械的協調配合,更好地對基本劍法進行運用和鞏固,逐步提高基本劍法動作,為下一步的練習打好扎實的基礎[3]。
2.3 劍術套路教學
劍術套路教學又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進行組合動作的教學。組合動作是將多個單個動作串編起來形成的成套動作,例如提膝平斬+回身下刺+掛劍直刺+虛步架劍。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由教師進行示范,示范動作要正確且標準,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同時要強調反復練習以加深印象。組合動作的難度比較低,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熟練動作,提高動作的力度和節奏感。
第二個階段是進行分段動作的教學。分段動作練習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動作質量和熟練程度,因此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在分段動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進行一次完整示范,使學生有一個完整且直觀的印象,然后再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同時給予學生語言提示,對錯誤的動作要及時糾正。
第三個階段是進行半套動作的教學。初級劍術共分為4段,當學生掌握了動作的方向、節奏以及路線之后,教師可以把4段動作分為1~2段和3~4段進行練習,逐步加大運動負荷,這對于提高學生動作質量、鞏固動作記憶有很大的幫助[3]。
第四個階段是進行整套動作的教學。要想練習整套動作,必須要在學生完整熟練整個動作的基礎上進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分段練習、半套練習相結合的方式重點突破,使學生在熟練動作的基礎上再進行整套動作的練習,逐步掌握和鞏固整套動作。
3 初級劍術教學中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初級劍術的動作比較多,并且所有的動作都是一個完整的套路,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除了要將其分解成為循序漸進的步驟進行教學之外,還要注意動作與動作之間以及環節與環節之間的聯系與整合。一是,要加強基本功和基本動作的教學,基本功和基本動作是初級劍術學習的基礎和前提,只有打好基本功、練好基本動作才能夠在后期的學習中更加事半功倍,在練習中要注意使劍術中的“緩與急”“輕與重”“輕撩與重劈”“退步與進步”“防與攻”“虛與實”等靈活運用、有機配合[4]。例如在整套劍術中,有時“行走如云”以配合云劍、抹劍,有時“急跑猛跳”以配合崩劍、刺劍,等等,通過良好的配合能夠大大提高劍術的審美特性。與此同時,在練習中還要采用先易后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練習方法。二是,教師可以通過改變動作的名稱,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對劍術動作有更加形象的記憶,在練習的時候也能夠更加容易地打出來,在增強趣味性的同時也更便于學生鞏固長期記憶。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易名法。三是,堅持課內、課外教學相結合。課時少、間隔長、學生基礎差,所以開設課外輔導非常必要。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習有連續性,把教材重現的時間安排在遺忘之前,而且可以補充加強課堂上未完全掌握的動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為更好地安排以后的課程夯實基礎[5]。四是,加強相似動作教學以幫助學生提高識別能力,以免因相似的步型、步法而導致劍法的混亂。比如:提膝平斬—提膝下截—提膝下點—提膝直刺:回身后劈—回身下刺—回身平崩—同身后撩:歇步下劈—歇步上崩等對初學劍術的學生來說,很容易因相同的步法或身法而使劍法模糊。五是,配樂練習。從古代戰爭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音樂具有鼓舞和振奮的作用,根據音樂與劍術的特點,在教學中以音樂來輔助以起到振奮精神、提高注意力和表現力的作用[6]。另外,從總體上來說,劍法里的難點不外乎是手腕的動作或用力的方法。教師只要講解清楚、示范得當,練習者聽時認真、看時認真,再細心地揣摸,都能完成動作。練習的難點不外乎是連貫圓活、身械協調,并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多練、苦練、巧練。初級劍套路里沒有什么翻騰跳躍類的高難度動作,只要嚴格要求同學們照上面如此練,下得苦功夫,定能達到教材要求,圓滿完成學習任務。
4 結語
初級劍術的教學要以“厚基礎、重分解教學、精講多練、抓節奏”為基本原則。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抓基礎建設,并強調反復練習和動作神韻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并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促進初級劍術武術動作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胡燕麗.初級劍術教學法探討[J].考試周刊,2011(41):134-135.
[2] 邵國華,蒙格,李正中,等.投擲與初級劍術項目動作技能遺忘過程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30(1):86-89,101.
[3] 李小軍.比賽教學法在高校體育公選課初級劍術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3,19(4):124-128.
[4] 方芳.淺談初級劍術的有效教學方法[J].體育時空,2013(3):115.
[5] 胡容嬌.念動訓練在初級劍術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體育時空,2011(11):122.
[6] 劉世奇.初級劍術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教法探析[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2014(4):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