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娟 朱曉榮 羅小琴
(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江蘇 南京210003)
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當前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標[1]。工科高校的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科學研究和創新能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演示型和驗證型實驗有助于學生掌握學科基本原理,而創新型實驗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放實驗是學生利用實驗室資源,進行自主研究和創新的一種途徑[2-3]。
隨著技術的進步,射頻識別應用領域日益擴大,RFID技術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本文對開放式RFID實驗平臺進行了研究,基于此平臺,學生可以開發自己的RFID應用、深入研究RFID理論知識。
開放式實驗,具有綜合性和創新性特點?;赗FID的開放式實驗,就是在現有的RFID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定制修改、功能擴展,以達到自己想要的功能。通常不會改變系統原有的內核。本研究就是在RFID開源產品的基礎上擴展功能,使其在創新性教學活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從基于RFID讀卡器提供開放實驗的角度考慮,本研究對高頻RFID閱讀器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進行了開發。
首先,制作一個RFID閱讀器。采用普遍使用的13.56MHz頻率,芯片選取也考慮到性價比。然后,實現一個RFID應用系統。RFID標簽卡號全球唯一,將其與不同的房間號相關聯,實現基于RFID技術的門禁管理。最后,開放平臺,開放下位機和上位機編程。開放下位機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標簽的讀寫操作以及防碰撞算法等,開放上位機目的是讓學生可以實現特定需要的RFID應用。為了方便學生進行開放實驗、快速學習和了解RFID閱讀器上位機程序開發方法,實驗平臺提供了典型的開發流程說明,同時提供源代碼查看功能。
平臺硬件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1)TFR7960射頻控制單元。RFID讀卡器射頻控制單元采用TI公司TRF7960芯片[4],通過并行8線接口與單片機MSP430F2370通信。
(2)射頻前端匹配單元。射頻前端有一個輸出通道,兩個輸入通道,前端天線輸出阻抗匹配到50歐姆,以便功率達到最佳,使用時可調節前端的電容,電阻達到理想匹配。
(3)MSP430控制單元。RFID讀卡器的主控制單元采用TI公司的單片機MSP430F2370芯片[5],在IRQ狀態為置位時讀取TRF7960送來的RFID標簽信息。該芯片通過8線并行接口連接TRF7960,通過串口轉USB接口連接至PC機,也可通過串口連接至網關。
(4)其他單元。CP2102芯片實現串行通信接口與USB接口之間的轉換,MSP430F2370輸出的TTL電平串行信號經過CP2102之后,成為USB接口,然后與PC機相連。蜂鳴器單元作用是,當接口板上電時,蜂鳴器會發出“滴”的一聲響。顯示單元采用3個LED燈,紅色LED指示電源、綠色LED指示對ISO14443標簽操作、黃色LED指示對ISO15693標簽操作。RFID讀卡器的電源可以通過USB供電或者網關插座供電,通過撥碼開關來選擇。
軟件包括下位機和上位機兩部分,首先準備軟件開發環境,然后編輯調試下位機程序,之后進行上位機程序的編寫。
(1)IAR安裝。首先安裝IAR環境。IAR Embedded Workbench(簡稱EW)是C/C++交叉編譯器和調試器。對RFID讀卡器中的TRF7960芯片的編程、調試、燒寫,均在IAR環境中完成[6]。安裝過程中注意版本號,本文采用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MSP430 v5.30。
(2)仿真器驅動安裝。調試下位機仿真程序之前,先要安裝仿真器驅動程序。按照圖2所示,通過仿真器連接RFID接口板到計算機。
確認已將仿真器通過系統附帶的USB電纜連接到PC機,系統找到新硬件后出現“歡迎使用硬件更新向導”界面,可以選擇手動或自動的方式安裝,驅動程序在文件夾“CP210x”中。安裝成功后在“設備管理器”中可以看到“端口(COM 和 LPT)”下,增加一行“MSP-FET430UIFVCP(COM3)”。
(3)編輯下位機程序等。在IAR環境中編輯下位機程序。編輯過的工程可以編譯、下載和調試。在IAR開發界面上選擇Project/Make,或按F7鍵編譯和連接工程。查看提示信息,排查錯誤。沒有錯誤后,可以下載和調試程序。在IAR開發界面上選擇Project/Download and Debug,或按工具欄上按鈕進入程序下載,程序下載完成后,IAR將自動跳轉至仿真狀態。
上位機開發環境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3,采用C#高級程序語言編寫程序。數據庫軟件采用Micosoft Office Access。
開放實驗平臺功能框圖如圖3所示。
(1)登錄。登錄功能要求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通過后可以使用該系統??梢允褂脤W生的學號等信息作為用戶名,方便以后對學生實踐環節進行統計。
(2)系統設置。系統設置部分主要用于選擇所使用的串口及其特性、選擇所使用的標簽標準:ISO14443或者ISO15693。串口設置包括選擇串口名稱、波特率、打開/關閉串口等。串口成功打開后,可以選擇所使用的標簽標準,讀取標簽信息。
(3)門禁管理。門禁管理包括兩部分:用戶管理和門禁應用演示。因為卡片號的全球唯一性,因此將卡片視為一個用戶。用戶管理部分作用是給某個卡片賦予開某些門的功能,即關聯卡片和房間門[7]。門禁應用演示采用圖形方式,生動展示卡片在開啟某個房間門時的效果。
(4)數據庫。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ess數據庫,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3中與數據庫建立連接,調用數據庫中相關表格,完成數據查詢、插入和刪除等操作。
(5)下位機開放。下位機開放目的是讓學生學習標簽讀/寫操作、研究防碰撞算法。這里提供讀/寫操作流程、讀/寫操作程序說明、防碰撞算法流程、一種防碰撞算法程序說明。程序說明是對系統現有的程序逐句解釋,并表示出學生自己編寫程序時需要修改的地方。學生自己編輯下位機程序需要在IAR環境中,完成編譯后通過仿真器下載到RFID讀卡器,然后進行調試。
學生可以借助現有上位機程序中提供的“系統設置”等,查看自己的下位機程序是否達到預期目標。也可以另外編寫上位機程序,進行串口設置、讀/寫標簽等功能。
(6)上位機開放。上位機開放的目的是讓學生自己制作一個基于RFID的應用。這里提供上位機程序編寫流程、門禁應用程序說明。同樣的,門禁應用程序說明對現有程序逐句解釋,并說明學生自己編寫程序時可以修改的地方。
上位機程序的編寫在Visual Studio環境,采用C#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學生的上位機程序基于本平臺的讀卡器進行驗證。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標,實踐環節是重要途徑。在本科實驗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研究性思維習慣、提升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成為培養優秀本科生的主要目的,也為具備科研能力的研究生提供了條件。本文基于應用前景非常廣闊的RFID技術,對開放式實驗平臺進行了研究,制作了高頻RFID讀卡器,開發了門禁應用,設計了下位機和上位機開放方法。基于本實驗平臺,學生可以深入研究RFID通信原理,開發自己的RFID應用系統,提升創新能力。
[1]蘆峰,郝娟.研究性教學與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J].教育科學,2011(27):50-53.
[2]劉燕,李曉波.開放的教學實驗平臺建設與創新性人才培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211-214.
[3]朱勇,張昕明,王寧.基于射頻識別技術的物聯網專業綜合實驗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17-20.
[4]http://www.ti.com.cn/product/cn/TRF7960[EB/OL].
[5]http://www.ti.com.cn/product/cn/MSP430F2370[EB/OL].
[6]無線龍.高頻RFID技術高級教程[M].冶金工業出版社,2012,4.
[7]張鵬.高檔別墅區智能門禁管理系統設計[D].山東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