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摘要:結合江蘇省泰州市古樹名木管理現狀,通過對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進行核查,將其空間及基礎屬性數據整理后錄入數據庫,初步建成古樹名木的定位與管理系統。通過WebGIS實現對古樹名木地理信息的檢索與統計,通過VS2010+MySQL開發B/S架構的動態網頁實現對古樹名木各類信息的管理,通過開發安卓軟件客戶端應用實現養護管理、知識普及、市民評價。其中,知識普及與市民評價是本項目的創新之處。
關鍵詞:泰州;WebGIS;古樹名木;定位;管理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S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1-0441-02
江蘇省泰州市主城區共有古樹名木25種85株,其中銀杏17株(20%)、黃楊14株(16.47%)、紫薇6株(7.06%)、構骨6株(7.06%),分布較分散。古樹名木作為城市的一項重要自然資源,是城市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雖然各地都十分重視古樹名木的保護與管理,但管理方法與手段比較落后[1-2]。現有的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也只能進行簡單的信息查詢,實用性不強。因此,設計效率高、適用性強的古樹名木保護與管理電子信息系統迫在眉睫。本研究結合泰州市古樹名木管理現狀,通過對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進行核查,將其空間及基礎屬性數據整理后錄入數據庫,利用WebGIS強大的檢索、查詢、分析、共享等功能,初步建成古樹名木的定位與管理系統,旨在為實現古樹名木高效管理打下基礎。
1系統總體設計
本系統利用GPS接收器采集古樹名木的空間信息,采用C#語言、VS2010工具開發B/S結構的服務器端應用程序,利用Java語言、Eclipse平臺開發C/S結構的移動客戶端應用,實現古樹名木信息的高效動態管理。
1.1設計目標
設計目標包括如下幾點:以多種數據形式存儲古樹名木的基本屬性、空間、養護等信息;開發安卓手機客戶端應用,用于養護者管理、養護信息錄入、市民學習與評價;人性化、可視化的操作界面,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
1.2系統功能設計
系統分為系統管理、地圖操作、信息管理、養護管理、學習評價五大模塊[3],系統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1.2.1系統管理
此功能的實現是保證系統數據安全性及系統運行穩定性的基本條件。系統管理員可在后臺對用戶信息進行管理,包括用戶的基礎信息增、刪、改、查以及不同用戶權限的設定。
1.2.2基礎信息管理
此功能包含對古樹地理信息、身份信息(樹齡、品種)、生長情況等信息的儲存、加工與管理。根據樹木編號進行查詢、管理,也可根據樹齡、品種等信息進行城市古樹名木的多條件組合查詢與統計。
1.2.3養護管理
養護人員對古樹定期進行檢查與養護,并
通過安卓應用軟件將每次養護管理的信息錄入數據庫。
1.2.4學習評價
群眾應該了解相關樹木知識,參與到管理與養護工作中來,既擴展了市民的知識面,又有利于管理部門更好地開展工作。
1.2.5地圖操作
實現地圖的縮放及拖動,確保用戶更加便捷地對古樹位置進行判斷與查詢。
1.3數據庫設計
本系統采用MySQL軟件作為數據庫開發與管理平臺。數據庫設計要經過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設計、數據庫實施等幾個階段。
2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本系統的實現需要WebGIS、動態網頁制作、數據庫、安卓軟件開發等技術的支持。
2.1WebGIS
WebGIS是地理信息系統與Internet結合的產物,是對GIS功能的擴展,用戶可以在更廣泛的空間范圍內通過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使用GIS,從而提高管理效率。本系統采用百度地圖API快速獲取功能豐富、交互性強的城市地圖[4-5]。百度地圖API使用JavaScript語言編寫,可以輕松實現地圖創建、縮放、拖動等功能,代碼如圖2所示。
2.2管理信息系統
本系統具備面向管理、人機結合、輔助決策、多學科交叉等特點,從管理信息系統的角度看,它有以下功能。
2.2.1信息傳遞與處理
該系統傳遞與處理的信息包括樹木基本信息、養護信息、評價信息。這些信息通過計算機網絡與移動終端進行傳遞,在服務器端處理、加工,以便于信息維護、市民學習、輔助決策。
2.2.2控制功能
根據古樹養護單位與養護人提供的數據,對養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分析實際情況與計劃的差異及產生差異的原因,以便管理人員及時加以控制。
2.2.3輔助決策功能
根據古樹養護數據,結合市民評價、建議及專家意見,為管理者進行決策提供幫助。
2.3安卓軟件開發
安卓系統是智能手機的主要操作系統,手機端應用軟件采用C/S架構、Eclipse平臺進行編程[6]。本系統中安卓客戶端負責掃描古樹標識,為市民學習古樹知識與發表評論提供界面。服務器負責提供數據交換接口、訪問數據、發送數據,數據庫負責存取數據。
2.4二維碼技術
二維碼是用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本系統中市民學習與評價、養護信息錄入2個功能需要利用二維碼對古樹進行身份識別,印有二維碼的古樹名木標牌設計如圖3所示。
3結論
本系統通過WebGIS實現對古樹名木地理信息的檢索與統計,通過VS2010+MySQL開發B/S架構的動態網頁實現對古樹名木各類信息的管理,通過開發安卓軟件客戶端應用實現養護管理及知識普及與市民評價。其中,知識普及與市民評價是本項目的創新之處。
參考文獻:
[1]陳菁菁.基于GIS的古樹名木信息管理及預警系統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2.
[2]聶凱,韓寧,燕飛.基于WebGIS的古樹名木網絡化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湖南農業科學,2008(2):143-145.
[3]武小軍,劉行波,范娟娟.城市古樹名木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城市勘測,2010(增刊):46-48.
[4]孫迪,李沛鴻.百度地圖API在WebGIS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3(22):165-166.
[5]杜傳明.百度地圖API在小型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34(2):152-153,156.
[6]毛林,程濤,成維莉,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手機端追溯應用研究[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9):15-18,22.endprint
摘要:結合江蘇省泰州市古樹名木管理現狀,通過對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進行核查,將其空間及基礎屬性數據整理后錄入數據庫,初步建成古樹名木的定位與管理系統。通過WebGIS實現對古樹名木地理信息的檢索與統計,通過VS2010+MySQL開發B/S架構的動態網頁實現對古樹名木各類信息的管理,通過開發安卓軟件客戶端應用實現養護管理、知識普及、市民評價。其中,知識普及與市民評價是本項目的創新之處。
關鍵詞:泰州;WebGIS;古樹名木;定位;管理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S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1-0441-02
江蘇省泰州市主城區共有古樹名木25種85株,其中銀杏17株(20%)、黃楊14株(16.47%)、紫薇6株(7.06%)、構骨6株(7.06%),分布較分散。古樹名木作為城市的一項重要自然資源,是城市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雖然各地都十分重視古樹名木的保護與管理,但管理方法與手段比較落后[1-2]。現有的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也只能進行簡單的信息查詢,實用性不強。因此,設計效率高、適用性強的古樹名木保護與管理電子信息系統迫在眉睫。本研究結合泰州市古樹名木管理現狀,通過對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進行核查,將其空間及基礎屬性數據整理后錄入數據庫,利用WebGIS強大的檢索、查詢、分析、共享等功能,初步建成古樹名木的定位與管理系統,旨在為實現古樹名木高效管理打下基礎。
1系統總體設計
本系統利用GPS接收器采集古樹名木的空間信息,采用C#語言、VS2010工具開發B/S結構的服務器端應用程序,利用Java語言、Eclipse平臺開發C/S結構的移動客戶端應用,實現古樹名木信息的高效動態管理。
1.1設計目標
設計目標包括如下幾點:以多種數據形式存儲古樹名木的基本屬性、空間、養護等信息;開發安卓手機客戶端應用,用于養護者管理、養護信息錄入、市民學習與評價;人性化、可視化的操作界面,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
1.2系統功能設計
系統分為系統管理、地圖操作、信息管理、養護管理、學習評價五大模塊[3],系統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1.2.1系統管理
此功能的實現是保證系統數據安全性及系統運行穩定性的基本條件。系統管理員可在后臺對用戶信息進行管理,包括用戶的基礎信息增、刪、改、查以及不同用戶權限的設定。
1.2.2基礎信息管理
此功能包含對古樹地理信息、身份信息(樹齡、品種)、生長情況等信息的儲存、加工與管理。根據樹木編號進行查詢、管理,也可根據樹齡、品種等信息進行城市古樹名木的多條件組合查詢與統計。
1.2.3養護管理
養護人員對古樹定期進行檢查與養護,并
通過安卓應用軟件將每次養護管理的信息錄入數據庫。
1.2.4學習評價
群眾應該了解相關樹木知識,參與到管理與養護工作中來,既擴展了市民的知識面,又有利于管理部門更好地開展工作。
1.2.5地圖操作
實現地圖的縮放及拖動,確保用戶更加便捷地對古樹位置進行判斷與查詢。
1.3數據庫設計
本系統采用MySQL軟件作為數據庫開發與管理平臺。數據庫設計要經過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設計、數據庫實施等幾個階段。
2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本系統的實現需要WebGIS、動態網頁制作、數據庫、安卓軟件開發等技術的支持。
2.1WebGIS
WebGIS是地理信息系統與Internet結合的產物,是對GIS功能的擴展,用戶可以在更廣泛的空間范圍內通過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使用GIS,從而提高管理效率。本系統采用百度地圖API快速獲取功能豐富、交互性強的城市地圖[4-5]。百度地圖API使用JavaScript語言編寫,可以輕松實現地圖創建、縮放、拖動等功能,代碼如圖2所示。
2.2管理信息系統
本系統具備面向管理、人機結合、輔助決策、多學科交叉等特點,從管理信息系統的角度看,它有以下功能。
2.2.1信息傳遞與處理
該系統傳遞與處理的信息包括樹木基本信息、養護信息、評價信息。這些信息通過計算機網絡與移動終端進行傳遞,在服務器端處理、加工,以便于信息維護、市民學習、輔助決策。
2.2.2控制功能
根據古樹養護單位與養護人提供的數據,對養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分析實際情況與計劃的差異及產生差異的原因,以便管理人員及時加以控制。
2.2.3輔助決策功能
根據古樹養護數據,結合市民評價、建議及專家意見,為管理者進行決策提供幫助。
2.3安卓軟件開發
安卓系統是智能手機的主要操作系統,手機端應用軟件采用C/S架構、Eclipse平臺進行編程[6]。本系統中安卓客戶端負責掃描古樹標識,為市民學習古樹知識與發表評論提供界面。服務器負責提供數據交換接口、訪問數據、發送數據,數據庫負責存取數據。
2.4二維碼技術
二維碼是用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本系統中市民學習與評價、養護信息錄入2個功能需要利用二維碼對古樹進行身份識別,印有二維碼的古樹名木標牌設計如圖3所示。
3結論
本系統通過WebGIS實現對古樹名木地理信息的檢索與統計,通過VS2010+MySQL開發B/S架構的動態網頁實現對古樹名木各類信息的管理,通過開發安卓軟件客戶端應用實現養護管理及知識普及與市民評價。其中,知識普及與市民評價是本項目的創新之處。
參考文獻:
[1]陳菁菁.基于GIS的古樹名木信息管理及預警系統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2.
[2]聶凱,韓寧,燕飛.基于WebGIS的古樹名木網絡化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湖南農業科學,2008(2):143-145.
[3]武小軍,劉行波,范娟娟.城市古樹名木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城市勘測,2010(增刊):46-48.
[4]孫迪,李沛鴻.百度地圖API在WebGIS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3(22):165-166.
[5]杜傳明.百度地圖API在小型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34(2):152-153,156.
[6]毛林,程濤,成維莉,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手機端追溯應用研究[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9):15-18,22.endprint
摘要:結合江蘇省泰州市古樹名木管理現狀,通過對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進行核查,將其空間及基礎屬性數據整理后錄入數據庫,初步建成古樹名木的定位與管理系統。通過WebGIS實現對古樹名木地理信息的檢索與統計,通過VS2010+MySQL開發B/S架構的動態網頁實現對古樹名木各類信息的管理,通過開發安卓軟件客戶端應用實現養護管理、知識普及、市民評價。其中,知識普及與市民評價是本項目的創新之處。
關鍵詞:泰州;WebGIS;古樹名木;定位;管理信息系統
中圖分類號:S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2-1302(2014)11-0441-02
江蘇省泰州市主城區共有古樹名木25種85株,其中銀杏17株(20%)、黃楊14株(16.47%)、紫薇6株(7.06%)、構骨6株(7.06%),分布較分散。古樹名木作為城市的一項重要自然資源,是城市歷史、文化發展的見證。雖然各地都十分重視古樹名木的保護與管理,但管理方法與手段比較落后[1-2]。現有的古樹名木信息管理系統也只能進行簡單的信息查詢,實用性不強。因此,設計效率高、適用性強的古樹名木保護與管理電子信息系統迫在眉睫。本研究結合泰州市古樹名木管理現狀,通過對登記在冊的古樹名木進行核查,將其空間及基礎屬性數據整理后錄入數據庫,利用WebGIS強大的檢索、查詢、分析、共享等功能,初步建成古樹名木的定位與管理系統,旨在為實現古樹名木高效管理打下基礎。
1系統總體設計
本系統利用GPS接收器采集古樹名木的空間信息,采用C#語言、VS2010工具開發B/S結構的服務器端應用程序,利用Java語言、Eclipse平臺開發C/S結構的移動客戶端應用,實現古樹名木信息的高效動態管理。
1.1設計目標
設計目標包括如下幾點:以多種數據形式存儲古樹名木的基本屬性、空間、養護等信息;開發安卓手機客戶端應用,用于養護者管理、養護信息錄入、市民學習與評價;人性化、可視化的操作界面,滿足各類用戶的需求。
1.2系統功能設計
系統分為系統管理、地圖操作、信息管理、養護管理、學習評價五大模塊[3],系統功能結構如圖1所示。
1.2.1系統管理
此功能的實現是保證系統數據安全性及系統運行穩定性的基本條件。系統管理員可在后臺對用戶信息進行管理,包括用戶的基礎信息增、刪、改、查以及不同用戶權限的設定。
1.2.2基礎信息管理
此功能包含對古樹地理信息、身份信息(樹齡、品種)、生長情況等信息的儲存、加工與管理。根據樹木編號進行查詢、管理,也可根據樹齡、品種等信息進行城市古樹名木的多條件組合查詢與統計。
1.2.3養護管理
養護人員對古樹定期進行檢查與養護,并
通過安卓應用軟件將每次養護管理的信息錄入數據庫。
1.2.4學習評價
群眾應該了解相關樹木知識,參與到管理與養護工作中來,既擴展了市民的知識面,又有利于管理部門更好地開展工作。
1.2.5地圖操作
實現地圖的縮放及拖動,確保用戶更加便捷地對古樹位置進行判斷與查詢。
1.3數據庫設計
本系統采用MySQL軟件作為數據庫開發與管理平臺。數據庫設計要經過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設計、數據庫實施等幾個階段。
2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本系統的實現需要WebGIS、動態網頁制作、數據庫、安卓軟件開發等技術的支持。
2.1WebGIS
WebGIS是地理信息系統與Internet結合的產物,是對GIS功能的擴展,用戶可以在更廣泛的空間范圍內通過電腦、手機等智能終端使用GIS,從而提高管理效率。本系統采用百度地圖API快速獲取功能豐富、交互性強的城市地圖[4-5]。百度地圖API使用JavaScript語言編寫,可以輕松實現地圖創建、縮放、拖動等功能,代碼如圖2所示。
2.2管理信息系統
本系統具備面向管理、人機結合、輔助決策、多學科交叉等特點,從管理信息系統的角度看,它有以下功能。
2.2.1信息傳遞與處理
該系統傳遞與處理的信息包括樹木基本信息、養護信息、評價信息。這些信息通過計算機網絡與移動終端進行傳遞,在服務器端處理、加工,以便于信息維護、市民學習、輔助決策。
2.2.2控制功能
根據古樹養護單位與養護人提供的數據,對養護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分析實際情況與計劃的差異及產生差異的原因,以便管理人員及時加以控制。
2.2.3輔助決策功能
根據古樹養護數據,結合市民評價、建議及專家意見,為管理者進行決策提供幫助。
2.3安卓軟件開發
安卓系統是智能手機的主要操作系統,手機端應用軟件采用C/S架構、Eclipse平臺進行編程[6]。本系統中安卓客戶端負責掃描古樹標識,為市民學習古樹知識與發表評論提供界面。服務器負責提供數據交換接口、訪問數據、發送數據,數據庫負責存取數據。
2.4二維碼技術
二維碼是用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本系統中市民學習與評價、養護信息錄入2個功能需要利用二維碼對古樹進行身份識別,印有二維碼的古樹名木標牌設計如圖3所示。
3結論
本系統通過WebGIS實現對古樹名木地理信息的檢索與統計,通過VS2010+MySQL開發B/S架構的動態網頁實現對古樹名木各類信息的管理,通過開發安卓軟件客戶端應用實現養護管理及知識普及與市民評價。其中,知識普及與市民評價是本項目的創新之處。
參考文獻:
[1]陳菁菁.基于GIS的古樹名木信息管理及預警系統研究[D].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2.
[2]聶凱,韓寧,燕飛.基于WebGIS的古樹名木網絡化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湖南農業科學,2008(2):143-145.
[3]武小軍,劉行波,范娟娟.城市古樹名木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城市勘測,2010(增刊):46-48.
[4]孫迪,李沛鴻.百度地圖API在WebGIS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3(22):165-166.
[5]杜傳明.百度地圖API在小型地理信息系統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34(2):152-153,156.
[6]毛林,程濤,成維莉,等.農產品質量安全手機端追溯應用研究[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9):15-18,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