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佩
隨著國庫體制的改革和職能的轉變,國庫統計分析的服務職能日漸凸顯。而目前的TMIS系統國家金庫管理信息管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缺少分行業、分產業以及重點稅源企業的數據,且由于支出歸口問題,支出分析受限。財稅庫信息各自為政,較為分散。為整合數據資源,充分實現數據共享,人民銀行益陽市中心支行國庫依托集中支付系統,搭建財稅庫統計信息共享平臺,達到日常分析的智能化與深度研究的自助式有機結合,提升了國庫統計分析的科學性和前瞻性,為提升益陽國庫服務能力提供了又一新的載體。
一、加強宣傳引導,形成良好的創建氛圍
(一)思想上形成共識。國庫統計分析是國庫會計核算的延伸與升華,而各部門數據收集難度大成為統計分析質量提高的“攔路石”,數據資源的整合具有很強的必要性。人行益陽中支國庫多次召集財政、國稅、地稅、行內調統等部門召開碰頭討論會,并通過建立分析人員交流微信群、QQ群等渠道宣傳平臺建設的必要性,努力使各部門認識到資源整合的重要性,從而在思想上形成共識。
(二)行動上形成共振。人行益陽中支國庫科不等不靠,把平臺建設納入國庫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7月,組織召開了財稅庫半年度工作聯席會,討論研究了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工作構想。并相繼出臺了《統計分析信息共享平臺方案》、《益陽市財稅庫國庫統計分析聯合協作機制》,這些文件明確了平臺建設的具體內容,以打造國庫統計分析優質品牌為目的,以數據共享為切入點,以平臺建設為著力點,努力推進現代化服務性國庫建設。具體目標包括加強財稅庫橫向溝通聯系,建立財稅庫統計信息收集長效機制,補充完善信息庫;強化常規分析,建立定期會商機制,多維度、深層次分析數據變化產生的原因,挖掘真實情況;豐富和完善統計分析指標體系,建立科學的反映當地經濟特征的分析框架;結合有關焦點、熱點問題,跟蹤財稅政策變化,共同研發具有特色的信息產品,提高調研的決策參考性。
(三)機制上形成合力。人行益陽中支國庫科積極與各部門協調溝通,贏得廣泛的理解和支持,建立了平臺建設的長效機制。成立了統計信息共享平臺建設領導小組,由國庫副主任任組長,人行國庫科、財政國庫科、國稅計財科、地稅計財科科長任副組長,各部門數據分析人員和相關科技人員為成員,明確了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職責和工作要求。領導小組下設技術組,具體負責統計分析平臺開發與運維;業務組,負責各部門數據歸類整理和上傳共享。從而形成了一個人行國庫牽頭組織、財稅庫各部門分工協作的有效工作機制。
二、以集中支付系統為基礎,搭建數據共享平臺
(一)分步驟實施。第一步實現數據的傳輸與共享。主要通過利用財政集中支付系統,將各部門分行業、分產業的數據進行數據上傳,完成數據的存儲與共享,建立統計分析數據集中庫,達到便于查找、提取的目的。第二步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將平臺分為五個模塊。分別為基礎數據模塊、數據處理模塊、圖表展示模塊、分析共享模塊、政策解讀模塊。通過模塊對數據進行深加工和深入分析,形成最終的高質量分析報告。
(二)[KG(01mm]找準突破口。一是借助集中支付系統。通過該系統實現數據的初步傳輸與共享,獲取一手數據資料;二是完善數據庫。科技部門協助將財政、稅務、統計、房產信息數據進行分類序時匯總,加工獲取分稅種、分行業、分產業的全口徑數據以及各類經濟數據,并根據數據制作相關圖表,通過圖表挖掘數據運行趨勢與規律,最終形成集數據與圖表為一體的序時數據庫。三是數據資料移植。將所形成的數據移植到集中支付系統平臺,實現數據的初步存儲與共享。[KG)]
(三)搭建共享平臺。以集中支付系統平臺的數據為依托,對數據進行深加工,最終實現數據的充分共享。平臺分為基礎數據模塊,用于導入各部門的基礎數據如國地稅的分行業、分產業、分稅種數據、財政收支數據等)。數據處理模塊,該模塊具體加工處理各部門數據,自動生成所需要的分行業、分稅種等匯總數據。圖表展示模塊,通過數據形成相關表格、圖形,更直觀地反應各類數據趨勢。分析共享模塊,將各部門形成的分析報告進行上傳共享。政策解讀模塊,各部門將本部門的相關政策變化內容進行共享,提高分析人員的政策敏銳度。
四)建立會商制度。按季度組織財稅庫、行內調統、貨幣信貸等部門召開統計分析例會,由以上部門負責人和分析人員參加,半年度和年度例會邀請財稅庫分管領導參加,例會在季度末前一個月中下旬召開,由國庫部門負責召集,財稅庫輪流承辦。例會各單位針對平臺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通報預算收支執行情況及特點,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對財稅的影響,提出預算執行中的問題及建議。
三、提升平臺建設內涵,增強國庫服務功能
統計分析交流平臺的建設與國庫服務職能的提升,兩者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統計信息交流平臺的創建為國庫服務職能的深化奠定了基礎和前提;同時隨著國庫服務職能的延伸,統計分析交流平臺的資源共享范圍越廣,內容越充實,國庫服務的核心作用越突出,對宏觀經濟決策和財稅政策實施的支持作用越大。
(一)統計分析“三突破”。一是信息采集面的突破。通過采集財政、稅務、統計局的信息,以及金融統計指標、宏觀經濟指標等信息的采集,突破了以往僅以國庫會計核算業務數據為信息源的統計分析模式,建立起信息豐富、內容完整、層次多樣的國庫統計分析報表體系;二是服務對象的突破。人民銀行內部相關部門、政府、財政、稅務等非國庫用戶可以訪問系統,查詢所需的國庫數據,改變了以往統計分析系統只為國庫內部服務的局限,充分滿足了政府、財稅等部門以及行內相關部門對國庫資金運行相關信息的需求;三是統計分析方法的突破。系統不但有基礎數據模塊和數據處理模塊,而且統計分析人員能根據分析研究需要,自己指定分析指標和設計報表模式,通過不同的組織,進行個性化分析,改變了以往只能依賴TMIS報表的局限,實現了數據的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提高了數據加工效率和處理能力。
(二)信息建設提效率。平臺通過自動導入各部門數據生成各類報表和重要指標固定報表,減輕了國庫工作人員的手工匯總報表的勞動強度,縮短了統計人員用于收集、統計、對比各類數據的時間,使統計分析人員有更多經歷對國庫資金運行情況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更好地將國庫資金變化規律與宏觀經濟發展結合,有針對性地開展調查研究,充分發揮國庫的服務職能。
(三) 參謀履職樹權威。人行益陽中支國庫科找準履行國庫職責與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契合點,探索出來一條不局限于國庫核算職能,而是仰仗為地方經濟當高參、樹權威的新路。通過平臺建設,充分實現了“統計數據-統計分析-調研成果”的財稅庫協作機制,打造了更高品質的統計分析報告,使之成為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大家”領導案頭不可缺少的決策參考資料,發揮品牌效應,進一步樹立基層央行全面有效履職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