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立
摘要:通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與中國利用外資、境外直接投資運行的年度來進行實證檢驗,解釋人民幣匯率與中國利用外資、境外直接投資運行的年度數據來進行實證檢驗,解釋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外商在華直接投資以及境外直接投資規模的長短期影響,以及論述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國際直接投資結構的影響,目的在于驗證:在規模層面,東道國匯率升值會抑制資源導向型FDI流入,刺激市場導向型FDI流入。而東道國匯率波動幅度均會導致資源導向型FDI或者市場導向型FDI規模減小。
關鍵詞:匯率變動;FDI 資源導向型;市場導向型
1.引言
已有證據表明,人民幣升值會減少資源導向型的FDI流入,刺激市場導向型的FDI流入,那么從某種意義上解釋,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會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匯兌損益的變化影響其經營業績,人民幣升值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或擁有高流動性、巨額人民幣資產的外商直接投資產業是長期利好;相反,人民幣升值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外商直接投資產業沖擊較大。那么,人民幣真實匯率變動對外商在華投資產業結構的影響如何?為此,根據人民幣實際匯率與外商在華投資的產業演變路徑作實證檢驗。
2.人民幣升值預期對外商在華投資產業的影響實證檢驗
Froot和Stein(1991)基于1974~1987年從工業化國家流向美國的年度FDI數據研究了實際匯率對FDI的影響,把整個FDI數據流入分成13個行業進行實證研究;邢予青①(2003)運用1981-2000年日本對華直接投資與匯率之間存在的相關關系,把整個FDI數據流入分成9個制造行業進行實證研究。那么這里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年鑒中關于分行業利用外資情況對FDI行業劃分的標準進行回歸分析,由于篇幅限制省去了中間檢驗過程,僅列出結果,如下表。
從下表來看,調整后的R2、F統計值說明方程擬合優度較高;在給定5%顯著水平,查表可得:dL=0.986,dU=1.785,從表中DW值來看,各方程均不存在自相關性;從t統計值業看,常數項與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對各行業的FDI均是不顯著的;滯后1期后FDI對t期FDI產生顯著影響的,只有制造業、水電氣業、建筑業、房地產4個行業。中國GDP對t產生顯著影響的,有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金融、房地產、公共設施8個行業。最后,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變動對行業FDI產生影響,包括采礦業、制造業、水電氣業、建筑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金融、房地產、公共設施、教育10個行業。其中人民幣匯率升值,即直接標價值法下et下降,會刺激水電氣業、建筑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金融、房地產、公共設施、教育8個行業的FDI流入,而抑制采礦業、制造業2個行業的FDI流入。
3.實證結論及其評述
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影響FDI流入17個行業中,實證結果反映,8個行業;水電氣、建筑業、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金融、房地產、公共設施、教育具有一個共同特性,就是市場定位在中國。外資投資這些行業主要看中的是中國巨大的市場規模,因此可能某種程度上把流入這些行業的FDI視為市場導向型。同時,抑制的2個行業—采礦業、制造業,可以視為勞動密集型或資源導向型或成本導向型行業。這些實證結論與理論推導不謀而合。
那么進一步分析,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外商會減少在華成本導向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直接投資,主要包括鋼鐵、水泥、電解鋁、紡織等制造業。因為隨著人民幣升值,這些產業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外商會減少相應的FDI。據國家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6年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00.77億美元,同比下降5.6%,所占比重下降6.8個百分點。2006年,鋼鐵、水泥行業實際使用外資分別為1.41億美元和1.09億美元,呈現大幅下降的態勢,降幅分別為66.67%和55。65%。另外,到2008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品出口附加值低,降價空間小,使得人民幣升值容易沖擊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目前,我國電子信息制造產業出口依存度高達62.5%。據不完全估計,人民幣每升值1%,對應電子信息產品的出口銷售利潤下降4.1%。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提升值必然會導致信息產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減少。人民幣升值對紡織制造業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據研究,人民幣每升值1%,紡織行業銷售利潤下降2%~6%。如果人民幣升值5%-10%,該行業利潤下降10%~60%,特別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制造業行業受損較大。①2009年,1-12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3435家,合同外資金額1935.1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900.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4.8%,8.4%和2.6%。2009年,制造業仍是吸收外資的主要部分,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降幅繼續收窄。1~12月,外商投資制造業新設立企業9767家,同比下降15.57%,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67.71億美元,同比下降6.26%,分別占同期全國總量的41.68%和51.95%。自10月份以來,制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降幅繼續收窄。制造業吸收外資主要集中于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它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和通用設備制造業等行業。其次,2009年服務業所占比重略有上升,全年全國服務業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1461家,同比下降14.85%;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78.66億美元,同比下降0.67%,占同期全國總量的比重由2008年41.3%上升至42.06%。全年服務業吸收外資主要集中于分銷服務業、運輸服務業、計算機應用服務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旅游和與旅游相關的服務業等行業。全年房地產業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69家,同比增長25.88%;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67.96億美元,同比下降9.65%,高于全國平均降幅7個百分點。而農業領域增幅較大,1~12月,外商投資農、林、牧、漁業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896家,同比下降2.2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4.29億美元,同比增長19.96%,分別占同期全國總量的3.82%和1.59%。其中,農業領域實際使用外資金額7.51億美元,同比增長35.5%。在2010年1~7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83.54億美元,同比增長20.65%。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459家,同比增長17.9%。從實際運行數據來看,人民幣升值會抑制資源導向型(成本導向型)FDI流入。
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外商會增加市場導向型的房地產、金融業、交通、電力等行業的投資。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2007年房地產行業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70.9億美元,占全年利用外資總額的22.85%,比上年增加了107.3%②,2008年達到了185.9億美元,而在2009年房地產實際利用外資有所下降,達到了167.96億美元③,主要因素在于國家政策性打壓。對銀行、金融、保險而言,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外商實施股份投資的欲望在增強,特別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在金融業的外商直接投資會越來越多。此外,由于交通、電力等產業的市場規模巨大,外商也會增加相應的直接投資,可見,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導致市場導向型FDI流入。
4.結論
在產業結構層面,人民幣升值會抑制資源導向型FDI流入,刺激市場導向型FDI流入。
參考文獻:
[1] 馬翔:《匯率變動對國際直接投資的影響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2] 邢予青:《匯率與日本對華直接投資》[J].世界經濟論壇,2003、6.
[3] 數據來源:李長安:《求解人民幣升值與擴大就業之間的悖論》,《上海證券報》,2007年6月29日.
[4]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2008年2月28日公布的《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5]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0年前三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