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緬北特派記者 邱永崢 ●本報記者 劉暢
今年10月緬甸將迎來國會和總統大選,這被認為是緬甸開啟民主改革進程以來的一個關鍵節點。在這種敏感時期,不僅緬甸內部各種勢力加緊爭奪影響力,一些外部勢力也積極參與進來,試圖對緬甸施加影響。本周,美國國務院人權特使訪問緬甸,與緬方舉行人權對話。美方代表團中還包括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等數名軍方高官,他們低調訪問了緬北克欽邦首府密支那,“考察人權”的同時,了解緬北武裝沖突現狀。12日,緬甸政府軍在緬北薩爾溫江以西部分地區與少數民族地方武裝(“民地武”)再度發生激烈交火,造成雙方數十人傷亡。《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受緬軍加大約束“非法伐木”行動的影響和戰火波及,約500名中國伐木工人逃入克欽獨立軍控制區內避難。他們能否平安回國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未來數天緬甸政府軍與“民地武”之間是否有新的戰事。
美將領參與打造“民主典范”
根據美國駐緬甸大使館發布的消息,美國—緬甸人權對話會于11日至15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美國國務院主管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湯姆·馬利諾夫斯基率領美國政府代表團出席會議。
有意思的是,美國代表團中還包括幾名軍方將領,如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副司令安東尼·克拉奇菲爾德、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托馬斯·哈維等。美國媒體對美國將軍訪緬報道很低調,美聯社在美緬人權對話的報道中簡短提到,美軍將領“將參加人權對話,會晤緬軍高級官員,商討軍事行動和改革”。
《環球時報》記者從緬北可靠消息渠道了解到,人權對話前,克拉奇菲爾德等美軍高級將領9日低調前往緬北克欽邦首府密支那,與緬甸武裝部隊總參謀部人員、密支那軍區指揮員及旅級前線軍官會晤。除了探討緬甸軍隊建設和改革前景,美軍將領還專門聽取了緬北武裝沖突現狀、緬北各支“民地武”當前的情況,以及首批受訓緬軍回前線后的表現,并商討第二批緬軍少壯派軍官赴美受訓的事。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托馬斯·哈維是負責戰略構建的。有知情人士透露,美軍高層此次訪問緬北前線和內比都目標明確,那就是爭取緬甸軍人集團、昂山素季民主派和“民地武”三方面力量。
熟悉緬甸情況的蘇先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2015年大選是緬甸局勢最關鍵的轉折點,如果緬甸軍人集團愿意按美國的意愿修改憲法,讓昂山素季競選并當選總統,那么美國將幫助整合緬甸軍人集團、昂山素季和各“民地武”三方力量,共同打造一個堪稱“自由民主典范”的緬甸。美方希望用這個“民主典范”向周邊國家“提供榜樣”。反之,如果緬甸軍人集團不愿按美國的意愿修改憲法,美國將整合昂山素季派的民主力量和“民地武”力量向緬甸軍人集團施加壓力,屆時緬甸局勢可能發生更加激烈、更加動蕩的變化。
500中國伐木工緊急避難
美軍將領“考察”之際,緬北形勢正持續緊張。12日,緬甸政府軍分別在緬北薩爾溫江以西的勐波地區和克欽歪莫地區與“民地武”發生激烈交火,造成雙方多人傷亡。《環球時報》記者從克欽獨立軍等多個渠道了解到,受戰火和緬軍加大打擊“非法伐木”行動影響,目前大約500名中國伐木工人逃入克欽獨立軍控制區內避難。
自本月初緬甸政府軍在克欽地區逮捕上百名“非法伐木”的中國工人和交易商、扣押400多輛卡車之后,緬甸政府軍于11日晚再度采取行動,派出400余人在歪莫地區渡江進入克欽獨立軍防區。12日上午11時,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軍第1旅兩個營發生遭遇戰,雙方激烈交火數小時后,有人員死傷的政府軍退回歪莫地區駐地。
“500中國工人能不能最終安全回國取決于未來幾天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武裝之間的戰事。”克欽獨立軍一名高層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畢竟他們所在地區是交戰區,如果沒有把握,我們也不便采取護送行動。”
云南騰沖伐木工人的親屬小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哥哥和近500工友現在還算安全,但非常擔心能不能平安回國。”對于緬方“非法伐木”的指控,小劉堅稱:“他們不是什么非法伐木工人,而是持有合法手續合法出境的。”據小劉介紹,這批伐木工人大多是與2009年接受緬甸政府軍整編成為緬軍民團(1003邊防營)的克欽新民主軍丁英部,或者直接與緬甸政府軍密支那軍區供應科簽訂砍伐協議后,從緬甸政府軍或者民團控制的口岸進入林區砍伐的。“他們現在處于兩難境地:有合法手續且愿意通過合法口岸回國,可擔心他們會同之前被抓的100多人那樣被政府軍認定是‘非法伐木工進行扣押;如果從克欽獨立武裝控制區回國,那等于坐實‘非法伐木和‘非法入境。”
過去幾日,緬甸官方就此事件的系列聲明均指責“非法伐木”。記者采訪的伐木工人和木材商則都堅稱自己“合法合規”。問題的焦點很明確:中國人去伐木合法嗎?《環球時報》記者13日致電緬甸駐華大使館詢問中國工人被扣押及伐木事件的相關情況,一名新聞官要求記者將問題傳真過去,但截至昨晚發稿時為止,對方并未回復。
一名常年往返中緬、熟悉情況的消息人士13日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緬甸政府去年4月頒布出口禁令,禁止原木出口。在此之前,緬甸木材唯一合法出口渠道是從仰光城郊的迪拉瓦港海運出境。但事實上,北部中緬邊境的運輸渠道一直很興盛。這里面模糊的問題是,中國伐木者是哪一種行為違法,是砍伐林木本身違法,是拉原木越境違法,還是勞工身份不合法?
云南騰沖縣曲石鎮一名木材商堅決否認“非法”的說法。他說:“我們向緬甸政府付過山價,簽過合同,給克欽邦交過緬甸關卡稅,這是盜伐嗎?你知道克欽的過路費要多少嗎?從薩爾溫江邊到邊境口岸不過150公里,都是特別難走的土路,一車原木過路費少說要兩三千,多了要四五千!”對中國木材商的類似說法,緬甸政府曾表示,人員非法入境這一條是坐實的,克欽民族獨立組織則大方承認收取過路費,但強調大頭兒都讓緬甸政府拿走了。13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多名云南木材商表示,他們去伐木時,給工人辦了出境證,在緬甸口岸登記交錢。
《環球時報》記者13日獲悉,中緬林業環保部門合作的“中緬林業治理項目”將于1月14日正式啟動,當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首場“中緬木材合法性驗證研討會”。在緬甸頒布原木出口禁令背景下,該項目旨在通過一系列活動,聯合執法打擊雙邊及區域性非法木材貿易,推動建立中緬合作木材工業園區,鼓勵中國林業企業赴緬開展負責任投資。中緬外交消息人士表示,期待會議一攬子解決所有問題并不現實,但合作協商是中緬共同利益可持續發展的最佳思路。
緬北交火事件不斷
12日,緬甸政府軍還在薩爾溫江以西的勐機和大勐波地區與“民地武”之一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發生激烈交火。13日,雙方再次交火,果敢同盟軍方面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他們打死12名緬軍士兵,打傷20多人。
果敢同盟軍一名高級指揮官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了部分交戰細節。他稱,盡管政府軍整體戰略戰術落后,但單兵戰斗力“不容小覷”,有時候他們會身穿便裝從樹林里跑出來襲擊果敢同盟軍的營地,一邊奔跑一邊掃射,邊跑邊換彈夾。“這跟緬軍現在抽調精銳部隊進駐江西有關”。此外,緬軍在緬北作戰開始試用新武器裝備,使用無人機偵察和攻擊,“現在我們的戰士在山上行動非常小心,做飯生火都很注意,以防被無人機發現”。果敢薩爾溫江以西地區環境無比艱苦,全是荒蠻的原始森林,毒蛇野獸蚊子螞蟥出沒,叢林行軍危險重重。
自去年11月中旬起,緬北局勢不斷升溫,多支“民地武”與政府軍交火,而果敢同盟軍除了多次與政府軍交戰外,甚至于1月6日晚派武裝人員在果敢首府老街市區向果敢自治區財政部的果敢政府民團和緬軍關卡發動襲擊。這一事件讓政府軍大為緊張,緊急從其他地方抽調部分兵力。
長期跟蹤緬甸與金三角事務的瑞士記者伯特爾·利特納表示,按原計劃,緬甸政府與緬北17支“民地武”將在2月中旬的國家團結日簽署全面停火協議,不過由于緬甸政府拒絕在大選前修改憲法,而目前的憲法又無法保證緬北少數民族的利益,因此雙方通過軍事手段加大談判籌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從而令緬北沖突有升級的可能。▲
環球時報20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