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輝
摘 要:數學教學的創新,是教育改革的主題曲,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體現。創新教學關鍵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其能力。創新意識要求我們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救出來,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利用數學的一點一線的直覺性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但又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任務,教育工作者要把自己的實踐經驗與科學的理論相結合,在數學教學中不斷的總結與探索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方法與手段,努力提高教師自我教學創新意識,提高教學藝術,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激情.
關鍵詞:創新 學生 教師 教學 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2(a)-0250-01
數學教學的創新,是教育改革的主題曲,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體現。創新教學關鍵就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其能力。數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嚴密性的抽象性的學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學生缺乏創新能力。因此,教學時應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像物理,化學一樣,通過直觀性使學生理解概念及性質。如:在講圓定義時,讓學生自己動手演示,發現特點,總結規律,教師做最后的補充,這樣可以吸引差生的注意力。筆者試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闡述。
(1)數學教學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樹立以學生個性為本的教學觀。數學教學如同其他學科一樣,在創新教育的浪潮中要轉變以教師為主、以強調學科的基礎性為主的舊觀念,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展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教師與學生為平等關系,在設計教學計劃、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及操作程序上都要以學生為主題,讓講臺成為實現學生自我價值的舞臺。教師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全新的教學手段去感染和陶冶學生,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互教互學共同譜寫數學教學的新篇章。
(2)要樹立學生參與的意識,努力提高課堂藝術。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共同參與備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貫穿學生提出問題,探索、討論問題,教師解答問題為主線,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以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在教學時,可故意設逆反例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認為數學就是要多做題,其實學生不事先理解講授的內容往往在課堂中跟不上老師的思維,這樣就會出現老師一問三不知的情況,教師與學生無法有效 溝通自然不會形成良好的互動,那么課堂氣氛也就活躍不起來。在新的數學教材中有不少數學知識有著燦爛輝煌的歷史,不管是通過老師的講解還是鼓勵學生自我發掘,這都將有利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的發展歷史,培養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活躍初中數學課堂氣氛的方法很多,它需要我們教師去不斷的發現。實現教 師與學生的合作,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是課堂活躍的保證和基礎。所以說,豐富的課堂內容,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眼球,有了興趣,成績的提高也就不遠了
(3)要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創新學習的求知氛圍。數學教師要像布魯納所強調的“教師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種學生能夠獨立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參與知識獲得的過程”。也就是說數學教學始終為學生營造探索科學奧秘的氛圍。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假設條件—回憶重演所學知識—驗證假設結論,從而獲得新知。采用課內課外相互探索學習的方式及其采用競賽性的趣味性的活動形式,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自我展示科學才能,努力營造一種互教互學的氛圍。
(4)學好數學要調整好心態。第一,基礎的夯實。在此階段,原先基礎較差的同學可以抓住機會,將知識點補回來;對于本身基礎好的同學,可以查漏補缺,進一步復習鞏固。學習的過程,就像在砌墻,對于基礎好的同學而言,墻已經砌好,但可能會存在縫隙,一兩個冬天下來或許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墻還是好好的一堵墻;然而,長久以來,在某一個冬天或許就會出現漏風、甚至墻倒人亡的情況。誰又能保證中考不是那最后一個冬天呢?第二,必須意識到每一個老師都有他的教學方法和經驗,最了解中考的莫過于老師,因此,老師所講的每一個點都是高考要求的內容,老師授課內容的難易是適合全部學生的,而非某一個人。認識到這兩點后,靜下心來思考一下,耐心聽課,認真做題。
(5)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對于數學學科特點來說,盡量避免模式套化,避免空談無效。數學主要是邏輯思維為主的學科,但教學中則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利用數學的一點一線的直覺性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例如:由射線聯想到光的輻射,由平行線聯想到經濟學的平衡:正數與負數的差額,聯想到國民經濟的增長點:從圓的圖形可以聯想到人類生活的美好幸福,通過形象性的教學,變死板的教學為情趣的一種藝術。那數學教學就會像愛因斯坦說的:“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
(6)在課堂教學中,針對學生在情境中提出的數學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建立數學模型。①自主探索:根據不同類別學生的靈活,獨立探索,利用各種方法,例如讀取,操作等的多向思維的新問題。②小組討論:學生發現,學生自己的想法形成后,交流研究成果,教師聆聽或參與深入討論后,組織學生討論,討論在群體中,自由表達他們的想法,和然后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之間互相溝通,評價,逐步達成大致統一的意見,建立起數學模型。小組討論的目的旨在為學生提供參與課堂的機會多,文化和社區活動的意義。在實際教學中要求學生盡量禁止使用計算器。多練習做題,一題能有幾種解法都要找出來。多利用畫圖來分析題目。(追擊、相遇、求長度、距離,向量、函數、工程題)。熟記1~20的平方數,10以內的開方數、10以內的對數:熟記、靈活]綜合運用所有公式、推導結論。以題目要求為導向,去尋找平行、垂直、相似、全等、互余、互補、線段等長等比等解題條件。小組討論,獎勵奇思妙想。
(7)數學的創新教學要把學生從題海中解救出來,還學生一個自我學習的天地。現在傳統的教學往往以題帶講,搞題海戰術,而創新教學就要把這種戰術改變。當前教學要求學生把抽象的數學問題改變成應用數學的意識,也就是要求我們的教師要把學生的抽象化題海訓練,變成應用性的數學訓練,也就是要求學生不僅能解決帶有實際意義的相關學科中的數學問題,生產活動中的實際問題,而且還要求對學生進行將實際問題與數學問題的雙向轉化的訓練。達到創新教學的廣泛性、科學性、實用性的目的。
總之,應該擺脫常規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應該多用引導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把“然”和“所以然”用到位,課堂講解盡量生動,可以多一點動作配合,調動學生的興奮神經,氣氛也是很關鍵的因素,但不能太隨意,總之就是要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活躍,這樣才更能觸發靈感。
參考文獻
[1] 華耘豐.淺談初中數學思想的應用[J].數理化學習:初中版,2002(5):24-25.
[2] 沈秀梅.淺談新課程改革中如何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J].華章,2011(7).
[3] 張玉璞.如何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動”起來[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10):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