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東凌經濟管理學院 張曾蓮 段曉彥
我國上市公司風險信息披露研究
——以制造業為例
●北京科技大學東凌經濟管理學院 張曾蓮 段曉彥
本文以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中披露的風險信息為研究對象,通過關鍵詞識別各類風險,考察2011年我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風險信息披露的狀況。研究發現,樣本公司風險信息披露基本可以反映公司風險狀況,但披露水平不一,完整性有待提高;企業在風險信息披露中關注外部風險多于內部風險。
風險 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制造業
編者按:信息不對稱和不確定性的廣泛存在,使得高質量的財務報告對其使用者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財務報告質量的客觀評價具有重要意義,對投資者評估公司的投資價值,維護投資者利益、優化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和權威機構都從不同角度對財務報告質量評價進行了探索和研究。一直以來,我國企業財務報告的質量都有待提升,這也是需要長期不斷研究和改善的議題。本期就財務報告質量評價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迅速發展,投資者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關注日漸增加,這是參與動機由投機向投資轉變的必然結果。根據逆向選擇理論和信號理論,只有當上市公司提供完整的信息時,上市公司的價值才能得到投資者的正確評價,從而在證券市場上通過股票價格體現出來。所以,信息披露的質量是市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支撐。
目前,我國理論和實務更關注財務報告信息的披露,但越來越多的財務舞弊和造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財務報告的信號作用。研究發現,風險信息的披露能夠對資本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性進行彌補,使其更有效地運行(彭博,2012)。企業風險信息披露質量提高能夠降低資本成本 (Linsley an d Shrives,2000)。由于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是影響其實現經營目標的原因,上市公司年報中的風險信息具有很大的潛在價值。
我國在風險信息披露質量方面的研究較少。賈煒瑩(2007)以篇幅大小作為評價風險信息披露的衡量指標,通過描述性統計發現風險信息披露內容不夠完整、風險分類不夠嚴密、風險披露方式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張瑞芳(2010)從風險信息披露質量相對數量、深度、對策措施三個維度量化風險信息披露質量,得出相近結論。
本文以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中披露的風險信息為研究對象,通過描述性統計考察2011年我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風險信息披露的質量。
在證監會制定的 《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12年修訂)》(以下簡稱《準則》)第十六條規定,公司應當在年度報告目錄后單獨刊登重大風險提示;公司對風險因素的描述應當圍繞公司的經營狀況,遵循重要性原則披露可能對公司未來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實現產生不利影響的重大風險,并根據實際情況,披露已經或將要采取的措施??梢钥闯?,在指導性的要求層面,上市公司風險信息披露應對未來風險進行準確、充分的描述并披露對應措施。第二十二條規定,上市公司應就以下幾個方面披露未來風險:行業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公司發展戰略、經營計劃及資金需求等。

表1
本文以2011年我國A股制造業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選取基于DIB境內上市公司風險數據庫獲得其2011年年度報告中披露的風險事項、風險描述、應對措施,得到793家有有效風險信息披露的樣本公司。至2011年底,我國A股市場共有制造業上市公司1116家。本文用Excel和Stata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一)基本情況。本文視披露了風險事項為準確描述。截至2011年底,我國境內制造業上市公司為1116家,其中有風險信息披露的有793家,占總數的71.06%;披露1項以上風險事項的公司有590家,占總數的52.87%;披露了1項以上應對措施的有497家,占總數的44.53%。

表2
其中,從每家公司披露風險事項數risk_stk和每家公司披露應對措施數measure_stk的描述性統計可以看出,在有風險信息披露的793家公司中,平均每家公司披露風險事項數接近4條,應對措施數超過2條,可以基本反映公司風險狀況,但披露水平不一。

表3
詳細觀察risk_stk和measure_stk的分布情況,每家公司披露風險事項數集中在3至5條,應對措施數集中在2至5條:

表4
(二)風險分類統計。本文參考《準則》、風險管理理論確定評價風險信息披露質量的風險類型。同時參考實際中風險信息披露事項寫出識別每種風險的關鍵詞,用Stata統計每類風險的披露頻率。注意到一部分記錄中風險事項籠統地描述為經營風險或財務風險,在數據處理中追加了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個關鍵詞供后面使用。具體分類和子風險項目頻率統計如下表:

表5
表中原始數據風險事項總數為2302條,由關鍵詞識別出的風險項數之和為2346條,說明關鍵詞識別性和覆蓋性均較合理。另外,披露頻率最多的6項為競爭風險、原材料價格及供應風險、產品價格風險、政策性風險、組織風險、研發風險。

表6
(三)風險匯總。將子類風險頻數求和,匯總出國際貿易風險、政策性風險、產業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幾個大類風險描述性統計量及分布狀況,其中披露最多的是市場風險和產業風險。在幾大類風險的分布表中,可以看到上市公司披露市場風險的頻率非常大。

表7

表8
本文從法律法規和風險管理理論出發,通過關鍵詞識別各類風險,從而達到了評價上市公司風險信息披露情況的目的。分析結果表明: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披露了風險信息,且可以基本反映公司風險狀況,但披露水平不一,完整性有待提高;具體風險項目中競爭風險、原材料價格及供應風險、產品價格風險、政策性風險披露較多,市場風險和產業風險是影響企業最大的因素,企業在風險信息披露中關注外部風險多于內部風險。
通過研究,我們建議監管部門應對上市公司在披露風險信息時應劃定定量的風險披露標準,提高披露整體水平;企業要借風險信息披露對自身進行全面的檢查,識別內在風險,及時采取有效應對措施?!?/p>
(本文系國家自科基金〈71302164〉、國家社科基金〈CFA13015〉、北京高等學?!扒嗄暧⒉庞媱潯表椖俊碮ETP0398〉、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13JGC095〉、北京市教育科學基金〈3021-0001〉、北京 科 技 大 學 教 研 課 題 〈KC2012YJX29、JG2012M 4、KC2014YJX42〉階段性研究成果。)
1.彭博.2012.上市公司風險信息披露水平的影響因素及其后果的實證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12。
2.Linsley P.,Shrives P.2000.Risk management and reporting risk in the UK[J].Journalof R isk,3(1):115-129.
3.賈煒瑩.2007.基本物流上市公司年度報告的風險信息披露的實證分析[J].物流經濟,4:32-33。
4.張瑞芳.2010.我國上市公司風險信息披露質量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大學。
5.譚圓.2011.上市銀行風險信息披露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及其應用研究[D].華僑大學。
6.黃方亮、宋曉蕾、種莉萍.2012.IPO風險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基于內容分析法的研究 [J].制度經濟學研究,3:89-101。
7.王周偉.2011.風險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