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高峰+楊威+張強+殷沛沛+王保興+陸文林+耿聲瓊+游堂貴+馮茜
摘要:為分析昭通煙區不同產地烤煙表面顏色特征,以昭通煙區150個C3F等級煙葉樣品為試驗材料,對煙葉樣品的表面顏色進行量化分析,并對測量數據進行多重比較和聚類分析。結果表明,昭通煙區煙葉表面顏色指標空間分布特征:明度(L*)為46.84~72.47、紅度(a*)為8.59~15.40、黃度(b*)為43.04~53.74、顏色飽和度(C*)為45.28~55.62,色調角(h*)為71.73~79.99;昭通煙區不同品種煙葉的明度、黃度、顏色飽和度差異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水平,紅度和色調角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昭通煙區不同產地煙葉的表面顏色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7個煙葉產地分為3大類:第1類包括大關縣、鎮雄縣2個產地,其煙葉表面顏色的紅度較高,但明度和色調角較低,第2類包括魯甸縣、昭陽區、彝良縣、巧家縣4個產地,其煙葉明度、黃度、顏色飽和度和色調角較高,第3類為威信產地,其煙葉紅度、黃度和顏色飽和度較低。
關鍵詞:烤煙;顏色;多重比較;聚類分析;云南昭通
中圖分類號:TS4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1-0353-03
初烤煙葉表面顏色是烤煙外觀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是國家烤煙分級標準中第2分組因素。研究表明,烤煙顏色與煙葉物理特性、化學成分、致香成分、感官質量等密切相關[1-9]。初烤煙葉表面顏色特征受部位、成熟度、栽培技術、調制工藝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較大[10-11]。魏春陽等研究表明,相同色域煙葉的顏色在不同產地間存在較大差異,同為桔黃色的烤煙,黃淮地區多為淺色桔黃,西南地區多為金黃,而東南地區則多為深色桔黃,不同產地之間煙葉表面顏色的明度、黃度、紅度和飽和度等差異明顯;烤煙品種對烤煙表面顏色的影響小于區域生態的影響[12-13]。
目前,對昭通煙區烤煙產量、生態條件、煙葉的化學成分特征等研究[14-17]較多,針對昭通煙區煙葉表面顏色特征的研究未見公開報道。為此,以昭通煙區烤煙樣品為材料,借助色差儀,采用明度、黃度、紅度、飽和度和色調角均勻顏色空間的顏色表征方法,對昭通不同品種初烤煙煙葉的表面顏色進行測量和分析,以揭示昭通煙區烤煙葉表面顏色的特征,為昭通煙區烤煙的生產和利用提供理論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選取云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巧家縣、鎮雄縣、威信縣、彝良縣、魯甸縣、大關縣7個縣、區2011年生產的烤煙,品種為K326、KRK26、PVH19、紅花大金元,云煙203、云煙87、云煙97、云煙99共計8個。按照國家烤煙分級標準,選取C3F等級的初烤煙3kg,等級合格率達到85%以上,共選取150份樣品。
1.2檢測方法
參考文獻[7][12],利用CR-400色彩色差儀(KONICAMINOLTA)對樣品進行檢測。測定的色度學指標主要包括明度值(L*)、紅綠色度值(a*,正值代表紅度,負值代表綠度)、黃藍色度值(b*,正值代表黃度,負值代表藍度)、顏色飽和度(C*)、色調角(h*)。
1.3分析方法
數據利用MicrosoftExcel2003和DPS7.05進行統計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采用卡方距離、可變內平均法進行聚類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昭通地區烤煙顏色指標空間分布特征
由表1可知,昭通煙區煙葉表面顏色指標的分布特征:L*為46.84~72.47、a*為8.59~15.40、b*為43.04~53.74、C*為45.28~55.62、h*為71.73~79.99,昭通煙區大部分煙葉表面顏色處于淺橘黃色區域;昭通地區煙葉紅度(a*)變異系數最大,依次為明度指標(L*)、黃度(b*)、飽和度指標(C*),色調角(h*)最小。
2.2昭通地區不同品種煙葉表面顏色指標對比分析
由表2可知,昭通煙區不同品種C3F等級煙葉的紅度、色調角的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明度(L*)均值以PVH19最高,云煙203最低,PVH19的明度極顯著高于云煙203,PVH19的明度顯著高于紅花大金元,云煙99的明度顯著高于云煙203;黃度(b*)均值以云煙87最高,PVH19最低,云煙203、云煙87、云煙99的黃度極顯著高于PVH19,云煙97的黃度顯著高于PVH19,其余品種煙葉表面黃度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顏色飽和度(C*)均值以云煙203最高,PVH19最低,云煙203、云煙87、云煙99的顏色飽和度極顯著高于PVH19,云煙97、K326的顏色飽和度顯著高于PVH19。
2.3昭通地區不同產地同一品種煙葉表面顏色指標對比分析
對昭通煙區不同產地K326的C3F等級煙葉表面顏色指標進行多重比較分析,由表3可知,昭通煙區不同產地K326煙葉的表面顏色存在顯著或極顯著的差異;明度(L*)均值以巧家縣最高,大關縣最低,巧家縣、彝良縣的明度極顯著高于大關縣,且巧家縣的明度顯著高于昭陽區、鎮雄縣;紅度(a*)
均值以大關縣最高,巧家縣最低,大關縣、鎮雄縣的紅度極顯著高于巧家縣,大關縣、鎮雄縣的紅度顯著高于魯甸、威信、彝良3個縣;黃度(b*)均值以巧家縣最高,威信縣最低,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鎮雄縣黃度顯著高于威信縣;顏色飽和度(C*)均值以昭陽區最高,威信縣最低,魯甸縣、巧家縣、昭陽區、鎮雄縣顏色飽和度顯著高于威信縣;色調角(h*)均值以巧家縣最高,大關縣最低,巧家縣的色調角極顯著高于大關、鎮雄2個縣,彝良縣的色調角分別顯著、極顯著高于鎮雄、大關2個縣,魯甸縣、昭陽區的色調角顯著高于大關縣。
2.4昭通煙區不同產地K326煙葉表面顏色指標聚類分析
對昭通煙區昭陽區、巧家縣、鎮雄縣、威信縣、彝良縣、魯甸縣、大關縣共7個縣(區)K326煙葉表面顏色指標進行系統聚類分析。由圖1可見,在聚類距離為0.90時可分為3類,第1類包括大關縣、鎮雄縣2個產地,第2類包括魯甸縣、昭陽區、彝良縣、巧家縣3個產地,第3類為威信縣。由表4可知,第1類煙葉表面顏色的紅度均值較高,明度和色調角均值較低,第2類煙葉的明度、黃度、顏色飽和度和色調角均值較高,第3類煙葉的紅度、黃度和顏色飽和度均值較低。endprint
3結論
昭通煙區煙葉表面顏色指標的分布特征:L*為46.84~72.47、a*為8.59~15.40、b*為43.04~53.74、C*為45.28~55.62、h*為71.73~79.99,昭通煙區大部分煙葉表面顏色處于淺橘黃色區域。昭通煙區煙葉紅度(a*)變異系數最大,其余顏色指標變異系數在10%以內。
昭通煙區不同品種C3F等級煙葉的明度(L*)、黃度(b*)、顏色飽和度(C*)差異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水平,但紅度(a*)、色調角(h*)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昭通煙區不同產地K326(C3F等級)煙葉的表面顏色指標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可見昭通各產地或生態條件對煙葉表面顏色造成的影響大于品種的影響,這與魏春陽等研究結論[12]一致。
昭通煙區地形、地貌復雜,融合有貴州和滇中主煙區的氣候特點,是云南省氣候立體性最突出的州市之一[17],其中光、溫、水3因素中以降水量時空變異最大,其次為日照,氣溫的變異相對最小但也十分顯著,因此造成昭通煙區煙葉表面顏色特征呈區域性分布:大關縣、鎮雄縣產地煙葉表面顏色的紅度較高,明度、色調角較低;魯甸縣、昭陽區、彝良縣和巧家縣煙葉的明度、黃度、顏色飽和度和色調角較高;威信縣煙葉的紅度、黃度和顏色飽和度較低。黃韡等研究表明,威信煙葉產區大田期各時段光熱條件中等偏差、雨量中等偏多,與其他產區差異較大,有利于出產低糖高堿(氮)中低鉀品質特點的煙葉[16],其獨特的大田氣候可能是造成威信煙葉表面顏色與其他產區差異較大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丁根勝,張慶明,巴金莎,等.煙葉顏色色度學指標與烤煙品質的關系分析[J].中國煙草科學,2011,32(4):14-18.
[2]張映杰,竇玉青,程森,等.不同顏色初烤煙葉內在質量差異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4):7258-7261,7287.
[3]王濤,賀帆,詹軍,等.烘烤過程中不同部位煙葉顏色值和主要化學成分的變化[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8(2):125-130.
[4]楊明峰,詹良,魏春陽,等.基于K-means聚類分析的不同種植區烤煙外觀質量區域分類[J].中國煙草科學,2012,33(2):12-16.
[5]唐宇,程森,竇玉青,等.云南宣威初烤煙葉外觀質量性狀與內在品質的關系[J].煙草科技,2011(3):72-76.
[6]張長云,周淑平,田曉霞,等.初烤煙葉顏色與化學成分關系分析[J].廣西農業科學,2007,38(6):621-624.
[7]王浩雅,王理珉,張強,等.煙葉顏色指標與其他物理指標的相關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11):41-44.
[8]梁洪波,李念勝,元建,等.烤煙煙葉顏色與內在品質的關系[J].中國煙草科學,2002,23(1):9-11.
[9]梁太波,張艷玲,尹啟生,等.山東烤煙煙葉顏色量化分析及與多酚和類胡蘿卜素含量的關系[J].煙草科技,2012(4):67-71.
[10]霍開玲,張勇剛,樊軍輝,等.密集烘烤中烤煙顏色變化及其與主要成分的關系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1(9):115-119.
[11]秦霆鎬,陳麗娜,趙劉麗,等.煙葉顏色在1931CIE-XYZ色度系統中的變化[J].湖北農業科學,2010,49(4):964-967.
[12]魏春陽,李鋒,祁萌,等.基于分光光譜儀測量的不同產區烤煙表面顏色分析[J].煙草科技,2011(4):67-73.
[13]魏春陽,張云鶴,宋瑜冰,等.基于顏色分形的不同產地煙葉聚類分析[J].農業機械學報,2010,41(8):178-183.
[14]查宏波,黃韡,胡啟賢,等.應用AMMI模型評價烤煙品種產量適宜性[J].中國煙草學報,2012,18(2):17-20.
[15]查宏波,黃韡,胡啟賢,等.昭通煙區不同海拔高度煙葉糖含量的變化特征[J].浙江農業科學,2011(4):802-804.
[16]黃韡,楊曉鵬,楊軍章,等.云南昭通烤煙大田期氣候對煙葉化學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1):312-317.
[17]王宇.云南山地氣候[M].昆明:云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3.endprint
3結論
昭通煙區煙葉表面顏色指標的分布特征:L*為46.84~72.47、a*為8.59~15.40、b*為43.04~53.74、C*為45.28~55.62、h*為71.73~79.99,昭通煙區大部分煙葉表面顏色處于淺橘黃色區域。昭通煙區煙葉紅度(a*)變異系數最大,其余顏色指標變異系數在10%以內。
昭通煙區不同品種C3F等級煙葉的明度(L*)、黃度(b*)、顏色飽和度(C*)差異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水平,但紅度(a*)、色調角(h*)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昭通煙區不同產地K326(C3F等級)煙葉的表面顏色指標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可見昭通各產地或生態條件對煙葉表面顏色造成的影響大于品種的影響,這與魏春陽等研究結論[12]一致。
昭通煙區地形、地貌復雜,融合有貴州和滇中主煙區的氣候特點,是云南省氣候立體性最突出的州市之一[17],其中光、溫、水3因素中以降水量時空變異最大,其次為日照,氣溫的變異相對最小但也十分顯著,因此造成昭通煙區煙葉表面顏色特征呈區域性分布:大關縣、鎮雄縣產地煙葉表面顏色的紅度較高,明度、色調角較低;魯甸縣、昭陽區、彝良縣和巧家縣煙葉的明度、黃度、顏色飽和度和色調角較高;威信縣煙葉的紅度、黃度和顏色飽和度較低。黃韡等研究表明,威信煙葉產區大田期各時段光熱條件中等偏差、雨量中等偏多,與其他產區差異較大,有利于出產低糖高堿(氮)中低鉀品質特點的煙葉[16],其獨特的大田氣候可能是造成威信煙葉表面顏色與其他產區差異較大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丁根勝,張慶明,巴金莎,等.煙葉顏色色度學指標與烤煙品質的關系分析[J].中國煙草科學,2011,32(4):14-18.
[2]張映杰,竇玉青,程森,等.不同顏色初烤煙葉內在質量差異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4):7258-7261,7287.
[3]王濤,賀帆,詹軍,等.烘烤過程中不同部位煙葉顏色值和主要化學成分的變化[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8(2):125-130.
[4]楊明峰,詹良,魏春陽,等.基于K-means聚類分析的不同種植區烤煙外觀質量區域分類[J].中國煙草科學,2012,33(2):12-16.
[5]唐宇,程森,竇玉青,等.云南宣威初烤煙葉外觀質量性狀與內在品質的關系[J].煙草科技,2011(3):72-76.
[6]張長云,周淑平,田曉霞,等.初烤煙葉顏色與化學成分關系分析[J].廣西農業科學,2007,38(6):621-624.
[7]王浩雅,王理珉,張強,等.煙葉顏色指標與其他物理指標的相關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11):41-44.
[8]梁洪波,李念勝,元建,等.烤煙煙葉顏色與內在品質的關系[J].中國煙草科學,2002,23(1):9-11.
[9]梁太波,張艷玲,尹啟生,等.山東烤煙煙葉顏色量化分析及與多酚和類胡蘿卜素含量的關系[J].煙草科技,2012(4):67-71.
[10]霍開玲,張勇剛,樊軍輝,等.密集烘烤中烤煙顏色變化及其與主要成分的關系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1(9):115-119.
[11]秦霆鎬,陳麗娜,趙劉麗,等.煙葉顏色在1931CIE-XYZ色度系統中的變化[J].湖北農業科學,2010,49(4):964-967.
[12]魏春陽,李鋒,祁萌,等.基于分光光譜儀測量的不同產區烤煙表面顏色分析[J].煙草科技,2011(4):67-73.
[13]魏春陽,張云鶴,宋瑜冰,等.基于顏色分形的不同產地煙葉聚類分析[J].農業機械學報,2010,41(8):178-183.
[14]查宏波,黃韡,胡啟賢,等.應用AMMI模型評價烤煙品種產量適宜性[J].中國煙草學報,2012,18(2):17-20.
[15]查宏波,黃韡,胡啟賢,等.昭通煙區不同海拔高度煙葉糖含量的變化特征[J].浙江農業科學,2011(4):802-804.
[16]黃韡,楊曉鵬,楊軍章,等.云南昭通烤煙大田期氣候對煙葉化學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1):312-317.
[17]王宇.云南山地氣候[M].昆明:云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3.endprint
3結論
昭通煙區煙葉表面顏色指標的分布特征:L*為46.84~72.47、a*為8.59~15.40、b*為43.04~53.74、C*為45.28~55.62、h*為71.73~79.99,昭通煙區大部分煙葉表面顏色處于淺橘黃色區域。昭通煙區煙葉紅度(a*)變異系數最大,其余顏色指標變異系數在10%以內。
昭通煙區不同品種C3F等級煙葉的明度(L*)、黃度(b*)、顏色飽和度(C*)差異達到顯著或極顯著水平,但紅度(a*)、色調角(h*)差異未達到顯著水平。昭通煙區不同產地K326(C3F等級)煙葉的表面顏色指標存在顯著或極顯著差異。可見昭通各產地或生態條件對煙葉表面顏色造成的影響大于品種的影響,這與魏春陽等研究結論[12]一致。
昭通煙區地形、地貌復雜,融合有貴州和滇中主煙區的氣候特點,是云南省氣候立體性最突出的州市之一[17],其中光、溫、水3因素中以降水量時空變異最大,其次為日照,氣溫的變異相對最小但也十分顯著,因此造成昭通煙區煙葉表面顏色特征呈區域性分布:大關縣、鎮雄縣產地煙葉表面顏色的紅度較高,明度、色調角較低;魯甸縣、昭陽區、彝良縣和巧家縣煙葉的明度、黃度、顏色飽和度和色調角較高;威信縣煙葉的紅度、黃度和顏色飽和度較低。黃韡等研究表明,威信煙葉產區大田期各時段光熱條件中等偏差、雨量中等偏多,與其他產區差異較大,有利于出產低糖高堿(氮)中低鉀品質特點的煙葉[16],其獨特的大田氣候可能是造成威信煙葉表面顏色與其他產區差異較大的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丁根勝,張慶明,巴金莎,等.煙葉顏色色度學指標與烤煙品質的關系分析[J].中國煙草科學,2011,32(4):14-18.
[2]張映杰,竇玉青,程森,等.不同顏色初烤煙葉內在質量差異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4):7258-7261,7287.
[3]王濤,賀帆,詹軍,等.烘烤過程中不同部位煙葉顏色值和主要化學成分的變化[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8(2):125-130.
[4]楊明峰,詹良,魏春陽,等.基于K-means聚類分析的不同種植區烤煙外觀質量區域分類[J].中國煙草科學,2012,33(2):12-16.
[5]唐宇,程森,竇玉青,等.云南宣威初烤煙葉外觀質量性狀與內在品質的關系[J].煙草科技,2011(3):72-76.
[6]張長云,周淑平,田曉霞,等.初烤煙葉顏色與化學成分關系分析[J].廣西農業科學,2007,38(6):621-624.
[7]王浩雅,王理珉,張強,等.煙葉顏色指標與其他物理指標的相關研究[J].廣東農業科學,2011,38(11):41-44.
[8]梁洪波,李念勝,元建,等.烤煙煙葉顏色與內在品質的關系[J].中國煙草科學,2002,23(1):9-11.
[9]梁太波,張艷玲,尹啟生,等.山東烤煙煙葉顏色量化分析及與多酚和類胡蘿卜素含量的關系[J].煙草科技,2012(4):67-71.
[10]霍開玲,張勇剛,樊軍輝,等.密集烘烤中烤煙顏色變化及其與主要成分的關系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1(9):115-119.
[11]秦霆鎬,陳麗娜,趙劉麗,等.煙葉顏色在1931CIE-XYZ色度系統中的變化[J].湖北農業科學,2010,49(4):964-967.
[12]魏春陽,李鋒,祁萌,等.基于分光光譜儀測量的不同產區烤煙表面顏色分析[J].煙草科技,2011(4):67-73.
[13]魏春陽,張云鶴,宋瑜冰,等.基于顏色分形的不同產地煙葉聚類分析[J].農業機械學報,2010,41(8):178-183.
[14]查宏波,黃韡,胡啟賢,等.應用AMMI模型評價烤煙品種產量適宜性[J].中國煙草學報,2012,18(2):17-20.
[15]查宏波,黃韡,胡啟賢,等.昭通煙區不同海拔高度煙葉糖含量的變化特征[J].浙江農業科學,2011(4):802-804.
[16]黃韡,楊曉鵬,楊軍章,等.云南昭通烤煙大田期氣候對煙葉化學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1):312-317.
[17]王宇.云南山地氣候[M].昆明:云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