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要: 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后,黨內反腐倡廉工作也加大了力度,公安消防內部審計如何在新形勢下發揮監督功能,如何在發現違紀違法線索上做出成績,擺在了內審人員的面前。審計人員應當從資金安全、三重一大、三公經費支出、消防執法過程、干部選拔任用等腐敗易發、高發的領域多下功夫,才能找準突破口,體現內審價值。
關鍵詞: 內審;違法違紀;線索;公安消防
2013年12月中央出臺八項規定,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各級黨政機關對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也制定頒發一系列了規章制度,這些措施不僅對各單位的預算管理和經費監督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對差旅費、因公臨時出國境)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會議費、培訓費等會計科目的內容和范圍也做出了新的規定,影響到了財務處理和會計核算。加之十八大以來從嚴治黨的高壓反腐態勢,使一大批“蒼蠅老虎”紛紛落馬,他們大都涉及經濟問題,因而也成為內部審計關注的話題。為此,公安部審計局的領導也高度重視,為充分發揮審計工作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的突出作用,作出了“一定要在發現違紀違法線索上撕開口子”的批示,以期更好地推動公安消防內部的反腐敗工作,這也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審工作的一條基本主線。
結合當前的各類案例,按照審計重要性原則,為發現違紀違法線索,審計人員應當從資金安全、三重一大、三公經費支出、消防執法過程、干部選拔任用等腐敗易發、高發的領域多下功夫,找準突破口,體現審計價值。
一、在資金安全方面的審計措施
在對貨幣資金進行審計時,最先防范的違法行為就是貪污和挪用資金,按照審計的謹慎性原則,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對銀行存款余額進行調節時,不能只注重資金存量的正確與否,而應該對發生期內的每一筆資金往來都要進行逐筆核對,公安消防作為行政單位,資金往來量不是很大,必須樹立詳細審計的理念,對銀行對賬單上“有”而出納賬簿上“沒有”登記、故意隱匿的業務,作為一類線索,不管金額大小都要進行追溯,搞清資金的去脈來龍。二是運用公安部消防局推廣使用的《審計信息管理系統》,使用“資金過濾功能”,通過審計判斷,抓大放小,按照重點關注的原則,對大額銀行資金項目進行過濾和篩選,然后對過濾結果進行逐筆審查,對大資金的“蛛絲馬跡”都不能放過,看其審批、開支、報銷、核算等手續是否齊全,對資金挪用傾向進行確定,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審計效果。三是對出納人員的工作物品不能忽視,比如保險柜里的小白條、抽屜里的小本本、辦公電腦里的炒股軟件、經常登錄網站里的的理財產品,諸如此類,審計人員都應運用適當的方式方法,在和出納人員的日常溝通交流中,不經意間就可以掌握的一些信息,以加深對財務人員職業操守的直覺判斷。同時,輔以對其辦公用品的翻閱查看,可以找到賬簿之外更加豐富的財務信息,畢竟,一個單位的資金運動都交匯在這一點,很多線索可能就在其間。
二、在“三重一大”審計中應采取的對策
公安消防對“重大經濟決策、重要基建項目、重大物資裝備采購和大額資金使用”4個項目通稱“三重一大”,因數額大、投資期長、事關消防事業的發展而成為本單位的重大事項。綜觀近期案件,單位領導干部往往在這上面走上濫用職權罪或玩忽職守罪,審計過程中應采取以下對策:
一是借助黨委會議記錄本,對集體理財、民主理財和黨委領導下的一支筆審批制度進行審查。看黨委理財是否貫徹了“統一領導、集體決策、宏觀調控、民主監督”的原則。經費預算是否經黨委統籌安排,重大財經事項是否集體研究決定,會議記錄內容是否相符,查看會議記錄的日期與經費開支的時間,是否符合“先研究、后審批”的邏輯。二是對基建工程審計要深入,按照《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1號》規定的程序,在熟知武消[2008]6號《工程建設管理暫行規定》和武消[2006]487號《消防部隊基本建設財務管理暫行規定》的基礎上,應緊緊抓住工程立項、招投標和工程驗收轉資3個環節,找出工程管理的漏洞,認真查找基建項目虛假論證、決策過程不民主、招投標暗箱操作、竣工項目長期不決算的線索,深入剖析原因,以期獲得審計突破。三是按照物資集中采購的有關規定實施物資采購審計,對消防物資裝備、重大辦公設施的集中采購行為進行監督,落實《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2號》規定的程序,在招標代理、標書制作、信息發布、開標評標定標、合同簽訂等流程進行細致審核,分析廢標的原因,核對串標的線索,評價評標的過程,查看中標的時點,綜合評定每一項集中采購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看能否徹底排除單位某些領導人對采購活動的影響或左右。四是對大額資金項目進行重點關注,必要時可按專項審計的要求開展工作。
三、對三公經費要以內控制度審計為重點
“公款吃喝、公車私用和公費出國”這三種行為已飽為群眾所詬病,長期以來,各單位公務接待鋪張浪費,數額越來越大,便不斷的擠占會議費、培訓費,致使會計信息失真,有的還調換原始憑證,制造虛假的經濟業務,以入賬最為方便的“油料費、燃料費”來替代,甚至還套取現金,私立“小金庫”,造成惡劣影響。公車私用更是司空見慣,車輛使用管理規定形同虛設。公費出國和公費旅游也成為特色一景。今年以來,各級紀委定期公布一些違反八項規定的案件,新聞媒體、網絡微信也加大了監督力度,四風遏制已初見成效。
在公安消防部門對三公經費的審計應堅持內控制度審計為主,關鍵是看接待規定、車輛管理規定、會議管理制度、培訓管理辦法等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克服特權思想,把權力牢牢地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杜絕部分領導干部在目前形勢下再在三公問題上發生低級錯誤,維護單位的良好形。審計的重點如下:
首先,審查該單位是否就三公經費建立健全了有關規章制度,制度內容是否全面,所定措施是否符合本單位實際,是否切實可行,有無敷衍應付的可能。這一點很重要,它是評價內控制度的一項基礎工作。其次,審查三公經費的收支是否納入單位的預算管理,經費來源是否合規。公務接待費、車輛管理費、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等的預算執行與審批是否嚴格,和規章制度相比,有無出入。第三,查看三公活動是否在風景名勝區進行,期間是否安排了宴請、組織了旅游、舉辦了晚會、發放了土產或紀念品等不合規現象,是否有超標準、超規格的行為。最后,審查三公經費是否有轉嫁給直屬單位或攤派在基層單位開支的現象,以上幾項經費是否有互相擠占、轉移、隱匿的現象,“小金庫”的痕跡是否顯露,特別是內部食堂、內部招待所的經費來源,發現某些苗頭線索,堵塞三公經費的管理漏洞。
四、對消防執法領域的腐敗現象要巧用審計監督
近年來,公安消防部門在消防監督檢查、火災原因調查、實施行政許可、消防建審驗收等領域產生了一些腐敗案件,利用執法權“吃拿卡要”,濫用自由裁量權徇私枉法,插手消防工程權錢交易,對當事人以罰代停、以贊代罰等等,嚴重敗壞了消防的形象,為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2014年開展了集中整治活動,努力提高消防執法的公信力。內部審計畢竟不同于紀檢、監察部門,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方法有限,在查處消防執法領域的腐敗上,應當發揮自身的長處和優勢,運用巧實力,實現新作為。
一是對單位的預算外經費審計時,查看慰問金、贊助費的收取時點、數額和繳款單位分布情況,每年八一建軍節、春節等黨政機關到消防走訪慰問比較集中,還要查看建筑單位、房產開發商、消防中介機構等當事人是否平時有繳款現象,籍以確認執法時是否有“以收代罰”、“以贊代罰”的行為,再結合《消防執法案卷》進一步認定。二是對消防協會、消防檢測等中介機構等進行延伸審計或調查,根據其收支情況,確認公安部劉金國副部長提出的“四個凡是”、“三個一律”是否落實到位,發現涉租尋租、亂收費的線索。三是結合紀檢部門的經濟信訪、涉錢舉報事項,發揮審計監督的優勢,配合相關部門,在索賄、受賄數額上依法予以認定,在財務收支的違規違紀性質上準確判斷,對涉案資金的運作過程給予明晰,把執法領域的一些違法違紀線索審計得水落石出。
五、在干部選拔任用方面要拓寬審計監督的范圍
2014年7月22日,領導在公安消防部隊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決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堅決遏制跑官要官、買官賣官和任人唯親、唯票唯分等現象,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不正之風的盛行,造成了行賄、受賄案件的高發。以前,審計監督從未涉及干部任用這一領域。公安消防在選人用人上有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有制式的選拔文書,有規范的運作模式,這一套完整的材料構成了審計的要件,在目前形勢下可否探索開展干部選拔任用程序的遵循性審計,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內部審計的范圍,延長內審的觸角,而且在干部任用的高風險領域發揮審計監督作用,有助于減少腐敗案件的發生,維護隊伍穩定的大局。
對干部選拔任用程序開展遵循性審計,工作的重心就放在程序的遵守執行上。該走的程序不能省略,組織考核、政治機關提名、征求紀檢部門意見、黨委研究、按編配備、干部任用公示、兩報告一評議等等,在熟悉干部任用程序的基礎上,對政治部門、黨委的文件資料進行審閱、審核、對比、分析性復核和研討,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肯定能發現某些令人心動的線索。
總之,要想結合當前形勢,發揮審計有為的功能,還必須要求審計人員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實現內審從財務審計向管理審計、效益審計的轉變,真正提高公安消防審計的內涵,才能在黨風廉政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