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華
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小微企業都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支柱。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但融資難問題仍然成為影響和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筆者對湖南省瀏陽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情況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顯示,目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政策實施效果在基層仍未盡人意,亟待在建立綜合金融融資服務體系、加大金融服務創新、形成金融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政策合力、激活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等多個方面予以加強與改進。
一、瀏陽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基本情況
從湖南省瀏陽市來看,截至2014年5末,全市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約17668億元,比年初增長1403%高于同期全市各項貸款余額增幅208個百分點),5月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貸款總額的比重為5247 %,比年初增加101個百分點,但增速比前三年均有所放緩,尤其是小微企業投放的區域和行際差別較為明顯。由此可見,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依然存在較大主動作為空間。
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小微企業經營困難。主要是大部分小微企業管理不規范,經營規模小,沒有健全的財務等運作制度,還貸能力差,缺乏擔保人等。
(二)新增貸款需求有限。據調查,在向銀行借款需求的企業中,70%的企業沒有借到所需款,20%的企業借到部分所需款,僅有10%的企業借到全部所需款。
(三)小微企業貸款質量下降。多數企業使用的是租賃用地,地面附著物廠房、設備等不動產不能抵押貸款?,F行政策在可操作條件下,小微企業作為借款人能夠提供的擔保有限,金融機構在小微信貸發展與風險防控方面存在著很大矛盾,信貸投放后逾期現象比較常見。
四)銀行貸款投放趨于謹慎。由于信用環境不佳,部分企業尚未形成正確的現代信用意識,不珍惜自己的信用記錄,銀行由生“懼貸”心理。一是部分企業信用度差,資金缺口得不到金融部門的支持;二是少數企業在銀行有不良記錄,甚至個別企業有惡意貸款傾向,難以獲得貸款支持;三是商業銀行上級對下級的管理和考核機制對“支小”工作有一定制約。由于小微企業信貸風險相對較高,業務做得越多,風險越大,為了應對上級嚴格的信貸資產質量考核,基層商業銀行難免在信貸投放上趨于謹慎。
三、加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建議
(一)加快建立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服務體系。以各級政府為主導,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面臨的問題,綜合施策,建立集財務診斷輔導、信用信息征集、信用評級、融資推介、融資增信等為一體的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服務體系,系統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如運用信用評價體系,實行企業聯保的信用擔保機制,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二)[KG(005mm]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適合小微企業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信貸模式和服務流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和增量“兩個不低于”目標。支持和鼓勵金融機構充分利用人民銀行建設的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等金融基礎設施,盤活應收賬款存量,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探索開展小微企業信用培植工程,重點對不符合銀行信貸條件但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市場、守信用的小微企業,引導金融機構進行定向輔導和培育,不斷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服務覆蓋面。[KG)]
(三)形成金融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政策合力。改變當前“點對點”的政策扶持方式,突出“公共財政”的特性,財政資金側重加大對各地構建小微企業融資綜合服務體系的扶持。努力創新工作抓手,積極探索通過建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示范縣、示范區等模式,部門聯合出臺示范縣區)建設的具體扶持政策,引導地方政府加強政策配套,有效促進政策資源整合,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
四)進一步激活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結合貫徹落實《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扎實做好科技金融服務的意見》銀發〔2014〕9號),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科技發展,加大力度推進大中型金融機構“流程再造”,通過合理轉授權、信貸審批環節前移、派駐信貸審批經理等措施,激活大中型商業銀行縣域分支機構服務小微企業發展的活力。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在縣域加快推進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工作,鼓勵政府和民間資本共同設立一些擔保機構,促進構建覆蓋面更廣、競爭更加充分、運作效率更高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