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玢

“單獨二胎”生育政策已經陸續在全國落地實施。據一項調查顯示:在符合生育新政且打算生第二個寶寶的待孕媽媽中,35歲以上高齡者或一胎時曾患有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剖腹產者占相當部分。如何生育一個健康寶寶,是這些待孕媽媽急需了解的知識。
孕前干預:口服葉酸
符合生育政策的待孕夫婦在計劃懷孕前,應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接受一次健康檢查和優生遺傳咨詢,以便識別夫婦自身和周圍環境中存在的可能導致不良妊娠結果的風險因素,便及時接受醫學干預。
2.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最佳受孕時間。
3.女方在懷孕前的3個月和懷孕后的頭3個月應口服葉酸,每天口服0.4~0.6毫克的葉酸或含有0.4毫克葉酸的多種維生素片(丸)。
4. 女方孕前應積極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如心臟病、腎炎、貧血等。懷孕時,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好觀察和監測。患有慢性膽囊炎、牙齦炎等疾病的準媽媽,也不要大意,應積極治療,以免孕期發作,導致流產、早產的發生。
35歲以上孕婦:注意產前診斷
產前診斷是指在胎兒出生前應用先進的檢測技術,了解胎兒在宮內的發育情況,為先天性和遺傳性疾病作出診斷,為胎兒宮內手術、藥物治療創造條件以及為確定保胎或終止妊娠提供依據。以下幾項檢查對于35歲以上高齡孕婦尤為重要。
超聲檢查:在懷孕第11~13周進行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超聲檢查,并結合孕婦相關血漿蛋白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判斷胎兒是否存在染色體畸形、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
唐氏綜合征篩查:在懷孕第16~18周進行唐氏綜合征篩查。通過測定孕婦血清標志物和運用超聲波做檢查,并結合孕婦年齡、孕周和體重等進行綜合風險估計,以確定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產前診斷加以排查。
羊水檢查:在懷孕第16~22周進行羊水穿刺檢查。醫生在B超的引導或定位標記下,在羊膜腔抽取少量羊水,通過相關的實驗室檢測,來確定胎兒是否存在唐氏綜合征、先天畸形等風險。
患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糖篩查實驗
孕婦在懷孕期間有糖尿病表現,分娩后2~3個月癥狀即消失,稱為妊娠期糖尿病。在孕期,如果孕婦血糖水平控制不好,會增加發生先兆子癇、早產、羊水過多、高血壓的風險,嚴重可危及新生兒生命。
孕婦在生育第一個孩子時曾患過妊娠糖尿病,雖然經過藥物治療、調整飲食結構等處理,血糖恢復正常,但再次懷孕的復發率仍較高,不能掉以輕心,應注意以下幾點:
1.孕婦有過糖尿病家族史、多次流產、死胎、巨大胎兒或畸形兒分娩史,孕前體重≥90公斤,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高血壓、羊水過多等都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若出現上述情況,孕婦應加強監測。
2.孕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后,多吃、多飲、多尿、體重減輕表現并不明顯,易被忽略,故而當孕婦經常出現無原因的口渴、頭暈、疲乏等癥狀時,應高度警惕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
3.為減少該病對母兒的危害,在懷孕24~28周,所有孕婦均應做糖篩查實驗,以便及時發現和臨床處理。若篩查正常而又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存在,應在妊娠第32~34周再次進行篩查。
患過妊娠期高血壓的孕婦:加強監測
孕婦平時血壓正常,在妊娠20周以后發生高血壓、水腫、蛋白尿三大癥候群,稱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近年來,由于高齡孕婦和多胎妊娠的增加,妊高征呈上升的趨勢。此病是導致孕婦和胎兒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妊高征根據癥狀和嚴重程度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高征甚至會造成孕婦抽搐、昏迷、心腎功能衰竭,胎兒早產或死亡。
輕度妊高征患者一般經過休息、鎮靜、補充營養及對癥處理后,病情可得到控制,而重度妊高征的治療不及時,可造成不可逆的嚴重后果。這類孕婦應注意以下幾點:
1.孕婦第一胎發生了妊娠期高血壓,再次妊娠時,復發率較高。特別是第一胎妊娠期高血壓發生在妊娠30周之前的,再次發病率更高,可達40%左右。
2.孕婦年齡大于35歲、肥胖、羊水過多、多胎妊娠、巨大胎兒、糖尿病、中度貧血、高血壓家族史以及精神過分緊張等,都是發生妊高征的高風險因素。所以,孕婦要按時進行產前檢查,高危孕婦還要酌情增加產檢次數。
3.注意休息和營養,保持正常的體重增加速度,體重增加過快或減慢,都應及時到醫院進一步檢查,以防止“隱性水腫”或胎兒生長不良的發生。
4.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緊張。曾患有腎炎、高血壓等疾病以及第一次懷孕有妊高征的孕婦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重點監護。
一胎剖宮產孕婦:注意懷二胎時間
正常情況下,剖宮產后子宮壁切口的愈合需要6個月。過早懷孕,子宮切口處的結締組織缺乏彈力,瘢痕在妊娠的中、末期或分娩過程中容易發生自發性破裂。一旦發生破裂,則可能造成胎兒窘迫、產時或產后出血,甚至威脅到孕婦和胎兒的生命安全。但是,實施過剖宮產后的育齡女性,如果兩胎之間間隔時間太久,隨著年齡的增大,子宮切口的瘢痕彈性也可能降低,也存在子宮破裂的風險。所以,一胎為剖腹產的女性若準備生育二胎,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建議剖宮產后2~6年再生育,而且在啟動“造人”計劃前,最好先到醫院檢查,了解子宮瘢痕的情況。懷孕后,還應及時到醫院確定胚胎著床的位置,以避免剖宮產瘢痕妊娠所導致的不良后果。
2.剖宮產是處理高危妊娠和異常分娩的一種手段,實施剖宮產都須符合一定的臨床指征,第一胎生產時遇到的問題,不一定必然在第二胎再出現,故而第一個孩子是剖宮產,并不意味著生第二個孩子必須是剖宮產。但產程過程中各種情況瞬息萬變,剖腹產后再次懷孕是否能順產,最好請有經驗的醫生綜合判斷之后再做決定。
準備再生育的大齡準媽媽在懷孕期間,要按時接受產檢,認真落實好醫生的建議,并配合采取必要的干預措施,從而實現優孕、優生一個二胎寶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