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昌玉
摘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民間借貸日趨活躍,以互聯網為交易平臺的網絡借貸發(fā)展尤其迅速。本文在對我國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模式進行解讀的基礎上,通過數學建模和實證分析檢驗了互聯網借貸的信用風險,并提出了幾點進一步促進互聯網借貸發(fā)展的建議。
關鍵詞: 網絡借貸;信用風險;測度及控制
一、引言
網絡借貸平臺是指在傳統民間借貸的基礎上,有資金并愿意投資的個人,借助互聯網第三方交易媒介,以信用貸款的形式將資金借貸給有借款需求的人,其本質上是一種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在線借貸方式。自2007年8月我國第一家網絡借貸平臺拍拍貸成立以來,網絡借貸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截至2013年底,累計已有千余家借貸平臺上線。以網貸之家網站上的主要網絡信貸平臺的歷年成交額圖1)為例,2011年至2013年,網絡借貸平臺的成交額增長非常迅速,網絡借貸平臺正漸漸成為我國借貸市場中的一支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
然而,網絡貸款在運行過程中,也隱藏著諸多風險,尤其是信用風險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則變得更為復雜。馬運全2012)認為當網絡借貸總體上對風險控制水平不高,實際運作中,還存在資金安全缺乏保障、個人信息泄露、涉嫌非法集資等隱患。黃葉苊,齊曉雯2012)認為當前的網絡借貸發(fā)展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網絡借貸的信用問題,應當分別以建立信用體系為核心和與保險相結合的兩種風險控制方法。針對網絡借貸中存在的信用風險的問題,許多經濟學家都提出了各自的解決措施。一些學者認為,在網絡借貸中,三方無關聯的聯組借貸比單獨申請貸款更容易獲得資金支持,通過借款人的社會網絡可以減少不利因素使貸款違約概率更小Ashta & Assadi,2009;Duarte et al,2012;Bachmann et al,2011;Yum et al,2012)。另外一些學者提出,無限連帶責任和網絡信息披露制度的引入實現了社會資本監(jiān)督作用的最大化,有效減少了企業(yè)因“不愿”而導致的違約。網絡聯保貸款能進一步降低信息不對稱,信用約束機制能更有效地抵制機會主義行為,實質性地降低貸款的交易成本,從而促進小微企業(yè)融資曾江洪,劉欣,2011;黎日榮,2011)。
縱觀以上有關網絡借貸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成果,這一領域的研究主要是圍繞互聯網借貸的模式、特征、優(yōu)勢、風險以及創(chuàng)新對策幾方面展開的。然而,國內關于中國的網絡借貸模式的信用評估體系的構建和風險的監(jiān)控尚不完善。針對這一不足,本文通過數學建模和實證檢驗的方法,深入探討了網絡借貸平臺信用風險的度量和控制問題。
二、網絡借貸平臺信用風險的來源
網絡借貸平臺擁有其他融資平臺不具備的優(yōu)點,但由于剛剛起步,網絡借貸平臺存在許多不足,其較高的融資成本主要歸因于其較高的風險。本文接下來將探討互聯網借貸模式的信用風險度量及其控制問題。
1、逆向選擇問題[JP2]
假設企業(yè)通過互聯網平臺借貸資金投資某一項目,項目成功時收益為R,收益率為[WTBX]m,項目失敗時收益為0。該項目的平均收益率為m[TX-],而且平均收益率m[TX-]為共同知識,即資金借貸者和資金的出借者都知道m(xù)[TX-],該項目成功的概率為P,項目所需的投資資金為C,且該投資資金全部來自該互聯網平臺的借貸,借貸資金的借貸利率為r。則有: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