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妍+霍劍鋒+孟繁盛+慈艷華+鄭偉+邊麗梅+郝春雷+董喆+張昊
摘要:研究了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對玉米產量、性狀及其效益的影響。結果表明: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的穗長最長;CK2-40處理(二次追肥600kg/hm2)無禿尖;CK2-40處理(二次追肥600kg/hm2)行粒數最多,產量最高;從純收益角度來分析,A-40處理純收益最高,CK2-40處理次之;除CK2處理(二次追肥)產量和純收益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3種控釋肥、CK1(一次追肥)產量和純收益均隨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說明并非所有的施肥量與產量和純收益均呈正比,因此應選擇最佳的肥料種類、施肥量及施肥方法,以減少土壤環境污染;建議施用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并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關鍵詞:玉米;施肥;產量;性狀;效益
中圖分類號:S513.06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1-0119-04
玉米種植水平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發展和糧食生產能力。施用化肥大大增加了糧食產量。但隨著化肥投入量逐年加大,出現了化肥利用率低及糧食產出下降的現象。1989—2002年,我國化肥用量增加了84%,而糧食產量只增加了12%[1],這說明化肥施用量與糧食增產幅度并不一致。據調查,農民的施肥方式以分期施肥和一次性施肥方式為主。近年來隨著復混肥工藝的發展以及農村勞動力的限制,采取一次性基施肥料的農戶比例逐漸加大[2-3]。目前,在玉米生產上化肥種類、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差異很大,普遍存在隨意性大、方法不科學、肥料利用率低、農民投入大收入低等問題。近些年來,一些學者從施肥方式[4-5]、施肥水平[6-10]、肥料種類[11-13]等方面對玉米施肥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有關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對玉米產量、性狀及其效益方面的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通過對栽培條件相近的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對玉米產量、性狀及其、效益進行比較研究,以期為促進玉米科學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穩定提高玉米單產提供理論指導。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赤峰市農牧科學院11號試驗地,118°56′E,42°16′N,海拔568m,屬于中緯度北溫帶半干旱區,多偏西北風,氣候干燥,年降水量[KG*5]330~400[KG*3]mm,全年≥10[KG*3]℃積溫為3000~3200℃。試驗地前茬作物為玉米,土壤類型為栗鈣土。播前耕層土壤養分狀況為:土壤有機質含量13.71g/kg,全氮0.79g/kg,全磷0.45g/kg,全鉀26.87g/kg,堿解氮69.17mg/kg,速效磷10.63mg/kg,速效鉀84.49mg/kg,pH值8.32。試驗田具有井灌條件。
1.2試驗處理
試驗設15個處理,詳見表1。
1.3田間試驗設計
供試玉米品種為當地主推品種鄭單958,種植密度6.75萬株/hm2。試驗小區行長5m,6行區,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試驗大區周邊設保護行4行。
1.4測試內容及方法
植株性狀調查:植株成熟前隨機取10株樣品進行植株性狀調查,測定株高、穗位。
產量及產量性狀調查:對每個處理采用均穗法選10穗,測定穗長、穗粗、禿尖長、穗行數、行粒數、百粒質量及產量。
均穗法取果穗步驟:每個小區用于計產的果穗鮮質量除以穗數,得平均鮮穗質量(FW);選取每個典型果穗的鮮質量接近或等于FW;10個代表性果穗標記裝袋用于考種。
1.5玉米單位面積投入情況
玉米投入情況見表2。
1.6數據處理
用Excel軟件和DPS軟件處理數據。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對玉米株高、穗位的影響
由表3可見,施用農大控釋肥450kg/hm2、遼中京復合肥450kg/hm2處理的玉米株高除了與二次追肥450、600kg/hm2處理差異不顯著外,與其他處理的差異均達到顯著水平。農大控釋肥450kg/hm2處理的玉米株高最高,為267.3cm;而沃夫特450kg/hm2處理的玉米株高最低,為242.3cm。在穗位方面,以二次追肥450kg/hm2處理最高,為116.0cm;一次追肥600kg/hm2處理最低,為100.7cm。且二次追肥450kg/hm2處理的玉米株高顯著高于農大控釋肥750kg/hm2處理和一次施肥450、525、600kg/hm2處理。
2.2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對玉米產量性狀的影響
由表4可見,施用沃夫特控釋肥600、750kg/hm2和農大控釋肥450kg/hm2、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的穗長均顯著高于二次追肥525kg/hm2處理。禿尖最大的是遼中京復合肥450、750kg/hm2處理和一次追肥450、600kg/hm2處理,農大控釋肥450kg/hm2和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表現最好,無禿尖。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一次追肥525、600kg/hm2及下同。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的穗行數顯著高于農大控釋肥750kg/hm2、一次追肥450kg/hm2、二次追肥525kg/hm2處理,與其他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在行粒數方面,以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最大,為43粒,比行粒數最小的處理沃夫特控釋肥450kg/hm2每行多出4.3粒;二次追肥600kg/hm2、遼中京復合肥600kg/hm2、一次追肥450kg/hm2處理極顯著高于沃夫特控釋肥450kg/hm2處理。各處理穗粗、百粒質量差異不大,遼中京復合肥600kg/hm2處理的穗粗最大,為5.33cm;二次追肥525kg/hm2處理最小,為5.08cm,極差為0.25cm。百粒質量最大的處理是遼中京復合肥450kg/hm2處理,為35.4g,最小的處理是沃夫特控釋肥450、750kg/hm2處理和二次追肥450kg/hm2處理,為34.2g,極差為1.2g。
2.3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對玉米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由表5可見,CK2-40(二次追肥600kg/hm2)、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CM(13*2]的玉米產量極顯著高于其他處理,以CK2-40處理的玉米產量最高,為13925.1kg/hm2,CK1-30處理(一次追肥450[KG*3]kg/hm2)的玉米產量最低,為11313.2kg/hm2。筆者認為二次追肥是在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這就為玉米生產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脫肥現象,從而提高了玉米產量。施用A、B、C3種控釋肥和CK1(一次追肥)的玉米產量均隨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CK2(二次追肥)的玉米產量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各處理間的經濟效益變化趨勢同產量變化趨勢一致。CK2-40處理(二次追肥600kg/hm2)的經濟效益最好,其次是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CK1-30處理(一次追肥450kg/hm2)的經濟效益最差。
2.4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對玉米生產純收益的影響
由表6可見,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的純收益為14370.3元/hm2,高于其他各處理,CK2-40處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雖然二次追肥下玉米產量最高,但其投入成本高于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因此其純收益低于A-40處理。
從整體來看,除二次追肥外,施用3種控釋肥料和CK1(一次追肥)3個處理間的純收益變化趨勢一致,均隨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說明并非施肥量越多越好,應根據農作物最大需肥量來確定施肥量,這樣既不浪費肥料,又能減少環境污染,還能增加農民純收益,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3結論與討論
3.1結論
本研究表明,農大控釋肥450kg/hm2處理的株高最高,為267.3cm。穗位以二次追肥450kg/hm2處理最高。穗長以沃夫特控釋肥600、750kg/hm2和農大控釋肥450kg/hm2、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最高。農大控釋肥450kg/hm2和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無禿尖。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一次追肥525、600kg/hm2及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的穗行數最多。行粒數則以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最大,為43粒,比行粒數最小的處理沃夫特控釋肥450kg/hm2每行多出4.3粒。
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的產量最高,為14035.5kg/hm2;農大控釋肥750kg/hm2處理的產量最低。施用3種緩釋肥的玉米產量均以施肥量600kg/hm2的處理最高,一次追肥的產量以525kg/hm2處理最高,二次追肥的產量則以600kg/hm2處理最高。
從純收益角度來分析,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純收益最高,CK2-40處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除CK2處理(二次追肥)產量和純收益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3種控釋肥、CK1(一次追肥)產量和純收益均隨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
3.2討論
施肥對玉米有一定的增產作用,但肥料種類、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均能影響玉米產量。本研究在不同肥料、施肥水平、施用方法條件下,玉米產量均隨3種控釋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這與張芳等對晉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的研究結果[14]一致。趙營等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對夏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響,結果表明施氮對夏玉米有顯著增產作用,但隨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產量變化不大;氮肥利用率為9.2%~22.6%,隨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15]。一次追肥處理的產量也隨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二次追肥處理的產量卻與一次追肥處理有所不同,以最高施肥量600kg/hm2的產量最大。這可能是因為一次追肥是在拔節期追施的,在生產后期氮肥供給不足,造成脫肥現象,從而影響產量。而二次追肥是在拔節期和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這就為玉米生產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脫肥現象,從而提高了玉米產量,這與李艷舫的研究結果[16]一致。本研究表明,選擇好的肥料種類,制定合理的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是糧食增產的主要原因。建議在玉米生產過程中使用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并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419.
[2]張福鎖,張衛峰,馬文奇.中國化肥產業技術與展望[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3]高強,李德忠,黃立華,等.吉林玉米帶玉米一次性施肥現狀調查分析[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08,30(3):301-305.
[4]蔡紅光,米國華,張秀芝,等.不同施肥方式對東北黑土春玉米連作體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2,18(1):89-97.
[5]王宜倫,李慧,張曉佳,等.不同質地潮土夏玉米推薦施肥方法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2,20(4):402-407.
[6]侯化亭,張叢志,張佳寶,等.不同施肥水平及玉米種植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響[J].土壤,2012,44(1):163-166.
[7]龐欣,張福鎖,王敬國.不同供氮水平對根際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活度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0,6(4):476-480.
[8]張成娥,梁銀麗.不同氮磷施肥量對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1,9(2):72-74.
[9]王永軍,王空軍,董樹亭,等.氮肥用量、時期對墨西哥玉米產量及飼用營養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05,38(3):492-497.
[10]任軍,邊秀芝,劉慧濤,等.吉林省不同生態區玉米高產田適宜施肥量初探[J].玉米科學,2004,12(3):103-105.
[11]王繼紅,劉景雙,于君寶,等.氮磷肥對黑土玉米農田生態系統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4,18(1):35-38.
[12]石岳峰,張民,張志華,等.不同類型氮肥對夏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表觀盈虧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9,23(6):95-98.
[13]朱紅英,董樹亭,胡昌浩.不同控釋肥料對玉米產量及產量性狀影響的研究[J].玉米科學,2003,11(4):86-89.
[14]張芳,賈淑紅,楊雪梅.晉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研究[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2(1):103-105.
[15]趙營,同延安,趙護兵.不同施氮量對夏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響[J].土壤肥料,2006(2):30-33.
[16]李艷舫.不同施肥方法對玉米產量的影響[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1(3):24-25.
2.3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對玉米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由表5可見,CK2-40(二次追肥600kg/hm2)、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CM(13*2]的玉米產量極顯著高于其他處理,以CK2-40處理的玉米產量最高,為13925.1kg/hm2,CK1-30處理(一次追肥450[KG*3]kg/hm2)的玉米產量最低,為11313.2kg/hm2。筆者認為二次追肥是在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這就為玉米生產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脫肥現象,從而提高了玉米產量。施用A、B、C3種控釋肥和CK1(一次追肥)的玉米產量均隨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CK2(二次追肥)的玉米產量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各處理間的經濟效益變化趨勢同產量變化趨勢一致。CK2-40處理(二次追肥600kg/hm2)的經濟效益最好,其次是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CK1-30處理(一次追肥450kg/hm2)的經濟效益最差。
2.4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對玉米生產純收益的影響
由表6可見,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的純收益為14370.3元/hm2,高于其他各處理,CK2-40處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雖然二次追肥下玉米產量最高,但其投入成本高于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因此其純收益低于A-40處理。
從整體來看,除二次追肥外,施用3種控釋肥料和CK1(一次追肥)3個處理間的純收益變化趨勢一致,均隨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說明并非施肥量越多越好,應根據農作物最大需肥量來確定施肥量,這樣既不浪費肥料,又能減少環境污染,還能增加農民純收益,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3結論與討論
3.1結論
本研究表明,農大控釋肥450kg/hm2處理的株高最高,為267.3cm。穗位以二次追肥450kg/hm2處理最高。穗長以沃夫特控釋肥600、750kg/hm2和農大控釋肥450kg/hm2、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最高。農大控釋肥450kg/hm2和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無禿尖。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一次追肥525、600kg/hm2及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的穗行數最多。行粒數則以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最大,為43粒,比行粒數最小的處理沃夫特控釋肥450kg/hm2每行多出4.3粒。
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的產量最高,為14035.5kg/hm2;農大控釋肥750kg/hm2處理的產量最低。施用3種緩釋肥的玉米產量均以施肥量600kg/hm2的處理最高,一次追肥的產量以525kg/hm2處理最高,二次追肥的產量則以600kg/hm2處理最高。
從純收益角度來分析,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純收益最高,CK2-40處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除CK2處理(二次追肥)產量和純收益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3種控釋肥、CK1(一次追肥)產量和純收益均隨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
3.2討論
施肥對玉米有一定的增產作用,但肥料種類、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均能影響玉米產量。本研究在不同肥料、施肥水平、施用方法條件下,玉米產量均隨3種控釋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這與張芳等對晉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的研究結果[14]一致。趙營等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對夏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響,結果表明施氮對夏玉米有顯著增產作用,但隨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產量變化不大;氮肥利用率為9.2%~22.6%,隨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15]。一次追肥處理的產量也隨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二次追肥處理的產量卻與一次追肥處理有所不同,以最高施肥量600kg/hm2的產量最大。這可能是因為一次追肥是在拔節期追施的,在生產后期氮肥供給不足,造成脫肥現象,從而影響產量。而二次追肥是在拔節期和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這就為玉米生產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脫肥現象,從而提高了玉米產量,這與李艷舫的研究結果[16]一致。本研究表明,選擇好的肥料種類,制定合理的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是糧食增產的主要原因。建議在玉米生產過程中使用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并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419.
[2]張福鎖,張衛峰,馬文奇.中國化肥產業技術與展望[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3]高強,李德忠,黃立華,等.吉林玉米帶玉米一次性施肥現狀調查分析[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08,30(3):301-305.
[4]蔡紅光,米國華,張秀芝,等.不同施肥方式對東北黑土春玉米連作體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2,18(1):89-97.
[5]王宜倫,李慧,張曉佳,等.不同質地潮土夏玉米推薦施肥方法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2,20(4):402-407.
[6]侯化亭,張叢志,張佳寶,等.不同施肥水平及玉米種植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響[J].土壤,2012,44(1):163-166.
[7]龐欣,張福鎖,王敬國.不同供氮水平對根際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活度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0,6(4):476-480.
[8]張成娥,梁銀麗.不同氮磷施肥量對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1,9(2):72-74.
[9]王永軍,王空軍,董樹亭,等.氮肥用量、時期對墨西哥玉米產量及飼用營養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05,38(3):492-497.
[10]任軍,邊秀芝,劉慧濤,等.吉林省不同生態區玉米高產田適宜施肥量初探[J].玉米科學,2004,12(3):103-105.
[11]王繼紅,劉景雙,于君寶,等.氮磷肥對黑土玉米農田生態系統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4,18(1):35-38.
[12]石岳峰,張民,張志華,等.不同類型氮肥對夏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表觀盈虧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9,23(6):95-98.
[13]朱紅英,董樹亭,胡昌浩.不同控釋肥料對玉米產量及產量性狀影響的研究[J].玉米科學,2003,11(4):86-89.
[14]張芳,賈淑紅,楊雪梅.晉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研究[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2(1):103-105.
[15]趙營,同延安,趙護兵.不同施氮量對夏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響[J].土壤肥料,2006(2):30-33.
[16]李艷舫.不同施肥方法對玉米產量的影響[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1(3):24-25.
2.3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對玉米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
由表5可見,CK2-40(二次追肥600kg/hm2)、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CM(13*2]的玉米產量極顯著高于其他處理,以CK2-40處理的玉米產量最高,為13925.1kg/hm2,CK1-30處理(一次追肥450[KG*3]kg/hm2)的玉米產量最低,為11313.2kg/hm2。筆者認為二次追肥是在拔節期、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這就為玉米生產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脫肥現象,從而提高了玉米產量。施用A、B、C3種控釋肥和CK1(一次追肥)的玉米產量均隨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CK2(二次追肥)的玉米產量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
各處理間的經濟效益變化趨勢同產量變化趨勢一致。CK2-40處理(二次追肥600kg/hm2)的經濟效益最好,其次是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CK1-30處理(一次追肥450kg/hm2)的經濟效益最差。
2.4不同肥料、施肥水平及施用方法對玉米生產純收益的影響
由表6可見,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的純收益為14370.3元/hm2,高于其他各處理,CK2-40處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雖然二次追肥下玉米產量最高,但其投入成本高于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因此其純收益低于A-40處理。
從整體來看,除二次追肥外,施用3種控釋肥料和CK1(一次追肥)3個處理間的純收益變化趨勢一致,均隨肥料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說明并非施肥量越多越好,應根據農作物最大需肥量來確定施肥量,這樣既不浪費肥料,又能減少環境污染,還能增加農民純收益,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3結論與討論
3.1結論
本研究表明,農大控釋肥450kg/hm2處理的株高最高,為267.3cm。穗位以二次追肥450kg/hm2處理最高。穗長以沃夫特控釋肥600、750kg/hm2和農大控釋肥450kg/hm2、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最高。農大控釋肥450kg/hm2和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無禿尖。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一次追肥525、600kg/hm2及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的穗行數最多。行粒數則以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最大,為43粒,比行粒數最小的處理沃夫特控釋肥450kg/hm2每行多出4.3粒。
二次追肥600kg/hm2處理的產量最高,為14035.5kg/hm2;農大控釋肥750kg/hm2處理的產量最低。施用3種緩釋肥的玉米產量均以施肥量600kg/hm2的處理最高,一次追肥的產量以525kg/hm2處理最高,二次追肥的產量則以600kg/hm2處理最高。
從純收益角度來分析,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純收益最高,CK2-40處理(二次追肥600kg/hm2)次之。除CK2處理(二次追肥)產量和純收益隨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外,施用A、B、C3種控釋肥、CK1(一次追肥)產量和純收益均隨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
3.2討論
施肥對玉米有一定的增產作用,但肥料種類、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均能影響玉米產量。本研究在不同肥料、施肥水平、施用方法條件下,玉米產量均隨3種控釋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后降,這與張芳等對晉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的研究結果[14]一致。趙營等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對夏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響,結果表明施氮對夏玉米有顯著增產作用,但隨施氮量的增加,玉米產量變化不大;氮肥利用率為9.2%~22.6%,隨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15]。一次追肥處理的產量也隨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而二次追肥處理的產量卻與一次追肥處理有所不同,以最高施肥量600kg/hm2的產量最大。這可能是因為一次追肥是在拔節期追施的,在生產后期氮肥供給不足,造成脫肥現象,從而影響產量。而二次追肥是在拔節期和大喇叭口期分2次追施的,這就為玉米生產后期提供了充足的氮肥,避免了脫肥現象,從而提高了玉米產量,這與李艷舫的研究結果[16]一致。本研究表明,選擇好的肥料種類,制定合理的施肥水平和施肥方法是糧食增產的主要原因。建議在玉米生產過程中使用A-40處理(沃夫特控釋肥600kg/hm2),并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3:419.
[2]張福鎖,張衛峰,馬文奇.中國化肥產業技術與展望[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
[3]高強,李德忠,黃立華,等.吉林玉米帶玉米一次性施肥現狀調查分析[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08,30(3):301-305.
[4]蔡紅光,米國華,張秀芝,等.不同施肥方式對東北黑土春玉米連作體系土壤氮素平衡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2,18(1):89-97.
[5]王宜倫,李慧,張曉佳,等.不同質地潮土夏玉米推薦施肥方法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12,20(4):402-407.
[6]侯化亭,張叢志,張佳寶,等.不同施肥水平及玉米種植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響[J].土壤,2012,44(1):163-166.
[7]龐欣,張福鎖,王敬國.不同供氮水平對根際微生物量氮及微生物活度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0,6(4):476-480.
[8]張成娥,梁銀麗.不同氮磷施肥量對玉米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的影響[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1,9(2):72-74.
[9]王永軍,王空軍,董樹亭,等.氮肥用量、時期對墨西哥玉米產量及飼用營養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05,38(3):492-497.
[10]任軍,邊秀芝,劉慧濤,等.吉林省不同生態區玉米高產田適宜施肥量初探[J].玉米科學,2004,12(3):103-105.
[11]王繼紅,劉景雙,于君寶,等.氮磷肥對黑土玉米農田生態系統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4,18(1):35-38.
[12]石岳峰,張民,張志華,等.不同類型氮肥對夏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表觀盈虧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9,23(6):95-98.
[13]朱紅英,董樹亭,胡昌浩.不同控釋肥料對玉米產量及產量性狀影響的研究[J].玉米科學,2003,11(4):86-89.
[14]張芳,賈淑紅,楊雪梅.晉南夏玉米最佳施肥量研究[J].中國土壤與肥料,2012(1):103-105.
[15]趙營,同延安,趙護兵.不同施氮量對夏玉米產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響[J].土壤肥料,2006(2):30-33.
[16]李艷舫.不同施肥方法對玉米產量的影響[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1(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